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生活 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数学 生活 核心素养

王海英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海门小学

内容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可以用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各种思维品质的发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  核心素养;  生活;  思维

2022版《义务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一数学课程目标阐明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它是现实世界的抽象。数学根植于现实世界,来源于现实世界,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其各种能力。如何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起来,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这是新课程下对数学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之一。

一、培养孩子的数学意识,增强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就要告诉学生,在现实世界处处可以找到数学的影子,只要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现实世界中,你才真正学会了数学。

1、生活活动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当我们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时,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发现它的影子。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多彩的课间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并挖掘这些信息,根据教学内容将这些信息变成我们所需的素材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学简单的求和、求剩余的解决问题,把知识点和学生喜欢的跳绳比赛进行结合起来,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天学校都会进行大课间活动,利用这一活动,将其中一次课间活动的跳绳成绩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成绩就成了数学课堂里最真实的数据。将这些成绩进行改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求和,求剩余的知识。在课堂上将学生的成绩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随机抽取两个同学的跳绳数,请学生们根据知道的这两个数量提出相关问题让同学们解答,很自然地就产生了求和的问题。在解答之后,紧接着就请同桌同学利用刚才的办法算出同桌两人共跳的下数,比一比哪一同桌跳的最多,通过计算得到新的数据,这样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作好了铺垫。之后再随机抽取一组新的数据(同桌两个共跳的下数),根据调查板书“ ××同桌共跳 ×下,其中 ××跳了× 下,算算×× 跳了多少下?”这样,就很自然地把课中的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并认识到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数学味”十足,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生活中时时用数学

《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热爱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只有紧密联系客观世界的数学教学,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水平,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需求,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例如:(1)本人在教学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去水果店买苹果,每千克苹果3元,带的钱可以买24千克苹果。如果买梨,每千克梨比苹果贵1元,这些钱可以买到20千克梨吗?为什么?例如:(2)在学习完人民币时,设计一次模拟买东西的活动,每人给他学生用仿真人民币10元,橡皮每块1元,铅笔每支5角,本子每本2元,怎样买可以刚好把10元钱用完?你有几种不同的买法?这样的设计,可以直观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特别是解决问题,其实都是生活问题的抽象化应用。

二、在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至关重要。

1在应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思维的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起的。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数学中的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课堂中应减少集体回答,避免学生人云亦云,当学生自己有独到的见解时,教师应该及时加以肯定与表扬,尤其是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或者对其他同学的方法有质疑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为此在教学中,当学生回答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要启发其他学生:“谁还有不同的意见?”“谁有更好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再思考再讨论。形成辩析氛围。例如:一张长方形纸,用剪刀沿直线一次剪去一块,这张纸还剩下几个角?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很快回答还剩三个角。这时,老师启发地问:“有不同的剪法吗?”这时,学生通过思考发现还有可能是四个角或者是五个角,就会对刚才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使答案更完整。

2提供平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思考问题严密、敏捷、反应迅速等。例如:在教学除法计算中的简便方法时,老师板书:630÷35,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出这题,请把你想到的方法写在本子上,大部分学生列出是笔算,但是有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就会尝试笔算之外的方法,于是有了以下三种做法:

从以上三种方法可以看出,学生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通过除法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将它转化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运用口算就可以计算出结果。思维敏捷的孩子往往有良好的数感,他能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快速进行应用,而且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多角度,全方位去考虑解决的策略。

3创造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碰到问题时能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是学生思维灵活性与创造性的体现,为此教师一定要创造机会,不断挖掘教材中深层因素,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去思考,去分析,探求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求异中创新。如教学:“王师傅要完成3600个零件。前2天已经完成了25%,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生产任务一共要用多少天?”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知识进行解答。

解法1:3600÷(3600× 25% ÷2)

解法2:1 ÷(25% ÷2)

解法3:2÷25%

解法4:2 ×(100÷ 25)

解法5:设完成任务一共需要x天。

       3600:x=(3600× 25%): 2

解法6:设完成任务一共需要x天。

       1:x =25%:2

……

学生的思维一旦打开,我们会发现他们解题可以如此灵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对本题分析的切入点。他们会将脑中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在解题时能从归一、比例、分数、比、工程问题等等多角度,多维度进行思考,同时也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所有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切合。在生活中善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品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朝妍.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 2013.

[2]汪远珍.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U]教育研究(教育教学刊),2021(20):150.

[3]数学新课标,20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