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基于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探析

米娜瓦汉·肉孜

新疆和田县北京高级中学 新疆 和田 84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作为高中班主任,要不断优化和创新班级管理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自我管理之中,增强良好的学习意识,为社会培育出综合素质更高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班主任;管理探析

前言:

对于传统的高中班级管理模式而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比较一化,使学生非常被动的去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利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所以,班主任需要实施科学的班级管理措施,通过打造一支班级管理队伍、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手段提升班级管理效果,还要建立科学的班级考核机制,通过班级量化管理模式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1实施科学的班级管理措施

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中班主任,不仅要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运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1.1打造一支班级管理队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班干部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是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要通过选班级干部打造一支班级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出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辅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确定班干部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民主权利,以集体投票的形式推选出适合的班级干部,要求被选举人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精神涵养、人格修养、以及正确的价值理念,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管理素养,要有大局观意识,能够高效地完成好班主任所交代的任务,并且还要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强,从而更好的去感染和带动其他同学,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所以,在学生投票表决之后,班主任要结合综合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与审查,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最终选择出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担任班干。

1.2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学生思想和灵魂的家园

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到了高三阶段,班主任要注重对班级文化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活跃、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推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制定班规。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历程中,主要奋斗的目标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考上自己所梦寐以求的大学,进而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稳步发展。班主任要将这一价值目标通过黑板报、班级公开栏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比如,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学校简介展示出来,使学生对这些大学产生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同时,班主任还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些在学习方面上的目标,比如,每日要完成一篇课外文章的阅读,积累一定的英语词汇量,掌握和巩固相关的重点题型等内容,让学生做到随时有事可做,有内容可学,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当中。除此之外,班主任要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明确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纪律,维持班级良好秩序。二是设立照片墙,将大型集体活动中的照片进行展示,增加学生的凝聚力。在开展的多样化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手机、照相机等拍照设备以照片的形式将学生参与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挑选出一些具有感染力的照片贴在墙上,比如,感动的瞬间、分享喜悦的瞬间、共同面临挑战的时刻等经典画面,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情感,更加珍惜这种美好的校园生活,从而逐渐改变自己的情感态度,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三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将小组表现量化管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教学和班级管理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班主任要进行合理设置分组,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效实现组内成员的相互监督和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现出高中班级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建立科学的班级考核机制

合理在班级管理内部运用考核机制,有利于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班主任能够在管理评价中做出一些改变,进而提升班主任工作效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竞争关系,进一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班级考核机制的建立是一种班级量化管理模式,通过制定统一的目标和考核标准,体现了班级管理的目标指向性和可操作性,进而调动学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精神涵养等综合素质的养成。班主任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班级量化管理方式,以全新的教育观点教育学生、对待学生、影响学生,更好的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一是实施班级量化管理,体现了激励管原则。建立班级考核机制,实施班级量化管理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动态激励管理,是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的过程,班主任要为每个学生创造存有预期的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存有的预期目标,并更快的实现目标,激发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所以,班主任要结合每个学生的需求、动机、行为确立目标和考核指标,持续深化和完善班级管理任务。二是实施班级量化管理,体现了自主管理原则。班级量化管理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怎样去做,如何遵守规章制度高效达成预期目标,并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水平。

总结:

总之,高中阶段的学生是建立人格和认识社会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好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引导学生产生适合自己的预期目标,善于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内驱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柏林.试论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学理论,2012(17):227-228.

[2]王焕玲.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法制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5):78-79.

[3]徐霞芳.浅谈中小学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J].才智,2017(27):204.

[4]王立华,丁昌泉,刘正晶.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诊断与治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7.

[5]陈盈.浅析初中学校班级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探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