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人大代表工作的法律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0
/ 2

关于完善人大代表工作的法律思考

徐科

广东荣韬律师事务所 广东广州 510900

摘要:人大代表作为全国政协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单位,是具有法律地位的代表性机构,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代表能有效地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政治制度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人大代表还可以代表人民参与政府决策,参与国家行政管理,参与审议预算报告和决算报告,参与评议政府工作报告。基于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本文开展了完善人大代表工作的法律思考,希望能更好地保障人大代表履职。

关键词:人大代表;制度保障;代表履职;法治观念

前言:因为人大代表可以督促政府履行其职责,检查政府行为的合法性,监督行政机关的工作,把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反映给政府,及时发现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建议。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立法完善是促进人大代表工作质量提升和监督机制有效运行的必要手段。所以要不断加强法律意识和学习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为人大代表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重视立法完善,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规范性依据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人大代表是联系人民群众与国家机器的桥梁和纽带,是参与国家决策、监督国家权力、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选举程序不规范、代表履职渠道狭窄、代表培训不足等。因此,完善人大代表工作需要法律的保障和规范性依据。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在现有法律基础上,更要立足实际需求和具体问题,进一步细化制度设计和保障措施。例如,在选举制度方面可以明确选举程序、优化候选人提名等;在代表履职渠道方面可以强调信息公开透明、激励代表积极履职等;在代表培训方面可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能力素质等。

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加大管理与执行力度。要健全各级人大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以有效执行立法规定,实现立法完善的最大效用。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相应的惩罚措施,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例如,可以在各级人大中建立督查小组,对管理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以此有效加大管理与执行力度。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联合检查机制、设立行政处罚等方式,加强对违反规章制度的问责,从而落实规章制度,实现立法完善的最大效用[1]。通过以上举措的落实能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规范性依据,确保人大代表能认真履职,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健全工作制度,提供改进人大代表工作制度保障

人大代表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参与者和代表者。为了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提高人大代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并加以保障。第一,建立完善的人大代表工作机制。在人大代表工作中,需建立起完整的工作机制,包括多级领导机构、组织协调机构、信息交流平台等。各级人大代表会议应设立常委会或办公室,及时解决重要问题和任务;并配备专业化的负责人和辅助人员,实现“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方式。

第二,加强人大代表知识储备与培训。为了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必须注重提高人大代表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如组织学习班、示范演讲、业务培训等。通过多种培训活动的开展,提高人大代表的理论知识储备,强化人大代表开展岗位工作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履职[2]。同时还应推动开展多样化的研究活动,帮助人大代表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情况、掌握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完善代表提案审查机制。提案是人大代表最主要的履职方式之一,需要做好具体审批程序,并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第三方评估能保障提案审批管理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可以提高提案质量和可操作性。立足评估和审批机制的构建,人大代表能更好地代表人民发言,表达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从维护人民群众益的角度出发提案。

第四,确保维护人大代表权益。为保护人大代表权益,需设定合理补助标准并加强监督管理。此外,还应建立健全举报反馈渠道,及时处理有关违法侵害行为;对于意外伤害事故还需设置相应赔偿标准进行赔付。通过监督管理能引导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职,通过建立健全举报反馈渠道可以更好保障人大代表的权益。

三、培育法治观念,保证代表履职的基础条件支持

培育法治观念,保证代表履职的基础条件支持,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就必须从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入手,坚持以宪法为核心,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培育和践行法治精神。

第一,需要加强代表与法律法规之间的联系,体育代表的法治观念。代表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之一的参与者和代表者,应当充分了解并且坚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履行职责方面绝不能有任何违例行为。所以需加强对代表知识储备的培训和提高,尤其是进行法治观念的讲解,有利于增强他们理解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能力。

第二,要加强法治教育,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崇尚法治,努力使法治意识深入人心。要严格执行宪法,坚持宪法法律至上,依法施政,促进依法行政的形成,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同时,要加强立法工作,努力完善法律体系,使法治国家制度更加完善,使法律更加具有约束力[3]。此外,要加强司法审查,确保司法公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第三,要加强对代表的教育培训,使代表对法治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其在实践中更具有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从而确保其可以履行法治的职责。同时,要为代表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确保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职责,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全社会的法治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结论:人大代表能推动社会建设,通过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发挥全民族民主的重要作用。在民主法治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思考通过哪些方式提高人大代表工作的法律保障,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本文立足实际提出几点法律完善措施:应该重视立法完善,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规范性依据;健全工作制度,提供改进人大代表工作制度保障;培育法治观念,保证代表履职的基础条件支持。

参考文献

[1]曾德利.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乐昌市人大常委会的探索实践为例[J].人民之声,2022,10(12):56-58.

[2]汪丽娟,罗亨先.“微创新”写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规范代表履职阵地、创新代表履职平台的探索和思考[J].民主法制建设,2022,32(10):41-42.

[3]余兴.代表履职更深入  常委会工作有活力——市人大代表担任“不驻会委员”工作机制综述[J].上海人大月刊,2022,16(1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