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茶文化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基于茶文化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张敏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天津市  300350)

摘要:茶文化源于中国,积淀深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精髓所在,它既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又体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茶叶作为自然物本身,发展到制茶的程序,在喝茶的过程中慢慢凝结成人生的感悟,形成特色的价值观,融合了民族性、多样性、时代性、地域性、包容性的特点,结合国际化发展趋势,国际性也成为茶文化的又一个特点。将茶文化的精髓融入到高职英语教学中,找到契合点,使课程更符合中国特色,构建教学模式新思路。

关键词:茶文化  高职英语教学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职能部门对于中华茶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在相关院校引入了茶专业。文化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始终保持着文化自信,挺起文化脊梁,将文化落实到实际的学习发展中。中华茶文化是历史的瑰宝,当人们深刻感受茶文化时,自身的思想层次有了质的飞跃,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实现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可见,了解中华茶文化对每个高职学生尤为重要。目前诸多高校在融入中华茶文化时侧重于为高职院校学生普及茶文化知识,使茶文化可以深深地感染学生。中华茶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存在一定联系,但目前两者之间缺乏共同完善,高职英语教学的开展有所欠缺,例如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教学评价标准不合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等。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华茶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期为该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1文化故事的教学价值

文化故事,其核心在讲述文化和进行文化的传承。传承文化不分学科、不分教育阶段。文化故事在教学中,不仅可以用于常规的教学,而且它兼具育人价值。传统文化故事大多语言质朴生动,反映社会与生活,具有极浓的人文气息。文化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大学语文这类课程,在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样具有教学价值。挑选优质的文化故事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融合,不仅能够创新专业课程教学,而且能够对文化故事中所传递的精髓加以演绎,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将文化故事融入到专业学生的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一些地方文化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一方热土的热爱,从而树立起建设地方的崇高理想。同时,文化故事中的教育作用,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品格与德行,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说,文化故事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对茶文化故事进行筛选,并将优秀的茶文化故事用于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播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茶文化,更能够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对文化的理解中,并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

2基于茶文化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创新路径

2.1更新教学理念,搭建创新教学体系

高职英语教学需要紧跟时代脉搏,把握教育规律,践行新课标要求,创新育人理念,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转化被动的育人传统,在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性,调动积极性,给与参与性,教师做好管理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的教学相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要给与满足,提供可释放的空间。在茶文化融入的过程中,要从整体观和大局观出发,增加人文信息,分析茶文化蕴涵的精神内涵,尤其在处理文化差异性角度,可以借助茶文化的包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思想,使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允许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多元化、复杂性。茶文化可以作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媒介,融合教学新内容,侧重强化口语使用,增加写作规范和实践环节,使学生所学为社会所需,所得有所用,明确职业规划及未来发展走向,通过茶文化的渗透,逐步调整教学内容。茶文化书籍推介也是文化选择的一种方式,教师推荐名作,茶文化的历史和推演带给学生厚重和精神洗礼,通过对茶文化精髓的把握,对茶道内核的理解,参与到茶文化的传承中去。

2.2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高职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课程教学的阶段里,应将微信、教学平台等作为重要手段,将本节课讲授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发布在这些平台上,并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下载自身所需的学习资料,通过教师发布的课件,能够了解到本节英语课程的相关内容。2021年6月份的四级英语考试英译汉翻译题就是介绍铁观音、普洱茶、龙井茶的小短文,有产地介绍,采摘及加工、功效等内容。我们就此可以设计同样的关于福鼎白茶的内容,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高职英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创设趣味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情景,使英语教材的重点、难点与教学情景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对高职英语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形式介绍茶德、茶道、茶具等。高职英语教师应鼓励学生向自己提问,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查询答案,并耐心地为学生解答。并以课堂任务及知识点作为主要参考,选择性地在视频中穿插教师出镜、PPT、动画、录像等方式,打破以往枯燥的高职英语课堂的局面,使教学环节之间能够环环相扣。高职院校应将慕课学习平台的建立工作做扎实,提供丰富的链接,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文化自信。

2.3采用多元化评价

在今后开展高职英语教学的阶段里,应使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这三者实现完美融合,更加客观的评价各个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状况。在学生某一节或单元课程学习完毕后,教师要分析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积极互动,口语表达水平是否较高,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否理想等,从而使学生获得客观评价。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对评价要素进行整合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并重点分析学生课业完成情况是否较好,学生在相关软件中进行理论知识、口语表达的测验,随后由教师、同学依据实际情况展开评价,尽可能的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1]

2.4引入新媒体,技术深融合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教学手段,关联着教学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教育”加深了网络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总结中西方先进经验,利用新媒体构建“线上+线下”互动,“课内+课外”互动,推送茶文化的教学素材。教师发布茶文化的引擎搜索,布置查询任务,学生查找阅读茶文化,小组交流,互通有无,保证知识的正确性和权威性。开展以茶为主题的社团活动,鼓励师生共同参加,学生为讨论主体,体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给出评价,反馈信息,积累茶文化知识。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教育”实践的教学模式探索成果之一,能够将线上和线下有效结合,增强能力的培养,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打开视野,渗透文化,陶冶情操,内外兼修,既有内在的坚守和刚直,对文化的信仰和尊重,又有外在的专业技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2]

结束语

从高职英语教学中,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并且贯穿其中,引导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弥补文化缺失,提高人文素养,渗透文化自觉,用茶文化中的茶德规范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认同民族文化,坚定文化信仰,一手抓德育,一手抓智育,彼此互补不偏废,形成健全人格。摒弃崇洋媚外,正视文化差异,将茶道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来,完善育人体系,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在茶道的运用中润物无声,细致入微,创造新载体,创建新模式,助力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3]

参考文献:

[1]邓慧.中华茶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21,43(12):101-102.

[2]许多慧.基于茶文化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21,43(12):154-155.

[3]张爱荣.甘肃茶文化故事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价值及应用[J].福建茶叶,2021,43(12):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