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规范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规范性研究

刘天琦

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150300

摘要:舞蹈是一门有较强综合性的艺术,舞蹈表演不仅可以清晰展示舞者的专业能力,也能展示舞者的个人品质、智慧和精神素养,因此,舞者必须重视舞蹈基本功的练习方式和练习内容,将基本功练习贯穿于各个学习阶段,针对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练习内容,通过持续、系统的基本功练习来夯实舞蹈基础,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规范基本功的练习形式,用良好的心态、平稳的情绪面对训练任务,提高动作的专业程度,提高基本功练习的水平和效果。

关键词:舞蹈基本功训练规范性

引言

舞蹈作为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的艺术,需要演员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将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观众。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舞蹈演员能够在台上为观众带来完美的表演,其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训练。在训练时,要注重科学性与规范性,只有这样,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才更有张力,能充分展现舞蹈中所表现的思想和情感。

一、基本功的概述

基本功训练是根据人的身体结构而进行的针对性训练,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及身体素质的基础条件,基本功包含柔韧性、肢体协调性、灵巧度、平衡能力、身体的控制力和延伸、身体的体能以及乐感培养等方面,通过这样系统的训练才能拥有扎实牢靠的基本功,进而才能塑造出优美的舞姿,才能在表演中展现出舞蹈技艺,增强舞蹈演绎的效果。

二、基本功训练的目的

所谓基本功训练,主要是指舞者通过不同动作、设备来练习身体各个部位以增强身体柔韧度和肌肉强度的训练,它可以为舞者进行更高阶段的舞蹈练习奠定良好基础。一名合格的舞蹈表演者需要具备优异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身体掌控力、四肢协调性、动作灵活性、柔韧性、控制力与稳定性等几个方面。身体掌控力是指舞者在表演时对肌肉力量进行控制,将力量凝聚到肌肉收缩和伸展中的能力。四肢协调性是指在表演过程中舞者每一块肌肉都可配合舞者完成动作。动作灵活性是指舞者可以在瞬间对身体某一部位的状态进行调整。柔韧性是指舞者对肢体活动幅度的管控能力,若舞者拥有较为突出的柔韧性,其做出的舞蹈动作就会较为灵活、优美。控制力与稳定性是指,舞者在训练当中需要对呼吸节奏进行控制,使不同动作协调形成一个整体,控制自身平衡。舞蹈基本功训练最主要的目标就在于帮助学习者打牢基础、塑造形态、掌握基本舞蹈技巧,增强舞者舞蹈综合能力。

三、训练舞蹈基本功科学与规范的措施

(一)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舞蹈的动作技巧

舞蹈的基本功训练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所以学生拥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完成训练。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体能锻炼,根据学生的体质,设计不同的锻炼方案。学生只有提高身体素质,才能在表演中有足够的体力去保持良好的状态,为观众呈现更多的舞蹈动作。这是培养扎实基本功,提高舞蹈技巧的关键,只有这样,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才能科学有效地完成。另外,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一味进行高强度训练的方法是错误的,长此以往,会对舞者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所以教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自身体能状况安排训练任务,这样才算是科学规范的基本功训练。

(二)技巧训练

教师在展开舞蹈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并且应帮助学生掌握训练技巧,在这一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训练的内容、训练强度和训练难度,在确保学生身体安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首先,力量训练以及柔度训练。力量与柔度是舞蹈训练的基本功,包括了肢体、肌肉的训练。而人体部位主要以胸部、腰部、胯部、肢体的训练为主,因为人体生理结构特点,胸部、腰部、胯部等部位柔软度较为良好,在舞蹈动作训练中的一些动作需要依靠胸部、腰部、胯部发力或固定动作,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训练胸部、腰部、胯部的动作。比如学生单腿训练时,如果没有经过力量以及柔度的训练,初学者会普遍存在腿部不能自由弯曲的情况,这是由于胯部肌肉没有得到良好伸展,胯部以及腿部的力量较小,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练习趴胯动作以及锻炼下肢力量。其次,加强协调性以及把控力的训练。这一方面的练习需要在保持力量训练以及柔度训练足够的前提下展开,在获得了身体力量以及柔度的支持下,能够更加容易地练习舞蹈动作,在此前提下不断加强训练力度,从而可以针对自身肢体的协调性以及把控力加强练习。教师应将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上肢下肢等动作有机结合,关联到一起,让学生做出完整的动作,使得动作衔接更为灵活流畅。学生在做完一组动作的基础上衔接肢体的其他动作或者上下肢体相互交替衔接动作的练习,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协调性以及把控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三)提高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理论知识

随着舞蹈机构与舞蹈类院校越来越多,有限的教师资源也变得紧缺,所以很多刚毕业的舞蹈专业的学生或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舞蹈教师投身到教育行列之中,这无疑给本就问题百出的舞蹈教学增加了新的负担,因此,无论是舞蹈培训机构还是高校相关专业都应该对教师的招聘进行把关,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能耽误学生的前途。舞蹈机构或高校应该定期组织舞蹈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才会越来越科学规范。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应格外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超高的艺术修养,能在教学之中给学生提供优质的理论资源,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重复的训练中找到乐趣。

(四)头部和肩部的训练方法

头部的训练方法很多,原地绕头训练方法,在头部练习时肩膀要放松,低头颈椎放松,回到原位,然后向右偏头,头部尽可能地贴右边肩膀,回到原位,向后仰头时注意不要耸肩,向左偏头,回到原位中间,来回重复做,在此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部位要保持放松。然后头部从左向右、从右向左进行转动。还可以用身体侧面靠墙,身体不动,脸部尽可能地去贴墙练习。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拉升我们的颈部,使颈部线条变得修长。肩部的训练主要通过上下、前后、左右的运动方式来训练。肩部单一的上下运动和肩部同时往上往下运动时要注意重拍向下。提肩运动,采用“左右左,右左右”三个一停的方法练习。绕肩运动,向前、向后绕肩练习,向前饶肩要依次经过后、上、前、下,反面也一样。做完头部和肩部运动后,就可以进行开肩练习,开肩练习可以分为把上和把下练习,舞者要注意不管是压肩还是打肩,在开肩时都要注意伸直手肘。

结束语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所以舞蹈演员要重点关注基本功训练,在日常的训练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情况,不断调整训练强度。当然,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日常的教学之中做到言传身教,规范学生的动作,同时还应不断地学习舞蹈相关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当然,一些体能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这样的艰苦训练,学生才能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对此产生更为独到的理解和认知。

参考文献

[1]郝颖.舞蹈训练常见问题及基本功训练途径创新分析[J].艺术评鉴,2020(20):140-142.

[2]吴娅鹏.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多元因素[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151-152.

[3]卢妍霓.基本功训练对舞蹈的重要性分析[J].戏剧之家,2020(23):144-145.

[4]冀霄宇.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与教学方式探究[J].明日风尚,2019(06):91.

[5]石计.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及教学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9(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