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研究

林志烽1,*,项瑛1,*,冯博2,戚菲1,*

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辽宁 大连,116013

中国人民解放军96604部队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原发性失眠治疗时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14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经诊断均为原发性失眠病症,采取根据治疗方式的区别随机抽样将其分为两组,应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与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观察组各57例患者,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与此同时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有效降低,入睡与卧床时间缩短,实际睡眠时间增加(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失眠患者而言,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其睡眠质量,更能够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增加睡眠时长。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原发性失眠;临床研究;

引言:近些年来失眠病症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1],临床应用的口服镇定催眠药物虽能够切实提高治疗效果,但在停药后通常会有复发及加重表现,患者对药物使用也有抵触情绪,对此还需探寻全新治疗方式以改善症状。睡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2]是目前治疗失眠的首选治疗,通过睡眠刺激控制、睡眠限制、睡眠卫生、睡眠认知调整等,实现与药物治疗相当的效果[3]。本研究旨探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CBTI疗法在原发性失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差异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均为院内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受到后期对比工作所需,可将其进行分组,在此过程中应当遵循随机性原则,需确保各组成员符合均等性特点。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30、27例(61.89±5.74)岁与32、25例(62.05±6.27)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交流不畅以及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将其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具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西药劳拉西泮片药物,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剂量调整工作,初始剂量单日为2mg,分早晚两次服用,而后结合临床表现适量提升剂量,如有焦虑状况的患者即可增加使用频次,在此需注意的是每日最多不超过10mg,为保证治疗效果需持续治疗时间不少于28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睡眠认知及行为疗法,以此来提高治疗的全面性及针对性,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效果,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①认知干预,为其讲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以及相关配合事项等信息,同时告知其危害性以及遵医嘱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患者认知,使其能够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并坚持每日进行适当的锻炼,同时与患者强调每人因个体差异性特点对睡眠的时间需求量不同,因此无须刻意保证每日八小时以上,并且身体的不适症状并不单独是由于失眠所引起,因此还需正确对待。其次还需与患者加强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出导致其心理状态不佳的主要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从而改善患者因情绪问题所导致的失眠问题[4]。②行为干预,临床经验来看,对患者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控制也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而在此期间可分为三种方式展开,首先为刺激控制疗法,如叮嘱患者在有困意时即刻需上床准备休息,若在上床二十分钟后并未能有效进入睡眠状态时还应当采取适量的运动来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同时告知患者入睡前需处于放空状态,减少饮水量,并定好闹钟按时起床,尽量不要午睡,从而才能提高夜间睡眠质量:睡眠限制疗法主要是在每日记录睡眠时间,并进行周总结,而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睡眠计划,可单日适当增加二十分钟后再进行记录总结,若每日睡眠时长超过总卧床时间的80%以上即可进行适当减少,其主要作用是能够减少患者在清醒时卧床时间,促进睡眠驱动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放松疗法是可在入睡前通过播放轻音乐的方式让患者身心得以有效放松,使其可快速进入睡眠状态。治疗周期建议持续为56d[5]

1.3 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卧床以及实际睡眠时间,以数据表示方面后期对比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利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满分为21分,分值越低表明其睡眠情况越佳,反之为差。其次为获取患者心理状态,还需在治疗前后采用HAMA、HAMD量表对其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在此次研究实验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时可采取SPSS21.0,计量资料等各项指标可用(x±s)表示,计数资料可用[n,(%)]表示,将t及X2作为检验所用。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且有着统计学意义,可利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进行整合后可见,治疗前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相对较为均衡(P>0.05)。在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后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明显较优,组间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格1所示。

表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及HAMD评分比较(n/%),(x±s)

组别

n

HAMA

HAMD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7

18.33±4.02

9.05±2.56

17.15±2.63

9.97±2.63

观察组

57

18.09±3.86

6.37±2.12

18.57±2.11

5.38±2.16

t

0.126

10.359

0.211

12.447

P值

>0.05

<0.05

>0.05

<0.05

2.2通过所评估以及记录的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入睡及卧床时间显著缩短,实际睡眠时间较长,数据之间有一定差异表现(P<0.05)。具体数值见表2。

表格2两组患者PSQI指数及睡眠情况分析(n/%),(x±s)

组别

n

PSQI(分)

入睡时间(min)

卧床时间(min)

实际睡眠时间(h)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7

15.38±2.79

8.23±1.57

27.15±6.34

38.41±9.05

5.03±1.24

观察组

57

15.42±2.65

4.01±1.16

15.27±5.83

24.35±7.13

6.89±1.03

t

0.375

12.178

9.014

7.113

11.23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也提升了其压力,在该形势下各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提升,尤其是原发性失眠病症[6],其主要指的是长期单纯性无法入睡或存在频繁睡眠中断,该类病症患者通常不会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者躯体疾病[7],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患者失眠情况愈发加重,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神经衰弱[8],给其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心理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9],焦躁不安、易怒是其主要表现,对此还应当及时展开系统性治疗。当前临床治疗多以药物为主,以此来达到改善其失眠症状的目的,但长期服药会对患者的中枢及呼吸系统造成抑制[10],并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对此还及时作出调整,配合认知及行为疗法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睡眠习惯,提高整体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患者治疗期间,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及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长。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Trauer J M, Qian M Y, Doyle J S, Rajaratnam S M, Cunnington D. Ann Intern Med(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5, 163(3):191-204.

[2] Kalmbach D A, Cheng P, Arnedt J T, Anderson J R, Roth T, Fellman-Couture C, Williams R A, Drake C L. Sleep Med(Sleep medicine), 2019, 55:124-134.

[3] Wichniak A, Wierzbicka A, Walecka M, Jernajczyk W. Curr Psychiatry Rep(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2017, 19(9):63.

[4] 董昆仑(Dong Kunlun),王志强(Wang Zhiqiang).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09):18-19.

[5] 李盼洁(Li Panjie),刘欣欣(Liu Xinxin).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 42(06):73-74.

[6] Sutton E L. Ann Intern Med(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1, 174(3):C33-C48.

[7] Perez M N, Salas R. Continuum (Minneap Minn)(Continuum (Minneapolis, Minn.)), 2020, 26(4):1003-1015.

[8] Abad V C, Guilleminault C. Drugs Aging(Drugs & aging), 2018, 35(9):791-817.

[9] Riemann D. J Sleep Res(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018, 27(1):3.

[10] Zhou E S, Gardiner P, Bertisch S M. Med Clin North Am(The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7, 101(5):865-879.

林志烽1,*,项瑛1,*共同第一作者,戚菲1,*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