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对照研究

方红梅

湖北省襄阳市安定医院 湖北省襄阳市441052

摘要:目的观察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代谢情况以及应激指标变化。方法20213月至20223月,选取120例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6个月后,分析2组的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认知功能、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思维障碍、焦虑抑郁、激活性)及社会功能(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关心与兴趣)的差异。结果干预前,2组的血糖、血脂、认知功能评分、思维障碍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2hPBG、PBG、HbA1c、T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2组的T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均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思维障碍、焦虑抑郁评分、激活性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关心与兴趣、社交能力及生活能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糖代谢及皮质醇异常,提示临床需加强对患者血糖、皮质醇等指标的监测,并早期予以干预,以免进展为代谢综合征。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空腹血糖;皮质醇

引言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较高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这也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及期望寿命减少的重要因素。有学者研究显示,肾上腺类固醇激素与代谢综合征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超重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比例增加,血清皮质醇水平也趋于升高。代谢综合征具有多个指标代谢紊乱的特点,其发生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合并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率较普通人群升高,其中年轻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代谢综合征的好发人群。自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普遍运用于临床以来,精神分裂症患者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患病风险趋于升高,影响机体代谢抗精神分裂症常用的药物包括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利培酮等。本研究旨在分析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况以及应激指标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选取12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纳入标准:①经诊断均符合临床精神分裂症标准;②病历资料均完整;③均能接受后期随访调查。排除标准:①合并躯体功能严重障碍者;②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③存在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等疾病者;④中途出院或无法配合治疗者。

1.2方法

于患者初诊时、住院满6个月后当日早晨8时抽取静脉血5mL,制成样本。

1.3观察指标

干预6个月后观察2组血糖及血脂、认知功能、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PRS)评分、社会功能、治疗依从性。(1)血糖及血脂指标:取静脉晨血5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2)认知功能:采用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测验表(MCCB)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强。(3)BPRS评分:采用BPRS从思维障碍、焦虑抑郁及激活性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示思维障碍、焦虑抑郁的程度越轻。(4)社会功能:采用康复疗效评定表从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关心与兴趣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示社会功能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水平比较

干预前,2组的血糖(FBG、2hDBG、HbA1c)、血脂(TG、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BG、2hPBG、HbA1c、TG水平明显降低,而TC水平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干预前后糖脂代谢水平比较

2.22组干预前后MCCB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MCC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CCB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的比较

2组干预前后BPRS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的思维障碍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激活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2组干预前后BPRS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关心与兴趣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及关心与兴趣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2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3讨论

有研究显示,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预期寿命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一般可缩短10~20年,其中约有2/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各类心脑血管疾病致死,其中以血糖升高、脂质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的出现对患者精神、躯体均造成了严重影响,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与抗精神药物的应用对5-HT1A受体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相关,这一过程可引起血糖水平的升高,此外,抗精神药物还具有提升TG的作用。随着患病周期的延长,患者CO升高越明显,提示长期住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CO异常情况,精神分裂与应激明显相关。分析其原因:患者患病后,精神状态异常,机体也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受此影响,体内皮质醇的含量升高,葡萄糖利用减少,促进了糖异生,与此同时,皮质醇对于胰岛素还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对血糖利用过程产生了抑制,这也是造成血糖升高的重要因素。

结束语

综上所述,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空腹血糖与皮质醇的升高,精神分裂发作与应激关系密切,且患病周期越长,异常越明显,提示临床需加强对患者血糖、皮质醇等指标的监测,并早期予以干预,以免进展为代谢综合征。

参考文献

[1]汪洋,张磊,金珺,徐平.喹硫平与阿立哌唑合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血糖、血脂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05):843-845.

[2]江茜茜,刘丽,黄天明,薛连学,季海峰,张敏敏,朱云程,季卫东.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皮质醇、睾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9,29(02):125-127.

[3]关振龙.长期服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22):109-110.

[4]张标,李鲜鲜.农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8,39(20):52-54.

[5]朱晓丹,匡洪宇,程磊,王丽丽,吕鑫,梁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16):3089-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