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标新理念 提升说话写话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落实课标新理念 提升说话写话能力

葛平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旸小学

【摘要】“语文课标”从低年级开始强调写话训练,提倡学生不拘形式写出见闻和感受。作为习作的起步,低年级作文教学应从说话和写话开始,让他们养成能写好一句话的习惯,逐渐地,对写话产生兴趣后,可结合生活实际,用学到的词语说一句通顺的话,这样坚持着,对以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有很大帮助,也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较好的表达基础。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落实课标新理念,提升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低年级;说话;写话;策略

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迈向写作之门的脚步刚刚抬起,怎样使他们喜欢写话,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说话、写话训练呢?我想要让学生写好话,写好片段,就要帮助学生消除写话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放松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提出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喜欢上写话。

一、激发表达欲望,培养说话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干过的、玩过的、想过的、觉得有意思的就写。一句两句可以写,几百个字也可以,不要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是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学生有了说话的自由,才有表达的欲望,激起他们写的兴趣,变无心为有心,变被动为主动。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观图比读文更有兴趣,学生看着图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印象更为鲜明、深刻。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小学语文一到二年级的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配有单幅或多幅组合图片,他们由于喜欢这篇文章的图片,而喜欢读这篇文章。生动形象的图片既诱发了阅读的兴趣,也启迪了思维的火花。此时,我们教师就抓契机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接着创设语言情景,激发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时,我就先让学生观看图片,让学生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一眼就看出了一个小女孩坐在月亮上,于是学生就争先恐后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说:“有一个小女孩坐在月亮上。”于是我又顺势引导:“小女孩坐在了一个什么样的月亮上?”学生通过观察回答:“一个弯弯的月亮,两头还尖尖的。”“那我们完整地说一遍这幅图的图意。”此时学生就能完整地表达图意了。紧接着再来学习课文,学生就会觉得我说的跟作者写得差不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学起课文来也很轻松。

二、说写巧妙结合,培养写话兴趣

“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写话教学是学生习作的起步,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用心引导,从小打好学生的习作基础。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采用循序渐进,先说后写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写话。

1.利用生字组词、扩句,把部分生字,词语串起来说完整的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再鼓励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

2.立足课本,上好口语交际课。语文教材每单元都设立了一个口语交际,贴近学生生活。口语交际涵盖了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凸显语文是工具性的重要特征。在指导说话之后,将内容写下来。

3.立足课内文本,读中生趣,趣中仿写,仿造生成自己的作品。叶圣陶学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仿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连成阅读和语文的技能。”模仿是人类从事学习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不丰富。模仿他人作品,从他人作品中吸取造句和布局谋篇的方法,是初学写话的一个好方法,我们的新教材,大量的课文都文质兼美。

在学完《四季》后,我引导孩子模仿儿歌的形式,试着自己编写《四季》,大家都非常乐意,一个个小诗人这样诞生了:花儿红红,它对蝴蝶说:“我是春天。”夏日炎炎,它对小朋友说:“我是夏天。”落叶飘飘,它对大地说:“我是秋天。”雪花飘飘,它对天空说:“我是冬天。”  又如教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诗歌把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介绍的形象生动,学习结束后,我让学生收集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并试着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出来。有一个小朋友写了这样一个小节:“芦苇妈妈真有办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芦苇妈妈整天盼着太阳晒过风儿吹过,孩子们就能乘着风儿去旅行。”尽管这很天真,与原文又有点雷同,但却是孩子们的一片心声。

三、借助生活观察,引导说话写话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提高写话兴趣与水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自由地用笔记下自己的生活所见所想。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进行观察,可以有几种做法:一是确定范围,连续观察。教师规定一个较宽的范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事物观察,写下自己的观察积累。

比如让学生观察《我家的小动物》,每天就自己的观察写话。(不给学生限制多少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能成段就成段)。二是定点观察,详细写话。教师可以根据训练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一角”,按顺序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或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一件花草,注意指导观察其特点。这样的定点,主要是基于群体指导,有利于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的指导。观察某一景物后,指导学生围绕中心进行说话写话练习。

四、借助文本图画,引导写话策略

小学生活泼可爱,富有想象力。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声情并茂,教学时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图意,或是想象串编故事。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和想象写下来,无论是表达图意,还是串编故事,都需要学生思维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只要我们激发起他们的想象,让他们的想象与观察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感知到的事物也会有“神”。

五、利用教材资源,指导写话方法

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着力挖掘学生中的生活素材,不将写话内容看成固定不变的,而应根据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写话课题,扩展、补充或更替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要保护学生写的积极性及及萌发出来的写话兴趣。我发现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省略号也是意味深长的,例如《假如》,诗歌在写了三个“假如”后留下一串的省略号,于是我让学生大胆想象,如果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说出了很多有趣、感人的例子。

又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中具体描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剩下的几块石头就让学生去模仿前面的石头来介绍,学生都能说得栩栩如生。广泛开展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话素材,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活动并努力将活动的情况、收获写下来,为学生日后个性化作文打下基础。如:“快乐的六一儿童节”、“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写话训练则相机安排在活动中,使语言训练成为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作为习作的起步,低年级作文教学应从写话开始,可结合生活实际,用学到的词语说一句通顺的话,这样坚持着,对以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有很大帮助,也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较好的表达基础,加上合适的训练,多给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少一些硬性的要求,多一些鼓励和激发,使学生乐于写话,主动写话,就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说话和写话能力。

【参考文献】

[1]阮秋瑾.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2019(9).

[2]马勤奋.善用教材让学生乐说会写[J].华夏教师.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