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2
/ 2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李晓宇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213100 )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区间为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研究人员选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人数设置为64例。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分组依据,研究人员分别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模式、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方式完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抢救工作,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所用时间、心肌梗死复发情况,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抢救成功人数分别为27人及31人,占比分别为84.38%及96.88%,组间患者抢救成功率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抢救所用时间分别为(51.8±10.4)分钟及(32.6±6.9)分钟,数据之间的差异不容忽视,(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中心肌梗死复发人数分别为8人及2人,占比分别为25.00%及6.25%,组间心肌梗死复发概率相关数据分析比较,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是十分有必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抢救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成功率

前言: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病情发展快、发病突然等特点,患者在发病后会表现出胸骨后疼痛,如不能及时得到妥善的治疗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休克等情况的出现,甚至会造成患者的死亡。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以期能够更好地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期间本院就诊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人员对本次实验的内容及风险完全知晓,并提交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得到了许可。纳入标准:患者均经过超声心电图检查及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研究人员在确定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时应向患者及其亲属详细讲解本次实验的目的、详细内容、具体流程、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在征得患者及其亲属同意后开展本次实验。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不得参与本次实验;研究人员应将本次实验开展过程中退出的患者相关数据排除在实验结果之外。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信息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具有可比性,(p>0.05)[1]。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信息见表1。

表 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信息

组别

人数(n)

男女人数(例)

年龄区间(岁)

平均年龄(岁)

对照组

32

20/12

41-76

58.4±5.2

实验组

32

19/13

40-76

58.6±5.1

t值

-

0.003

0.002

0.002

P值

-

p>0.05

p>0.05

p>0.05

1.2方法

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分组依据,研究人员分别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模式、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方式完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抢救工作。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时,医院应注意做好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急诊护理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应与患者及其亲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询问患者手术史、既往病史、过敏史及临床症状。而且跟车医生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治疗,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护理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并与急诊科保持密切的沟通,要求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工作。在患者抵达医院后,应开辟绿色通道,评估患者的病情,优化实施抢救,并向患者亲属解释患者的病情及医护工作开展的意义,赢得患者亲属的信任和配合。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规范完成供氧、血液标本采集等工作,合理使用硝酸甘油来控制患者的病情。在PCI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

1.3判断标准

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所用时间、心肌梗死复发情况,并加以分析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抢救成功率、抢救所用时间、心肌梗死复发情况相关数据均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处理,本次实验涉及的抢救成功率及心肌梗死复发率均借助计数资料百分比加以指代,心肌梗死复发计量资料抢救所用时间依靠标准差(±)加以指代,对应数据的检验使用X2及t来完成。组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则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2]

  1. 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成功情况

对照组所选32例患者中抢救成功人数为27人,占比为84.38%,实验组对应人数为31人,占比为96.88%,组间患者抢救成功率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情况

组别

人数(n)

抢救成功人数(n)

抢救成功概率(%)

对照组

32

27

84.38

实验组

32

31

96.88

X2

-

-

5.834

P值

-

-

p<0.05

2.2两组患者抢救所用时间

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抢救所用时间分别为(51.8±10.4)分钟及(32.6±6.9)分钟,数据之间的差异不容忽视,(p<0.05)。

2.3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情况

对照组所选32例患者中心肌梗死复发人数为8人,占比为25.00%,实验组对应人数为2人,占比为6.25%,组间心肌梗死复发概率相关数据分析比较,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

  1. 讨论

当前形势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在不断提升,民众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患者抢救效果,对患者病情的治疗和控制有着极大的帮助。共计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以此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完成患者抢救任务。分析本次实验,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所用时间、心肌梗死复发率方面均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实验结果显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是十分有必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抢救效果[3]

本次实验表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所用时间、避免心肌梗死复发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北方.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及满意度分析[J].  2021.

[2] 俞静, 郑雪芹, 李明.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对降低死亡率的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3] 卓倩贞. 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 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