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游泳训练手段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浅谈青少年游泳训练手段与方法

曹诗悦

辽宁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界对游泳运动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提高青少年游泳的体能是培养其竞技水平的关键。体能是通过力量、反应速度、体力、协调性、柔韧、灵敏度等运动素质体现出来的一种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影响运动员比赛表现的重要因素。因此,体能训练是游泳最基本的训练项目之一。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训练;措施分析

1青少年游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1体能训练观念存在误区

从我国当前运动的发展过程分析,技巧类运动的整体优势明显,而体能类运动则居于劣势。这使得人们对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的认识产生误区,导致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分开的情况,对运动员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这类问题,运动员需要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训练方法注重普遍性,通过训练手段注重灵活性。目前,在学校游泳队开展体能训练的进程中,存在只注重技术而忽略训练强度的观念,这使得体能训练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技术训练成为训练的重点。

1.2专项体能训练缺乏系统规划

目前,青少年游泳队在体能训练中所采用的方法相对简单、固化,无法完全针对青少年的差异性进行专项体能训练,这使得一些青少年在进入训练的瓶颈期后,往往很难实现个人技能的突破和成绩的提高。主要原因是一些青少年没有经过系统、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状态的训练水平。

1.3缺乏对训练信息数据的采集及有效监控

在体能训练中,青少年需要拥有很强的积极性及自发性。在一些院校中,体能训练缺乏创新,这使得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技术含量不高。一些院校没有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分析青少年的体能训练数据,仍然采取传统、陈旧的体能训练方法,这些情况使得体能训练达不到理想效果。院校学生游泳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一些教练员关注的重点在练习内容与青少年的体育运动能力上,以达到练习目的为主,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青少年的体能训练数据分析上。学生游泳体能训练往往缺乏合理性,这是目前院校学生游泳体能训练所面临的困难之一。

2浅谈青少年游泳训练手段与方法

2.1在思想认识上,革新体能训练的观念

青少年游泳和教练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改变对体能训练的固有思维。教练员需要正确认识体能训练理念,转变过去以技术训练为主的训练思想,积极接触与学习更多的新的训练方法,寻求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相对均衡的训练模式,避免两种训练模式分离。首先,教练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探索创新思维,达到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二者相协调的目的,把握不同练习方法的核心概念,为体能训练观念革新奠定基础。教练员只有对体能训练观念加以升级,才可助力青少年游泳综合水平的提高。其次,教练员要督促学生游泳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并不断对体能训练方式加以革新,丰富训练方式。相较于传统单一的体能训练方法,多元化的体能训练方法更具优势,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游泳的体力,还能丰富练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游泳对体能训练的兴趣。最后,教练员需要注意学生游泳在体能训练中的差异性。对于同一个运动计划的训练,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性,每位学生游泳的体能储备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体能练习中,教练员需要根据青少年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

2.2利用现代技术有效采集与监控训练信息

在体能训练的实施过程中,教练员应当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训练方法相结合,实现对训练数据的有效采集和监控。教练员要为队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并对获取的训练数据加以整理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优化和调整体能训练计划。教练员要加强对体能训练效果的监控,为学生游泳训练效果的可视化提供支持。

2.3速度训练

游泳运动是一种速度竞技项目。游泳项目的速度训练重点包括动作速度练习、全身移动加速练习以及运动反应练习三个方面。具体来说,教练员可采用快速短距离打腿、折回跑、出发练习等方法来训练青少年的运动反应。教练员要加强对青少年各个环节速度的提升练习。教练员要开展青少年的脚部专项训练,在练习中增加带阻力速度奔跑、短间距冲刺、步伐迅速前移、起跳和速度跳绳等训练内容,也可以采取组合游泳、间断游泳、游泳竞赛等方法开展运动练习,以达到提高青少年训练兴趣与积极性的目的。

2.4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是指对青少年在长期高强度运动中,忍受枯燥练习和身体疲劳能力的训练。为了提高游泳的成绩,运动员必须承受游泳竞赛中的身体运动强度,并拥有极强的毅力。耐力训练分为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在无氧耐力训练中,教练员必须根据每位青少年的体质特点确定无氧锻炼的时间、次数等,也可组织青少年进行高原训练,增强其低温承受力和耐受性。教练员可通过耐力闭气式训练方法和大腿运动练习法,提高青少年的耐受力。

2.5力量训练

游泳的力量是维持游泳运动所必需的条件。力量训练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成绩有着很大意义。一方面,教练员可以让青少年进行负重划水练习,以锻炼青少年的肌肉,增强青少年的划水配合能力,增强其爆发力。教练员可以让青少年进行带胶布游泳练习,从而有效增强青少年的肌肉能力,通过增大手、腿、足的阻力,促使青少年用更多的力量去完成常规动作,同时增强身体各个部分在游泳过程中的协调性。另一方面,丰富训练形式可以降低青少年的心理疲惫感。教练员可以通过跑步、深蹲、蛙跳等多种形式增强青少年的下肢力量,以满足游泳过程中的下肢打水和蹬水的力量要求。同时,教练员可以利用负重或附加弹力绳的方式提高青少年下肢的力量训练强度。教练员可以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杠铃推举等多种方式增强青少年的上肢力量,以满足游泳过程中手臂划水、肩膀旋转的力量要求。

2.6柔韧性训练与灵活性训练

柔韧性是指身体关节的活动范围,柔韧性训练在游泳训练项目中有着重要作用。游泳运动对青少年的柔韧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任何泳姿都需要青少年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青少年的灵活性训练主要针对踝关节、肩部和髋关节等部分,目的在于改善青少年的手、肘、肩部和手关节的灵活性,让青少年在游泳运动中能更为灵巧、迅速地挥动手腕。在大量的训练下,青少年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能获得一定水平的提高。教练员可以增加手部延伸训练项目,如单双腿跳绳、爬行训练以及游泳中手腿分解等,这种训练可以锻炼青少年身体各关节肌腱,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由于柔韧性训练存在拉伤肌腱的危险,运动员在练习时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另外,运动员在开展柔韧性训练时应循序渐进,以防受伤。

2.7协调性训练

身体协调性是青少年高效完成技术动作的基本保证。青少年的身体协调性与其技术动作息息相关,较好的协调性既有助于青少年掌握较为先进的技术动作,也可以防止青少年在水中发生痉挛等情况,降低其在游泳过程中体能的消耗,快速、有效地进行技术动作的展示,提高竞赛成绩。在进行游泳运动训练时,青少年可以借助跑、跳跃、体操等基础训练来提升协调性。教练员可采用单腿跳绳、爬行练习或游泳中的手腿分解结合训练等具体做法锻炼青少年的全身协调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游泳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综合运动,而游泳竞技非常考验运动员的体能状况。体能训练能够强化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保证其在良好身体状态下进行水下运动。在革新体能训练观念的同时,教练员应当合理地利用现代技术优化训练信息数据的采集与监控,注重运动员游泳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灵活性以及协调性等各项体能训练的平衡,助力游泳运动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子萌.浅谈游泳基础教学的特点及训练方法[J].拳击与格斗,2020(5):2.

[2]王金保,张奥瑶,刘新枝.浅析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J].灌篮,2020(15):2.

[3]胡建文,黄华荣.浅谈青少年游泳训练中的力量训练[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