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通过加强业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探讨如何通过加强业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刘霞

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3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的核算型财务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全新的市场环境需求,此时业务和财务相结合的业财融合模式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新的发展方向。业财融合财务管理模式不仅强化了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间接提高了财务部门在决策方面的综合水平,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财务对业务的全程性监督,为业务财务的精准化核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和分析通过加强业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路与策略,望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业财融合;财务管理;提升策略

财务管理属于一种全面、综合以及动态化的管理形式,其会涉及到企业运营期间的不同内容,其可以实现对企业不同业务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评价等动态化管理。财务管理工作中涉及到预测、决策、预算、记录、对比和差异分析等一整套的循环流程,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工作单纯停留在某一个环节,不仅无法发挥财务决策功能,同时也很难实现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想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打破常规的财务工作模式,积极推动财务管理工作从幕后逐渐转移到幕前,促使财务工作者可以参与到业务管理部门进行业务学习与分析,从而更好的实现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充分融合。对此,探讨通过加强业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一、构建业财融合团队

业财团队与业财合作机制属于业财融合的基本前提。业财团队往往是通过财务、业务以及运营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合作团队,财务工作者应当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同时有较强业务理解能力以及丰富的管理会计工作经验,其可以通过自身专业知识为团队提供成本预算、效益预算、风险评估等基础性的数据分析判断,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决策价值目标最大化。

二、做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一种协调、控制、激励、计划以及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战略方针,其具备多方面、全角度的特征,可以将企业的各部门内部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跨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效率,从而实现业财融合的管理。因为预算本身属于一个需要反复构成、反馈并调整的结果,所以所有人员参与期间,各个部门与单位应当积极配合[1]。预算管理当中最为麻烦的问题体现在预算期间的协调问题,所以企业应当专职构建预算委员会,并负责整个预算管理过程。委员会的管理人员应当为企业领导,以便于不同机构之间可以密切沟通协调,委员会可以通过财务、生产、销售以及后勤等多个职能部门抽调相关的骨干人员,同时在委员会内部设计预算编制、内部仲裁、内部审计以及考核评价等不同小组岗位。在预算编制期间,需要基于财务部门带头,通过专职人员直接对不同部门进行联系保持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针对部门业务环节进行细分,做好对市场状况以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制定详细的预算工作计划。在预算执行的同时,因为预算的收支费用都要通过财务系统,此时财务部门可以及时做好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反馈信息以便于提高预算管理效果。

三、从成本管理作为切入点

成本管理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环节。成本管理主要是基于成本预算、核算、控制和考核等构建一整套的管理流程,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并消除无增值性的业务,从而实现对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发展[2]。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将控制的核心向前推移,从根本上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工序以及每一个作业点,并将责任划分到不同的部门以及对应岗位人员。但是,在具体实施期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企业的成本目标比较模糊预测难度较高、成本定额不规范、成本核算过于粗放、成本信息真实性不足、成本分析与业务评价存在形式化表现。对于上述的各种问题其直接体现了企业管理方面的核心问题,同时也证明了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分离,无论是成本预测还是成本分析,成本管理中所有的环节都应当有财务部门的参与,在缺乏财务部门的参与管理很容易导致业务部门流程再造失败。以定额管理而言,定额管理的重点在于将业务流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单元,从而实现定额结果的精细化处理,此时财务工作者应当深入业务部门与加工车间,详细掌握业务流程的运行情况,和业务工作人员之间保持沟通交流,从而明确激励与控制功能的定额标准。

四、丰富投资管理水平

在企业持续发展与不断扩张环境之下,投资必然会成为企业管理人员所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投资内容本身带有多样化特征,小到投资某一条生产线,达到企业的并购扩张都会涉及到投资管理问题[3]。投资管理的基本流程可以划分为前期评估、预算过程控制以及后期维护管理三个阶段。无论是在哪一个阶段,都与财务决策支撑有密切关联,同时也与财务专家的参与有不可或缺的关系。在前期评估以及预算阶段,需要基于财务决策支撑系统,通过可行性评估提供市场分析数据以及运营决策数据,同时应用特定管理会计的方式构建决策模型,为实施方案提供预算决策支持。在过程控制期间,财务决策支撑系统能够充分发挥监控功能,及时抓住投资决策的数据,掌握投资决策工作进度,并结合市场反馈的数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对投资期间风险的预估,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早期防范。在后期维护期间,财务部门可以通过专用方式构建现金流预测模型,从而为投资标的生命周期提供理性分析,从而提高决策支撑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往核算型财务管理模式本身有着被动型、滞后性特征,其无法实现财务支撑对于业务流程的再造以及价值增值的推动作用。业财融合模式属于财务运行从核算转变为管理的重要途径,其可以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基本价值以及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益。在推动业财融合模式实施的同时,还需要积极构建对应的组织机构并明确对应的协作模式,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以及投资管理等不同角度着手,从而实现财务支撑和业务决策之间的融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怡.公司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20(36):21-22.

[2]童玥.关于加强业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探讨[J].投资与创业,2021(16):93-95.

[3]叶萍.通过加强业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相关思考[J].纳税,2020,000(002):102-103.
作者简介:刘霞(1990.03-),女,苗族,贵州遵义人,大学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业财融合、财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