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在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西格列汀、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在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薛辉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 探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初发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82例于2020年3月至7月来我院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利用计算机取数法均匀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体质变化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与观察组相比,参照组血糖恢复效果更好,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参照组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低血糖,而观察组有9例,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治疗后,参照组患者体脂无变化,而观察组有明显变化,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更好,不仅能够达到控制血糖的作用,还能防止出现低血糖症状和体重减轻问题,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西格列汀;格列美脲;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社会发展使得居民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长,并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绝大多数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这类患者仍然具备胰岛素分泌能力,甚至有些患者分泌量比常人更多,但与胰岛素发生作用的受体功能不佳,最终造成血糖异常。初发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病症,要求医护人员加大患者血糖控制力度,防止持续高糖状态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促进机体内分泌功能恢复,防止引起并发症【1】。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为主,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82例于2020年3月至7月来我院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利用计算机取数法均匀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1:20,年龄在48~70岁之间,平均年龄(58.36±3.60)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23,年龄在50~67岁之间,平均年龄(58.71±3.71)岁。对比组间资料差异,无明显异常,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诊断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已知晓实验目的,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通知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次实验。

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或意识模糊等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疾病;不愿参与实验的患者。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来控制血糖,西格列汀需在餐前服用,服用方式为口服,每日1次即可,单次剂量为100mg;二甲双胍同样需要在餐前服用,每日三次,单次剂量为0.5g。

观察组患者接受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来控制血糖,格列美脲需在餐前服用,服用方式为口服,每日1次即可,单次剂量为1mg,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血糖,以此结果为依据,每隔3日调整1次,但服用剂量最多不能超过4mg。二甲双胍使用方法同参照组一致【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体质变化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24.0作为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运用(±s)表示,使用t进行验证,计数资料运用[n(%)]表示,使用卡方进行验证,若P<0.05,说明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变化情况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s)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参照组

41

6.55±1.72

8.36±1.81

6.26±0.32

观察组

41

8.62±1.48

10.89±2.76

7.73±0.49

T

5.84

4.90

16.08

P

<0.05

<0.05

<0.05

2.2 体质变化情况

表2 两组患者体质改善情况(±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1

23.77±2.19

21.41±1.08

参照组

41

23.69±2.08

23.72±1.81

T

0.17

7.01

P

>0.05

<0.05

2.3低血糖发生率

参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发生率为2.43%

观察组患者中有9例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发生率为21.95%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代谢疾病,现阶段临床治疗中尚未发现根治方法,患者仅能通过胰岛素或降糖药进行控制,防止对其他器官造成损伤。如果血糖长期得不到控制容易对眼睛、肾脏、心脑血管等造成严重影响,并发症危险度极高,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死亡风险极高。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致病机理更为复杂,主要因为胰岛β细胞存在功能紊乱,导致胰岛素功能发挥受限。二甲双胍作为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物,控制效果较好,一般与胰岛素联合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胰岛素使用量,避免患者因胰岛素注射过量出现低血糖症状【3】。格列美脲是磺酰脲类药物的一种,在控制血糖上具有重要作用,该药物主要通过与胰岛β细胞中的受体进行作用来提高心脏葡萄糖摄入量,进而发挥降糖作用。西格列汀则是一种DPP-4类型酶抑制剂,患者服用后可以提高肠促胰岛素水平,达到平衡血糖效果,该药物主要依据葡萄糖依赖在人体内部发生作用,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平衡血糖。与其他药物不同,西格列汀安全性更高,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更低,不会对患者体重造成影响。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治疗中采用了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进行治疗

【4】

总而言之,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更好,不仅能够达到控制血糖的作用,还能防止出现低血糖症状和体重减轻问题,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子绢,梁武.西格列汀、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在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智慧健康,2022,8(9):106-108.

[2]崔婷婷,卓利,滕艳.西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有效率对比[J].饮食保健,2020(50):12.

[3]刘慧莹,程刚.西格列汀、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20,48(2):185-188.

[4]李锦明.西格列汀及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