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分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评价

孙佩佩

丰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一科 2217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效果。方法:研究区间为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研究对象为此区间内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塞偏瘫患者60例,以随机抛球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即常规护理组与分期康复护理组,每组各30例,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分期康复护理组肢体功能改善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分期康复护理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有效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与神经功能,可以借鉴。

【关键词】分期康复护理;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护理效果

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急性疾病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患有脑梗死患者治疗后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常出现偏瘫及神经功能障碍及肢体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脑梗死患者治疗的同时要选择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促进患者恢复。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偏瘫患者60例,探究分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效果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探究区间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研究对象为此区间内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塞偏瘫患者60例,将所有参与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整理,对研究人员的性别、年龄等其他个人资料进行统计并整理。以随机抛球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分期康复护理组各30人。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具体内容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病程

(d)

平均病程(d)

常规护理组

30

15

15

48-78

63±15

2d-12

7±5

分期康复护理组

30

17

13

49-79

64±15

2-13

7.5±5.5

t

-

-

-

-

0.258

-

0.368

P

-

-

-

-

0.797

-

0.714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治疗措施,确定治疗内容。常规护理组康复治疗措施实施时间为患者疾病晚期阶段(2周),分期康复护理组康复治疗措施实施时间为患者疾病早期阶段(1天内)

分期康复护理组具体治疗内容如下:

(1)建立康复治疗干预小组,准确评估患者病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掌握患者病情发展状况,确定患者治疗方案,依据患者康复现状准确定位患者康复时机。

(2)康复干预小组在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时安慰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疾病。

(3)对患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采用压舌板刺激患者面部,然后实施物理疗法,包括气压、中频等治疗方法。然后实施针灸治疗,对患者躯体功能穴位做针灸治疗。

(4)实施分期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更换患肢位置,以按摩促进患者血液流通,遵循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原则:坐-站-走-可借助机械实施康复训练。首先患者病情平稳后(2.5-3d)实施“起坐”康复训练,其次进行“站立”康复训练(5.5-6d),再次实施“行走”康复训练(7.5-14.5d),最后帮助患者使用专门器械进行康复训练(14.5d以后)

1.3 指标判定

(1)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显效(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显著,肢体肌力提高到3级)、有效(患者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肢体肌力提高到2级))、无效(患者肢体功能无明显改善)。

(2)神经改善情况:采用NINSS神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神经状况实施评价,满分56,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损伤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 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实施处理分析,对研究中涉及的观察指标进行处理和检验,采用卡方和t值分别检验组间计数资料(x2)与计量资料(),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结果

2.1组间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分期康复护理组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分期康复护理组

30

18(60.00)

11(36.67)

1(3.33)

29(96.69)

常规护理组

30

15(50.00)

10(33.33)

5(16.67)

25(83.33)

x2

--

--

--

--

8.992

P

--

--

--

--

0.002

2.2组间患者神经改善情况比较

对比分期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治疗后的神经改善情况,观察护理组者 NINS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3。

表3:两组患者

神经改善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NINSS

治疗前

治疗后

分期康复护理组

30

28.41±3.30

9.01±2.41

常规护理组

30

28.40±3.31

7.24±2.31

t

--

0.011

2.904

P

--

0.991

0.005

3.讨论

脑梗死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时会危害人的生命安全。人体大脑局部出现供血动脉血流发生异常,血流发生突减或是停止,致使脑部组织发生缺氧及缺血问题,引发脑梗死[1]。脑梗塞患者应当在疾病稳定前期实施康复治疗,对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治疗,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促进患者疾病恢复,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进行吞咽训练,并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促进患者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康复护理组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6.69%,常规护理组为83.33%,早期康复护理组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护理组护理后的NINS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脑梗塞偏瘫患者在疾病稳定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加强脑组织再建,减少脑部组织损伤。

综上所述,分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患者脑部组织损伤,具有较强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苏琪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以及活动能力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