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手法复位后患者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手法复位后患者的应用效果

李建华

武安市中医院 056300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手法复位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5月--2022年5月内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手法复位患者为入组样本,共计人数80例,以奇偶数字分组方法,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综合护理(研究组)观察效果成效。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97.50%)相比另一组(80.00%)显优势,焦虑(32.49±3.28)、抑郁(35.58±3.47)负性情绪低于另一组(50.19±4.48)(53.09±3.99),且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实施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患者中,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护理质量,患者、家属表示较为满意,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护理干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手法复位后患者;护理效果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是头部特定某位置出现的短暂性眩晕,是周围性前庭疾病又称耳石症1。手法复位是此病主要治疗方法,结合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在手法治疗后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并验证护理干预对此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1年5月--2022年5月内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手法复位患者为入组样本,共计人数80例,以奇偶数字分组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年龄:51-84岁,均值:(62.15±3.52)岁,男性、女性患者比例:(19例:21例),研组年龄:24-76岁,均值:(51.24±6.47)岁,男性、女性患者比例:(20例:20例),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后进行本研究,基本资料差异(P>0.05),符合实验要求。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法复位,对照组在手法复位后给予用药指导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治疗前护理:为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前首先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手法复位治疗原理、过程中出现症状以及手法复位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意义,提高患者疾病认知,使患者配合治疗2。2)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对手法复位治疗存在恐惧心理,易发生紧张焦虑现象,为此加强治疗前心理疏导,对患者疑惑问题进行解答,并引用成功案例鼓励患者,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对患者基本情况: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与 BPPV相关疾病,询问发作时间等,为复位做好准备3。3)复位护理:全程握住患者双手,并对患者表现进行肯定,给予鼓励安慰,对过程中发生恶心、眩晕等不良现象告知患者原因,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当患者不良现象较为严重时,停止治疗,给予调节4。4)复位后护理:为患者调节休息体位(半卧位、或直立位,并保持患者头部抬高45度)2两天后将体位调节至侧卧位,保持患者舒适度,告知患者日常头部位置注意事项,提高治疗效果。5)出院护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生活饮食习惯,确保睡眠充足,适度进行有氧运动,以漫步等小幅度运动为主5

1.3观察指标

将患者护理效果、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数据作详细记录,进行对比并分析后,作总结性报告。

1.4统计方法

实验所有数据全部借助专业系统软件SPSS14.0处理,实验人员对患者护理后的观察结果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表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数据(x±s)

组别

治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护理满意度(%)

焦虑(分)

抑郁(分)

研究组(n=40)

34(85.00)

5(12.50)

1

(2.50)

39(97.50)

39(97.50)

32.49±3.28

35.58±3.47

对照组(n=40)

25(62.50)

7

(17.50)

8

(20.00)

32(80.00)

31(77.50)

50.19±4.48

53.09±3.99

P

-

-

-

-

-

-

<0.05

3讨论

目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治疗方法以手法复位为主,结合有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再次复发可能性6。综合护理是较为全面的护理措施,通过为患者进行治疗前心理干预、健康教育,使患者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缓解了在即将面对治疗时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并降低其应激反应,同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7。治疗期间时时陪伴患者,鼓励安慰患者以降低其恐惧感,使其配合度提高的同时,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在出院时进行康复指导、注意事项说明,以促进患者康复进度,使患者掌握自我护理能力,此项护理模式获得患者、家属较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BPPV患者经手法复位后,对治疗效果有显著提升作用,且效果显现一定优势性。

参考文献

【1】钟慧球,罗红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体位训练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残余症状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20,17(31):104-107.

【2】董瑶瑶,高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护理对策及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2,37(05):161-163.

【3】郑敏,党悦嘉,张迎慧.精准化护理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 2021,43(04):561-563.

【4】闫晓卿.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5(17):153-159.

【5】周青霞.探讨个体化整体护理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5(11):137-138.

【6】李建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23(09):817-819.

7】郑敏,党悦嘉,张迎慧.精准化护理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21,43(04)56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