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4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郭彦龙 ,秦丽花,李金庭 

莘县人民医院   252400

摘要:目的:分析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126例。依据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肺功能水平,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的缓解时间、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肺部体征以及咳嗽、喘息等症状改善时间相互对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相互对比两组患者的IL-10、IL-8、CRP、MIF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相互对比两组患者的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未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儿疾病症状、体征缓解效率,改善炎性反应和肺功能,同时用药方案具有满意的安全性。

关键词: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可必特;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炎性因子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儿童较容易发生,尤其是婴幼儿阶段发生率更高,疾病发生后会造成小气道损伤,增加患儿的不适,也容易因为病情加重发生并发症[1]。治疗此类患儿临床多选择联合用药,普米克令舒在此类患儿中应用率较高,能够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2]。可必特临床应用率也较高,同时能够和普米克令舒联合应用并获得协同效用。雾化形式用药更加适合儿童患者,能够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本文研究分析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信息

研究时间:2020年1月~2022年6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126例。依据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对所有患儿进行分组,每组满63例不在增加,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年龄1~10岁,年龄均值(5.05±0.85)岁;病程2~7d,病程均值(4.01±1.17)d;组内男、女各有33例和30例。研究组患儿年龄1~10岁,年龄均值(5.17±0.77)岁;病程2~8d,病程均值(4.36±1.24)d;组内男、女各有34例和29例。收集和对比两组患儿基础信息资料差异不明显,能够完成对照研究,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由家长陪同在我院就诊,综合多项检查结果确诊患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给予所有患儿基础用药治疗,主要是针对感染的控制合理选择抗生素,平喘药物,予以营养支持等。同时对照组应用普米克令舒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应用方法:普米克令舒(国药准字H20140475,阿斯利康公司),每次用药剂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0.5~1.0mg,药物和生理盐水2mL混合,之后将药液置入雾化装置,引导患儿完成雾化吸入治疗,每次吸入时间15min,每天2次雾化治疗,本组患儿持续用药7d。

研究组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应用方法:普米克令舒的用药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可必特(注册证号H20150173,Laboratoire Unither)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剂量,年龄为6岁以下的患儿每次应用剂量为1.25mL,年龄为6岁或以上的患儿每次用药剂量2.5mL,药液配制完成置入雾化装置,引导患儿完成雾化吸入治疗,每次吸入时间15min,每天2次雾化治疗,本组患儿同样持续用药7d。

治疗过程加强对患儿病情的观察,帮助其积极预防并发症,予以家长用药、饮食方面指导,保障治疗效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疾病症状(咳嗽、喘息)和肺部体征的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帮助患儿进行炎性因子水平检测,检测指标包括CRP(C-反应蛋白)、IL-8(白介素-8)、IL-6(白介素-6)和MI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等。治疗前后帮助患儿进行肺功能指标检测,包括FVC(用力肺活量)和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综合临床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完成临床疗效的评价:治疗后患儿咳嗽、喘息等症状缓解,肺功能恢复,无需继续用药,视作临床控制;治疗后患儿咳嗽、喘息等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基本恢复,视为显效;治疗后患儿咳嗽、喘息等症状减轻,肺功能有改善,视为有效;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视为无效[3]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数据分析方法

研究中获得的数据均输入在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完成分析,计量资料和记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X

2检验,当P<0.05,则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方面两组对比

肺部体征以及咳嗽、喘息等症状改善时间相互对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方面两组对比

组别

例数

肺部体征(d)

咳嗽(d)

喘息(d)

研究组

63

5.09±1.17

3.36±1.21

2.19±0.68

对照组

63

8.14±1.89

5.24±2.08

4.24±1.47

t

4.102

3.258

3.145

P

P<0.05

P<0.05

P<0.05

2.2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方面两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0、IL-8、CRP、MIF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0、IL-8、CRP、MIF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相互对比两组患者的IL-10、IL-8、CRP、MIF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方面两组对比

组别

例数

治疗前/后

IL-10

IL-8

CRP

MIF

研究组

63

治疗前

11.33±1.76

175.26±12.36

48.57±9.14

109.58±15.69

治疗后

19.34±2.19

105.12±7.28

12.02±3.10

47.46±7.41

对照组

63

治疗前

11.32±1.81

177.25±12.42

48.26±8.73

108.06±15.52

治疗后

15.09±1.95

126.33±10.45

20.29±5.49

58.32±10.78

2.3治疗前后肺功能方面两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提高,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相互对比两组患者的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肺功能方面两组对比

组别

例数

治疗前/后

FEV1(L)

FVC(L)

研究组

63

治疗前

0.90±0.39

1.80±0.51

治疗后

1.80±0.61

2.90±0.79

对照组

63

治疗前

0.91±0.40

1.78±0.46

治疗后

1.29±0.48

2.23±0.65

2.4临床整体疗效方面对比

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临床整体疗效方面对比

组别

例数

临床控制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63

30

23

8

2

96.83%

对照组

63

21

23

9

10

84.13%

X2

5.496

P

P<0.05

2.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期间对照组发生轻度头晕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17%;研究组发生轻度头晕1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76%;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未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炎是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属于是肺部感染性疾病,疾病发生与病原菌入侵机体、免疫损伤有关系,同时也和气候、抵抗能力、环境、年龄等因素有密切关联,是发生于肺实质和肺泡的病变[4]。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属于支气管肺炎的一种类型,指的是存在一系列典型症状的特定肺炎,症状主要为发绀、咳嗽和喘息。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生会损伤患儿小气道,尤其是婴幼儿阶段发生率较高,属于儿科非常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5-6]

小儿喘息性肺炎常常是因为呼吸道感染引发,肺炎支原体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是诱发喘息性肺炎常见病原体,在患儿受到感染后会发生细支气管炎,同时引起T淋巴细胞TH1/TH2异常,随之而来的是气道高反应性和局部炎症反应,使得气道阻碍,血管平滑肌痉挛,严重影响肺部气体交换,进而发生喘息性肺炎,疾病发生后变化快速且容易复发。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发生后受病情影响支气管上皮组织受到损伤,同时有相关的病理表现产生,常见的比如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炎性细胞浸润等,使得病情迁延难愈,对患儿健康威胁十分严重[7-8]。对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发生后若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干预,病房发展加重还可能引发哮喘疾病。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进行治疗重点是帮助患儿通过对症用药缓解疾病症状和体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参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考虑到儿童年龄小,机体耐受能力不良,因此此类药物并不适宜大剂量用于患儿,临床多选择联合用药,既能够保障临床疗效,也减少了相关的不良反应[9]。可比特是一种复方制剂,在肺炎患儿治疗过程较为常用,该药物成分包括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其中含有的沙丁胺醇是β受体激动剂,能够在应用后明显提高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作用下促进Ca2 +浓度下降,同时升高cAMP水平,强化存在于肥大细胞和气道平滑肌表面的β受体使之兴奋性提高,进而减少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断炎性介质释放,同时能够降低微血管通透性下降,增强上皮细胞纤毛摆动机制,获得良好的平滑肌松弛效果,使肺炎症状得到缓解

[10-11]。异丙托溴胺是一种阿托品衍生物,属于高选择性强效抗胆碱用药,药物成分能够对气道平滑肌相关受体以及产生于迷走神经的乙酰胆碱作用抑制进行选择性抑制,促进肺组织活性物质释放减少,使疾病造成的平滑肌痉挛状况缓解[12]

普米克令舒属于一种新型非卤代类糖皮质激素,药物能够起到抗过敏、抗炎等多重效果,同时具备起效快速的优点,能够在应用后控制气道高敏反应,也能阻断气道炎性介质的释放途径和合成,进而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为病情缓解打下了基础;炎性反应减轻,可以改善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加状况,利于减轻黏膜水肿,使气道阻力下降,进而帮助患儿有效控制病情。普米克令舒和可必特联合的方案也常用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两药物能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效果[13]

研究中将联合用药方案用于研究组患儿,结果提示:治疗后相互对比两组患者的IL-10、IL-8、CRP、MIF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是多项炎性递质、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靶细胞,能够受多种因素影响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在肺炎发生后受到感染刺激,局部释放出大量炎性递质,使得患者肺部损伤加重。MIF属于一种免疫蛋白,和机体内分泌机能有关,在机体有炎症反应产生后相应的有MIF高表达状况,MIF水平升高也会使局部的巨噬细胞被激活病强化其作用。CRP属于炎症反应急性期最普遍的非特异性标志物,能够结合于细胞脂蛋白,使炎症因子大量产生。IL-8属于一种炎性因子,能反映出全身炎性反应,对嗜中性粒细胞有激活和促进作用,会让其向反应部位定向游走同时促进生物活性物质释放,进而诱发局部炎性反应[14]。IL-10属于对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多产生于部分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被激活后,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15]。研究组患儿通过联合用药,治疗后各项炎性因子均有明显改善,证明联合用药能够提高机体炎性调节机制,促进患儿病情及早缓解。治疗后相互对比两组患者的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证明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患儿肺功能的改善效率,帮助患儿减轻痛苦。肺部体征以及咳嗽、喘息等症状改善时间相互对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证明两种药物可相互协同,帮助患儿控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未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联合用药有良好的安全性,两组药物给药途径是雾化吸入,这种方法能够将药液转化成药雾,在吸入后直接対病灶起到作用,接触面积更低,同时避免对非病变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利于药物作用效果的提高;雾化吸入用药和全身用药相比用药剂量很低,很大程度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也极大程度减轻了机体代谢的负担。

综上所述,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儿疾病症状、体征缓解效率,改善炎性反应和肺功能,同时用药方案具有满意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赵武锦,李孝忠.普米克令舒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J].甘肃医药,2021,40(2):139-140.

[2]陈玲玲.普米克令舒联用可必特雾化吸入对喘息型肺炎患儿血清IL-4、IL-6和IL-8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8,40(1):35-36+45.

[3]辛海军,吴忠坤,邹金林.盐酸肾上腺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可比特治疗儿童喘憋型肺炎的效果探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21):79-80.

[4]刘志伟,陈伟雄,陈恩超,陈耿伟,王晓芳,谢城.普米克令舒、万托林雾化吸入联合硫酸镁静脉给药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临床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3):77-78.

[5]谭益秋,钟伟恩,叶红,揭东英.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2):183-184.

[6]吕晓丽.异丙托溴铵对喘息性肺炎患儿血清IgE、CRP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7):43-45.

[7]何巧利,孙婕.特步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3):87-89+92.

[8]李友强,雷韵玉,占文君.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效果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8):134-136.

[9]乔凌燕,刘玉圣,刘颖,樊兆民.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7,29(5):636-638+642.

[10]徐海玲,陈泳仪,黄喜文.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喘息性肺炎患儿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1):99-101.

[11]易晓琴,韦秀华,袁燕华.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7):1495-1498.

[12]张文亮,曾学文,许峻.普米克令舒联合抗生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21,36(6):989-992.

[13]周银,朱保卫.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4):85-88+192.

[14]俞彬彬.布地奈德与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及对细胞因子水平及Th1/Th2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2,43(3):752-754.

[15]刘彩霞,田玉凤,马杰.阿奇霉素、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