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环境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浅谈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环境与策略

余越玥

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鹤壁市 458030

摘要: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各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更加复杂,如果其无法有效开展资本运营工作,必然会对自身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对国有企业而言,更要清醒认识到资本运营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基于对当前资本运营环境和现状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策,继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环境与策略

引言: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对于其资本运营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和机遇,其中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一是,资本运营容易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因为该项工作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使得实际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困难;二是,对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就现实情况来看,不少国有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三是,风险防范意识较弱,这是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国有企业具有的特殊属性,让很多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对各类风险的防范不够重视,从而影响其资本运营水平。在此情况下,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必须转变思想,并不断强化资本运营管理控制水平,从而为自身实现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本运营理念存在问题

从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目标来讲,其主要是通过对自身潜力的挖掘和开发,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继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先进资本运营理念作为指导,否则后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或手段都无法实现资本运营目标。上市筹资与扩大规模作为资本运营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不少国有企业在资本运营理念上还是比较滞后,具体表现为:

第一,部分国有企业将资本运营的主要目的定为筹集资金,也就是将过程作为主要目的,这样不但会出现很多虚假数据信息,还会使资本运营成为企业避开相关部门监管的一种手段,这对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1]

第二,对规模经济的认识不全面,觉得就是最大限度扩大经济规模,由此造成了企业过于追求规模,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不合理、不规范的并购。在此情况下,虽然短时间的扩张让企业规模得到扩大,但从资本运营取得的成果来看,反而拖累了自身的发展。另外,还要一些企业盲目跟风进行多元化经营,导致其在自身优势领域的发展停滞不前,而在不熟悉的领域又没有获得良好发展,从而陷入经营危机之中。

第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对资本运营的认识比较浅显,除了没有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不是很熟悉基本的工作流程、规范要求等,导致资本运营工作的开展较为混乱,影响其价值效用的发挥。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在资本运营中还存在过度包装、散发虚假数据信息的情况,这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资本运营动力不足

资本运营的主要动力在于技术创新,倘若没有技术创新,就无法实现资本的安全与稳定增值,从而让资本运营失去应有的价值效用。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技术创新资金来源单一。技术创新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才能获得重要的创新成果。然而,现实中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并不是很多,尤其是资金投入力度较小,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发展原因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则是技术创新资金来源单一,这样就造成资本运营动力不足,从而影响其资本运营的良好发展。

第二,主体错位。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基本都是在相关研究机构中产生, 国有企业并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甚至算不是扩散主体,这样就会导致技术创新的价值效用得不到最大化发挥,进而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推动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发展的建议对策

(一)重视资本运营队伍的建设

资本运营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并且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此情况下,国有企业想要高效开展资本运营工作,首先就要重视资本运营队伍的建设,以便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具体而言,国有企业需要针对资本运营工作的实施要求,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培训,如通过定期开展讲座、头脑风暴等,细心梳理所有问题,促使每个人理性解决分歧,共同明确行动方案。鼓励全员纠错、共同反思、形成问题日志,倒逼全员快速成长。另外,要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免相关风险的发生对集团造成不利影响,确保干成事、不出事。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入一批优秀的资本运营管理人才,如具有相关从业经验的高学历人才、知名高校毕业的优秀人才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工作的开展,进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2]

(二)明确产权关系

在现代企业中,其制度形式还是以股份制为主,而该制度形式的核心就是产权制度。所谓产权制度,本质上就是通过对产权的划分、界定和保护等设定的一系列制度或规则。在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中,对产权关系的明晰非常重要,一旦国有企业未能解决产权关系不清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其资本运营工作的开展,从而阻碍自身的发展。所以,为了促进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重视产权关系的明确,同时应该立足于实际,对现有产权制度进行创新改革,这样才能避免产权不清问题的发生。比如,建立国有资本运营机构和固有资本所有者代表机构,这样既能明确产权管理,额可以解决经营者目标不明、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等问题,从而为其资本运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加快技术创新力度和效率

从加快技术创新力度的角度来讲,国有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参与到技术创新之中,而这里所指的主体并不单是投资主体,还包括开发主体、受益主体等。简单来讲,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和资本运营情况,针对相关的技术创新进行资金投入,同时组建自己的技术创新团队,如此就可以不断推出各类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从而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应以实现产业链融合发展为目标,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做文章,尽快凝聚产业规模,将有限的资金投到现有的产业、优势的产业,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四)改进及完善资本市场

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比较可观,但仍不能代表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之中,本质上仍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在实际发展中还是会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这对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将带来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从改进及完善资本市场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是因为作为资本运转的主要载体,资本市场的发展如果有很多的不足或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企业资本运营工作的稳定、规范开展。反之,则是可以为企业资本运营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并且可以促进各种金融创新工具和运营模式的发展,这对引导企业更好地开展资本运营发挥了重要作用[3]

(五)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

我们处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要从之前的被动解决问题到主动打出一套“组合拳”:从发现问题、完善制度、寻找市场机会、到提升造血能力等方面进行转变。对此,应当基于集团发展现状,坚持分类指导、因企施策,通过整合、合并等方式推进资产盘活。用活国有资源,用活社会资源,充分挖掘可供开发利用的优势资源,更要跳出现有资源圈,取长补短,走向资本市场、培育本土上市后备企业、探索并购重组等资本行为,借助基金工具引资、引智、引资源,结合已有资产,按照“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良性循环,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结束语: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情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与良好发展,应当重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工作,并且能够通过对当前资本运营环境的分析,从多方面分析其实践中存在的风险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与措施,如此才能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利.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环境与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2(18):69-71.

[2]朱仕龙.新形势下关于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问题的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20(11):47-53.

[3]曾苏丹.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创新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9(04):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