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读思达”教学法童话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浅析“读思达”教学法童话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方法

彭丽娟

泉州市乌屿小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摘要:“读思达”教学法最是由余文森教授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固有的只读不思的传统僵化教学思想。在“读思达”教学法中,教学的重点不再只纠结于学习结果,而是转移到了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基于此,本文以“读思达”为出发点,以童话教学为切入点,探究“读思达”教学法的思维训练原则以及开展价值,并对“读思达”教学法童话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读思达”教学法;童话教学;思维训练

引言:在“读思达”理论中,教学的过程具体被分为了三大模块,分别是阅读、思考和实际表达。首先是阅读,阅读作为吸收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可以说是学习的基础。无论是哪一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从阅读开始。但是,仅仅是通过阅读来吸收知识显然不够。只有经过思考后将阅读到的知识收纳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称得上是学习。学生们通过在脑海中对阅读到的知识进行整合思考,从而可以说扩充自己的思路,也为之后的表达打下基础。表达区别于普通的说话,是将脑海中经过思考而理解的知识转换为能够被他人理解的口语的一个过程。学生们通过正确的将所读所思的内容表达出来,真正做到了将知识学以致用,这样即使在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也可以得心应手。这三个模块使学生们可以从教学中学会将知识化作实践,人更加切身认识到知识的应用价值[1]

1“读思达”教学法的思维训练原则

“读思达”教学法作为现代化的新型教育模式,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点:第一点为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如今是在目前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下,学生们很容易被娱乐化的信息时代所感染,失去了需要长时间静心阅读的兴趣。因此,从小还是纠正学生们对于阅读的观念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将阅读从“学习”变成“习惯”是使学生们不再反感阅读的第一步。第二点为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作为“读思达”教学法三模块中承上启下的一个步骤,思考从古至今都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们的思考习惯还是思考方式都是需要着重考虑[2]。值得注意的是,对思考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而是更加注重引导,这也要求教师们掌控好其中的度,以防矫枉过正。第三点为提高学生们的表达执行能力。

2“读思达”教学法与童话教学的融合开展价值

2.1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阅读环节实际上是认知输入的过程。要求学生饱含情感的阅读童话故事,感受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美,对于语句优美的段落,建议学生反复阅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生字,打好文字基础,培养良好的文字认知能力。

2.2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思考环节实际上是认知加工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对童话内容进行思考,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生活经验不同,导致对同一篇童画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童话作品,对童话内容进行思考与感悟,是学生能够从中领悟到不同的生活之美,从而逐渐了解生活、了解社会,领悟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2.3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环节实际上是认知输出的过程。在理解童话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童话人物性格进行评价、对童话的部分情节进行评价、对童话的结局进行评价等等。而后鼓励学生对童话的内容进行有感情的复述,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们小组讨论,自行创编一个童话故事,讲述给全体师生听,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词汇。最后可以开展表演童话的活动,表演行为会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童话内容、充分感受童话文学的内容美、形象美。

3“读思达”教学法童话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

3.1丰富阅读形式

其一,调整教师阅读形式。在教师教学时,适当调整语调与神态,可更好引领儿童融入童话世界。儿童因年龄原因,其活泼好动与真诚热情,及富有想象特点得以尽情展现。童话文学正是对应儿童性格特征与精神面貌产生的文学形式。为更好营造童话情境,教师需切实掌握儿童心理,用声情并茂的形式,呈现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

其二,利用多渠道,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网络手段,收索相关童话音视频文件。通过播放音视频文件,加深儿童阅读印象。

其三,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式阅读。通过学生表演式阅读,可在营造童话情境的同时,加深角色理解与故事架构理解,有利于儿童学习。

3.2加强思维理解

读思达教学模式是以阅读为知识输入程序,以思考为知识加工程序,以表达为知识输出程序。因此,在此教学模式中,“思”字对应的是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如翻阅幼儿园语文教材与小学语文教材,可发现许多童话故事。与其他课程不同,儿童们因为向往童话世界,进而对学习童话产生极大兴趣,这为童话教学构建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其一,拓展学习范围。在童话教学中,尤其是小学童话教学,教师主要针对课中生字词与知识要点进行讲解。在传授儿童知识的同时,忽视了拓展式思维训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将教学范围辐射于生字词与知识要点之外。以角色互换形式完成主客观思维转换,促使儿童深度理解相同情境之下行为选择的重要性。其二,引发儿童课外思考。在学习童话故事后,教师须设定现实环境,并与童话环境相对应。通过童话思考,引发现实思考,以锻炼儿童思维能力。

3.3提高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思维能力的直接展现,亦是思维认知提升与自我反省的必要阶段。因此,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相辅相成,且互为表里。表达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儿童思维能力提升。其一,丰富表达形式。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总结童话故事中心思想为主要表达方式。因中心思想具有高度概括性,不利于培养儿童思维能力。教师可利用自习时间与课余时间进行分组表演。以同种思想构思其他故事,以加深儿童认知。其二,创造课堂讨论时机,并增加讨论时限。以教学引导儿童讨论,促使儿童在讨论中交换思想,并丰富思维架构。同时,利用讨论,切实提升儿童表达能力。其三,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实践作业以观看相关故事音视频与寻找相同主题童话,及给家长讲解故事等形式为主。在提高儿童行动力的同时,提升表达能力,进而拓展思维模式。

结论:

综上所述,童话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童话作品中体会人物形象之美、情感之美。然而学生在感受审美体验的同时毫无其他收获,将“读思达”教学法融入进童话教学中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阅读水平、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雅煌.核心素养导向下“读思达”教学法的运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2(25):3-4.

[2]吴秋华.指向言语形象思维的“读·思·达”[J].基础教育研究,2020(1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