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课堂共情能力以达到师生共情策略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提高教师课堂共情能力以达到师生共情策略的探究

刘燕萍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 实验学校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的共情能力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整个初中语文的教师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语文教师共情能力培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共情能力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师生共情;共情能力;策略研究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体发展的过程当中,传统的发展理念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师生并不具备共情教学,整体的教学过于偏离生活,并不能够使学生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初中语文的共情发展,尤其是针对于语文教师共情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在无形之中,也阻碍了学生独立共情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的发展,不利于初中语文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 初中语文教师共情能力的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在培养共情能力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新颖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并没有对教学的整体共情进行有效的培养,缺乏基础的科研能力,整体的教学远离实际生活。通过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大多数表示不满意现状,许多学生认为语文教学比较枯燥,大多数都是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大多数都比较注重理论知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实践的教学,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的整体学习。除此之外,语文老师缺乏基础的科研能力,仅仅是对省级的刊物核心内容比较重视,并不重视论文的具体数量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以至于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组织共情能力,影响到了初中语文教学整体共情能力的培养[1]。语文教学要贴近于现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当中寻找语文的影子,以便于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现阶段,语文教学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过于偏离现实的生活仅仅是结合了语文的教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比较吃力,并不能够接触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且这些教学也脱离生活,没有真正的结合实际生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并没有体会到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2 初中语文教师共情能力发展措施

2.1 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不断增强共情意识

思想观念的改变和调整,对于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整体的知识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文发展的过程当中,正确的语文观应该是能够将实际理论和生活进行充分的结合[2]。初中语文教育在整体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时刻的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具体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教学的指导思想贯彻的落实在学生学习的整个生活当中。学生在开展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学习方向和学习的具体理论进行优化和调整,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而不是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2.2 要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通过对语文教师的评价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实现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率,也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通过对整体的经济制度进行有效的创立,能够使得教师和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其中,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共情保障机制的过程当中,要明确规定语文管理部门的相关义务和权利,针对于管理者来说,在初中语文内部相关的一些设备以及资料,都需要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制定更加科学的奖惩标准,不断的鼓励教师积极的参与对外交流活动,其中也包括学术交流、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等等,对教师的共情成果给予极大的肯定,不断的调动教师开拓共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提高教师科学研究素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在整体发展的过程当中,离不开语文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科研整体的强度会有所欠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学的传统思想观念并没有得到改变,语文教师对于科研意识比较薄弱,具体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初中语文学科在整体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加强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高水平的科研能力是推动语文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的基础条件。初中语文教师在整体发展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将这些新兴的元素应用于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3]。除此之外初中语文,在整体发展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不断的对教师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提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不断的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

2.4 激发语文教师学习潜能,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技能

通过构造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可有效推动高职语文教师共情能力的发展。社会在快速的向前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的涌现出来,语文教师为了能够得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共情能力,巩固现有的学习知识和水平。

2.5 创建良好校园语文文化,促进共情能力培养

语文文化中对于初中语文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使得学生磨练自身的意志,培养自身对于语文教学的兴趣。校园文化和语文文化的融合,能够在校园的语文文化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语文教师是主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在开展相关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的对内容进行丰富,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体发展的过程当中,随着语文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开展培养方案,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调动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国海.初中语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以武汉语文学院语文科技学院为例[J].当代语文科技,2016,6(24):32-33.

[2]傅卫.初中语文学生共情发展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电子世界,2014(22):454-455.

[3]荆光辉,陈静,袁春燕.错位发展视角下初中语文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教师,2015(35):109-110.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共情语文课堂构建策略与实践的研究》,项目编号:2021YQJK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