“生态美育”理念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生态美育”理念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曾惠芬

福建省漳州第八中学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中学是树立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也是升学的重要阶段。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美术知识的获得、美术技能的提升,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态美育”的教学观,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活动体验,让美术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生态美育;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要达到一种和谐自然的状态。生态美术教学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有对象的突破,从“师本位”走向“生本位”,强调了教师的人文关怀;有教学内容的突破,使教学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融入音乐、舞蹈、历史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审美属性的突破,将学生的感觉器官融入审美对象中。

一、提升师生生态美育意识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生态审美素养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成败取决于它,因此教师不仅要增强对生态知识摄入,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审美知识。但是要想把“生态美育”的理念切切实实地应用课堂教学里,教师只依靠生态和审美的相关学识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由此可见,生态美育的“美”来自哪里。教师自身都无法享受审美的快乐,学生怎么能顺利被教师带入令人愉悦的境界。换言之,教师还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培养懂得品尝生活的趣味,还应该多亲近自然,感受自然造化的奥秘与诗意的境界,并在私下可以多参加审美活动、多观看审美类的节目,利用空余时间亲近自然进行绘画创作,只有教师自身做到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并能使这种的情感得到升华,只有这样,这份热爱才能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给学生,唤醒学生对生活热爱和生命意识,提升生命的品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和生活上的主人翁。

二、结合美术鉴赏教学方式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各种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美感进行学习感悟,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美术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欣善,比如历史背景、创作者的生平、美术语言等方面,帮助学生寻找作品内部关系和各因素在其的独特价值,按照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态中各存在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其中各因素的存在都有它独特的价值。二是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不仅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而且还可以构建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从调查结果分析看出,由于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大量各式各样的脑残电影和电视剧、各种奇异的装扮和拜金行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这些都是严重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加上中学生随着对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兴趣的更加广泛、情感的日益丰富,其审美能力和情趣也有新的发展,导致学生不能辨别美与丑、善与恶,对作品做出情绪和感情上的直观反映为主,使艺术的价值一点点被践踏,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感受美术作品中的美感,应将“生态美育”理念的哲学基础“整体论生态观”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结合美学、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态审美观,发展超越感性的、稳定的、具有一定艺术标准和审美感受能力。

三、利用自然、社会生活进行生态美育

教师在开展自然环境活动时要注重将学生的心理特征情况、认知能力的高低和知识积累多少三方面,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设计出即符合学生年龄阶段又具有特色的生态教育主题活动。对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讲,考虑到学生人身安全方面,组织学生外出学习难度较大,但只要教师能够多想计谋并通过恰当的引导,即使在课室内模拟生态环境,或是在校园、街道、小区的小花园,甚至通过影视片段,也可以作为自然体检的场所。只要让学生与大自然建立联结,融入自然,引导学生对这些自然环境中的事物进行从感受、到感知、最后感悟的心灵体验,另外,要注重从学生个人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关注自然界的变化,要训练提高学生个人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将学生置于相应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使学生对自然环境学会相处并强化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悟能力,促进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自觉将爱护生态和感受自然作为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达到最佳的实践教学效果。

四、结合音乐艺术学科相融

美术与音乐,两者就像是家人一般,密不可分。音乐调动人的听觉享受,经久不衰。美术调动人的视觉享受,美化人类的空间。人类能够同时享受到听觉和视觉带来的审美感受,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从而使人们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我们的五感,使它们具有综合的通感能力。这样一来,颜色可以传递冷暖,声音可以传递情绪,冷暖可以表达轻重。比方说在教授色彩的冷暖对照的内容时,学生看到把暖色调的图画会觉得温暖,教师如果在学生欣赏画作的时候再配上激情的背景音乐,让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享受融合在一起,碰撞出激情的火化。相反,在欣赏冷色调的画作时,配上一首清丽或低沉哀婉的音乐,视觉配合听觉,冷色调带来的凄冷、安静与沉稳的审美享受就会暗流涌动,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美术的乐趣,使得课堂也更加的轻松有趣。

五、开展人文的教学评价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美术作品的好坏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观显得片面,其实评判美术作品的高雅与低劣是没有特定的标准,美术作品也不是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有的学生对美术有天赋的学生只需稍作努力,他们就能画出较好的作品,而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即使尽其所能,作品也可能会缺乏美感,如果教师以同一标准去评判学生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横向评价,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产生负面的情绪。教师可以运用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绘画作品,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发现他们的审美、创新等方面的变化。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要根据各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需求调整评价的方式,也可以引入同学评价、家长评价,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教师的评价要富有人文性,要肯定学生做出的努力,委婉地指出学生努力的方向,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融入“生态美育”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营造鉴赏氛围。充分发挥生态美育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生.生态美育视角下的艺术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J].艺术教育,2016(5):5.

[2]罗杰齐.生态美育对中学美术教学策略的实施研究[J].文学少年,2021,(011):1-1.

本文系2021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生态美育理念下中学美术拓展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ZJKTY21021】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