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提高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提高对策分析

石宇佳

(山西省孝义市气象局  032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质量、天气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住屋穿衣,各方面与天气息息相关,地面测报工作是气象工作的核心,地面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测报工作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其质量直接影响气象预报的质量。

关键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影响因素;提高对策

引言

地面测报工作数据的准确性水平是保证气象观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台站位置的选择、外部环境等因素,地面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阻碍。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讨论了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提出了地面测报工作质量控制措施,仅供参考。

1.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

1.1地面测报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更新不及时

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更新,气象测量领域也面临着新老问题,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站最基本的操作,一些地面站也是如此。经常缺少测报工作人员,一个人要承担大量工作,经常在具体工作中,缺乏持续的培训,地面测报工作人员操作培训的时间少,对一些新业务流程和新知识、新技术的知识掌握少,知识结构更新不及时,地面测报工作方法革新慢,效率不提高,对考核有一定影响。此外,人手不足亦影响地面测报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及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1]

1.2地面测报工作制度执行力不足

大多数地方都有气象地面测报管理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有的地方还存在违规现象。例如值班员有时会私自离岗、仪器维修不及时、有情况要处理的时候应付了事等;在换班过程中,存在换班时间的延误问题。部分气象站经常发现仪器故障未及时检修维护,记录故障、测量延误、泄漏等情况,影响测量精度和预报质量。

1.3地面测报工作人员队伍结构不科学

气象站大部分地方人手不足,当然有些地方的本地人手过剩,但评估人员不足。在一些地点,各工作站记录了专业人员的轮调情况。此外,还有不少基站上报人员老龄化、知识结构老化情况,加上训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因此一些年纪较大的地面测报工作人员在体力、知识结构、工作方法等方面都不适应新时代气象发展的要求。再加上缺乏专业人员,许多地方气象站的地面测报工作人员不仅提供测报服务,还提供预报、农业、人力、金融服务。技术保障水平的工作因为大量的工作导致人员带着疲惫的状态,身心放松很少,进而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不合理的人员配置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发展。

1.4地面测报工作设备更新慢

由于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地方气象站设备更新缓慢,新的高科技产品和设备无法交付实际气象服务,严重影响地面测量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其效率和系统性的要求,要实现这些目标和质量,没有高科技装备的支撑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硬件和更新人员结构和工作方法尤为重要。[2]

3.地面测报工作质量提高对策分析

3.1测报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

地面测报工作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地面观测是一项需要仔细研究的工作,因为它的每一项数据都是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因此,气象站的测报工作人员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知识技能储备量,基本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气象学”等都要熟练掌握。气象站的测报工作人员在平时的观测工作中要对气象变化的规律作几点思考,并严格规束自己行为规范,按照规范指示以及省有关机关下发的相关文件,准确完成本班各项作业。气象站的测报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好自己工作日的各项准备工作,还要做好课外各项准备工作。例如,当夏天来临时,对流天气加剧,给气象站的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气象站的测报工作人员应该保持冷静,遇到雷暴时,及时地记录天气现象和始末方向的相关符号,注意做好雷暴危险重要信息的准备,做好降水重要信息的准备,以及是否有大风、冰雹等情况。在降水量非常大的情况下,应考虑大气蒸发水平,以防止水进入容器,及时提取定量水,并将其记录在观测日志的备注栏中。

3.2测报工作人员要认真对待工作

首先,地面测报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准时上班。如果下一班次的地面测报人员还未到来,在岗的个人不能随意离开,必须等待换班人员的到来,以防止地面测报记录中断或地面测报设备被外人损坏,导致地面测报数据记录不足。换班之时情况交接切勿疏忽,应仔细检查上个班次的数据记录,包括原始读数记录。前来换班的人员在电脑输入资料时,检查所有资料备注,以确保资料完整准确。第二,地面测报工作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就气象测量而言,只要仪器的数据有全面的理解,如实记录和报告观测到的气象条件和天气现象。第三,地面测报工作人员在岗工作时期要集中精力,认真工作。气象观测对象数量多、时间要求紧、技术要求复杂。因此,地面测报人员的执勤期间要重点观察天气变化,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工作前要做好思想准备,把其他琐碎事情工作前就安排好。

3.3测报工作人员之间互帮互助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一件事只能凭一个人的能力来做好。地面测报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是提高地面测报质素最有效的措施。从技术上讲,报告编写者每天都要处理成千上万的代码和数字。要防止工作中出现错误,就要全神贯注,但是,人工操作的工作不可能一直都不会有差错出现,万一某次稍有疏漏或疏忽,可能造成测报工作整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测报工作人员之间必须密切合作,互相帮助。面对复杂的天气条件,特别是新入职的测报工作人员,应努力克服心理压力,按照相关条例制度规规矩矩进行工作,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多咨询其他同事,这时,其他同志也要积极给与帮助,进行联合观察和发报。事实上,有经验的测报工作人员,在面对复杂天气时,都遇到过困难,所以我们需要互相帮助,共同做好测报工作。[3]

3.4完善测报工作人员奖励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地面气象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岗位任用、晋升、现金奖励、奖金等。同时,必须注意保持一支相对稳定的工作人员队伍,如果他们的更替率太高,就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业绩的改善。

3.5测报工作设备的维护

气象观测记录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仪器安装和日常维护的正确性。气象观测设备上落上粉尘能破坏传感器的灵敏度,造成仪器失真记录;压力表水银层氧化严重,使水银表面不规则;低温表现场土壤淤塞、地温计设置不当也会扭曲记录。在计量工作中,需要搞好操作培训,熟练掌握和维护新仪器,增强气象观测记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4]

结束语

要全面提高测报工作质量,一是强化部门领导作用,为气象站测报工作人员以身作则,强化责任担当,严格执行规范和技术要求,对观测设施和仪器进行维护和检查。维修工作自查自纠,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其次,这是提高测量质量的基本环节,也是不断提高测报工作人员基本知识的必要性。培训发展基本技能所需的知识,以及精确测量所需的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翁姆. 当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对策[J]. 南方农业, 2015, 9(30):2.

[2]林堃儒, 廖玲英. 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对策[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自然科学:00197-00197.

[3]刘思怡. 地面测报工作常见问题及质量提高对策[J]. 科技研究, 2014, 000(010):455-455.

[4]李国虎. 论新时期如何提高地面气象测报的质量[J]. 地球, 2014, 000(012):253-253.

作者简介:石宇佳,(1993.04),汉族,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人,学历本科,职称助工,从事:气象综合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