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段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岩溶地段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研究

董长武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00

摘要:岩溶地质灾害对隧道工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下水、洞顶坍塌、地表坍塌等问题对隧道工程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对岩溶地段隧道施工中的关键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岩溶地段隧道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隧道建设中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从而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岩溶;措施;地段;管理;隧道;安全;施工

岩溶地段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坍塌事故和地下水蔓延事故,都将给工程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在隧道施工中,洞室的实际状况是难以把握的。在通常情况下,必须对溶洞的大小、围岩的稳定性、含水量、填充量等进行全面的判断。对于大孔洞,采用注浆加固;对于洞穴内孔隙较少的情况,采用回填加固处理;对于围岩失稳,采取围岩支护措施;针对地下水位高的问题,采取疏泄措施;对于填料含量不高的问题,应先进行填充剂,然后进行灌浆加固;对于填料大的问题,应采用直接注浆进行加固。

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开挖断层、碎裂等问题的风险比较大,而由于掌子面不能全面掌握整个地质环境,造成了“睁眼瞎”。除岩溶地段自身存在的问题外,由于隧道开挖引起的特殊岩体变形、沉降等问题,也会对隧道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大而深的溶洞,不能采取堵漏、灌浆等方法,一般都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岩溶地段的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容易出现意识上的偏差,对顶板的处理工作马马虎虎,严重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为此,对岩溶地段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为隧道施工的安全提供了保证。

一、隧道施工现状

在对岩溶地段进行隧道建设时,施工人员把岩溶分为洞穴、裂隙、管道等几大类。根据岩溶内部水量的特征,将其划分为三大类:水文形态、稳定形态和突发形态。在工程施工中,通过钻孔获得了溶洞的尺寸,主要采用填充、注浆等方法进行治理。在图1中显示了该过程。

1

从图1可以看出,(a)是一个未经灌浆加固的洞穴,有大量的填充物和大量的孔隙。(b)对于已注浆加固的洞穴,其孔洞内的剩余部位都进行了灌浆,以确保其稳定和坚固。在岩溶地段的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中主要集中于溶洞的填充性,对溶洞内的岩溶水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工程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主要采用疏、堵、排相结合的方法。其主要目标是降低地下水的损失。由于岩溶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地下水都经过了堵漏处理,从而缩短了处理时间。这种做法,极易造成地下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

二、安全管理重点

在工程建设中,应充分了解岩溶地段的地质、水文状况,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预防和防范。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需要预先编制超前小导管,并预先编制好工作面测量和测线计划。同时,对隧道支护的参数进行了设计,见表1

1

从表1可以看出,C25早强喷混凝土、25中空锚杆、8钢筋网、120 a工字钢架、C25混凝土、C25钢筋混凝土、超前支护等工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在大跨度隧道工程中,C25级早强喷混凝土可以由C30级及以上的喷混凝土替代,其它工程则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换,以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

三、岩溶地段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要点

3.1岩溶地段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目标

在进行隧道建设前,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检查的要求,制订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把突泥、突水、坍塌等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组织施工人员组成一个由最有经验的建筑工人组成的安全团队。在此基础上,将工管部、质管部、物料部、试验部、综合部等部门的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安全质量监控体系。安全和质量监督责任到每个员工的身上,严格防范工程安全风险。

2.加强材料和装备的安全管理

在材料的准备工作中,材料要符合法律规定,并且要在仓库里进行统一的接收和接收。在材料采购的时候,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由材料部负责采购,采购的材料在进货时,要将合格证和检验证书一起进行检验。物资运到基地后,会随机抽取大量的样本,反复检测,合格度达到99%以上,方可投入使用。在使用大型机器前,必须进行定期的维修,并对其进行一次检修,以确保机器的安全运行。在工程建设中,大型机械的使用和归还都要上报,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次数等都要记录在案,确保安全责任由个人承担,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3.在隧道建设中强化电力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

建筑用电的管理,除安全管理目标和材料安全管理外,还应加强对电力的管理。在工地上,必须严格遵守配电规定,使用电器必须在用完后立即关机。在野外,要合理使用电力,禁止使用漏电保护设备。主配电箱和开关柜之间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必要的。另外,工地也要设立电力检修制度,电力维修、机械维修等维护工作必须“持证上岗”,严重错误的维修人员将被吊销执照。同时,针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应急应急演练,防止出现意外时手足无措,提高了应急逃生能力。同时,在隧道内设置多盏应急照明,以防止因突发事件而导致的黑暗和不能逃脱的情况,使隧道工程的安全质量得到最大化。

4.隧道工程事故的防范和处置

在岩溶地段,由于存在突泥、突水、崩塌等问题,应从安全风险的角度出发,选择合理科学的顶空溶洞支护结构,或依据工程实际对其进行合理的支护。例如,在溶洞中设置有锚固体系,在洞室中设陶粒混凝土,在陶粒混凝土层中设置了一种锚固结构,锚杆与钢丝网连接在一起,在陶粒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了一层普通混凝土,在普通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了一个钢拱架连接钢筋网,在内部设置了一个钢拱架,这种结构具有施工简便、施工方便、能有效地降低拱顶围岩的压力和降低拱顶沉降的作用。本文对事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但当压力等参数超出了隧道的承受能力,在施工中仍然会发生突泥、突水等事故。在遇到突泥、突水、崩塌等事故时,及时有效的处置事故,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突泥和突水是岩溶地段隧道工程的一种常见的突水事故,通过实例阐述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从防排水、涌水、涌泥的应急处置、人员撤离、应急救援四个方面来处理,即在隧道内部建立足够大的积水区,根据涌水的最大流量来设计泵站,并设置两条排水管道,保证泵站的正常运行。涌水突起事故的应急处理是在隧道的重要位置、重要节点处设置活动式挡水墙,以阻挡水流、淤泥等。疏散是指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规划疏散路径和疏散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疏散演练;紧急救援是指在建筑工程实施之前,根据疏散计划进行紧急处置,在紧急情况下,施工单位根据疏散计划进行疏散,或通过紧急救援通道进行疏散。

结论:近年来,随着我国隧道建设的不断增加,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性,使得隧道建设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为此,对岩溶地段隧道工程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管理要点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在施工前,先确定地下空间,然后进行注浆加固,充分分析地质情况,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并在施工前做好应急措施,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强,宋玉香,樊浩博,谭信荣,杨海宏.富水岩溶隧道衬砌结构水压力分布特征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22,43(4):74-83.

[2]陈远志,万剑平,龚道平,蒋小珍.基于CSAMT法穿越向斜台地构造深埋岩溶隧道地质研究[J].公路工程,2021,46(4):52-58.

[3]蒋雅君,陶磊,刘世军,刘世圭,肖华荣.岩溶隧道衬砌施工缝疏水涂层长期工作性能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2,35(4):186-194.

[4]唐宁,王林峰,周楠,傅奕帆.一种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的新方法——以中梁山岩溶隧道工程为例[J].人民长江,2021,52(4):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