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视角下的电商专业群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1
/ 3

基于供应链视角下的电商专业群建设研究

朱星泽

晋江市康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福建 晋江 362201

摘要:电子商务发展呈现迭代创新促进消费新增长,品质消费成为网购新风尚,跨境电商引领外贸新业态,农村电商取得扶贫新成效,市场主体积极开拓新市场,产业深度融合展现新进展,政策法规建设推出新举措,丝路电商合作呈现新局面,电商发展对人才依然有较大需求缺口。

关键词:供应链;电商专业群;建设

1 专业群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1 电商行业发展的现状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报告》从交易额、网上零售额、农村网络零售、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电子商务服务业贸易额、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快递服务业务量等方面描述了电商发展现状,电子商务发展呈现以下特点:迭代创新促进消费新增长,品质消费成为网购新风尚,跨境电商引领外贸新业态,农村电商取得扶贫新成效,市场主体积极开拓新市场,产业深度融合展现新进展,政策法规建设推出新举措,丝路电商合作呈现新局面,电商发展对人才依然有较大需求缺口。

1.2 电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现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该模式强调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特点。区域经济的特点必然要求对应的人才,因此专业群建设要适应电子商务产业链发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将业务流程与专业设置相结合,同时为了保证路线实施,在教学上实施学徒制、顶岗制,打造双师型队伍,面向企业设置课程,开发共享实践教学资源。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该模式主要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深入了解企业所需人才和岗位,创建岗位群,依据岗位群设立专业。具体途径如下:(1)创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特色班;(2)构建“基础+操作应用+管理”岗位群课程结构,课程的开发设计包括目标设计、层次结构(纵向设计:课程由基础课程、操作课程和管理课程组成。横向设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等;(3)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特色专业示范引领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该模式主要是根据学院现有专业,以重点专业为核心,整合相关专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发挥名师效应,引领专业群建设:该模式主要通过发挥领军教师在区域甚至全国的影响力,带动一批专业骨干教师,提升他们的影响力和专业能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专业群。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该模式主要依据:产业升级和发展是对专业群建设的必然要求,产业群的升级和发展为特色专业群的建设提供良好平台。实现该模式的策略如下:(1)实现产业群与专业群的有效对接;(2)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群,形成集群优势;(3)对接行业产业链条,加强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4)校企共建产学研平台,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1.3 供应链视角下构建专业群

供应链简述:供应链是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产业链和供应链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有助于落实国家新发展理念。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征已由传统的开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创新、协同、共赢、开放、绿色等既是供应链的特征,也是我国现代经济的特征。上下游产业的合作对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2)有助于降低社会整体成本,提高国民生活水平。(3)有助于国家和企业提高竞争力。

供应链中每个流通环节的逻辑关系,同时也对供应链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产品升级或产品下移,创造规模经济。技术升级(包括生产、仓储、营销等环节)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缩短或优化渠道管理,提升企业附加值。容易实现产品同心多元化,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供应链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目前,国内有些学院电商专业群共有七个专业:电子商务、移动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营销、跨境电商、物流管理、商务数据。运用供应链设计模型,设置电商专业群的逻辑结构。其中,线上销售包括网络营销、移动商务、社区营销、跨境电商等专业,同时这些专业拥有网店运营、网店美工等共同的专业模块,也指导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设置专业群公共专业基础课。

供应链在专业设置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可以将每个专业有机衔接起来。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是一个有机的连接,而电商学院的每个专业都能够较好地契合其中的环节,每个专业并不是孤立的专业,因此专业之间就能形成较好的衔接,同时每个专业之间也能够产生动态的配合。在电商生态圈中,只有通过供应链的方法才能将所有的专业和细分行业串联起来。

(2)供应链能够优化专业设计。由于电子商务学院的专业是以供应链思想指导设计的,所以每个专业必然有其共同的需求。以课程为例,物流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因此可以将市场营销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网络运营,因此可以将电商运营课程设计为职业技能课。这样就可以优化每个专业的课程,同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建设,包括新开设、删除和整合专业。

(3)供应链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除了课程设计处,还对学生的实训有非常高的要求。学院现已有仓储实训室、电商运营室等实训资源,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共享资源,相互促进。同时,依托实体经济,以商品的流通带动学生专业的学习和建设,如成立实体企业,通过实体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使学生通过商品的流通学习相应的专业技能,同时能够理解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就业率。

(4)供应链可以使专业群建设较快地与市场需求对接。由于专业群中的专业和课程是在供应链指导下的系统化设计,因此当市场出现新的专业需求时,如视频营销、社区团购、农业电商等,电商专业群能够快速地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实训或项目等,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2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1)适应电商生态链演化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服务实体经济。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2)强核心、宽基础。加强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高职教育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用学习指导实践,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融会贯通,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能够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

(3)建立核心课程,培养专业群人才。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比例较低,因此在培养学生时,应当使学生在毕业后依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适应社会需求。以阿里巴巴电商生态圈(供应链)为例设计和分析专业群的设置。

电子商务生态圈概念最初来源于阿里研究院分析淘宝网形成的各种业态,当时称为“电子商务服务业生态圈”,主要指为了实现网上交易所必需的各种相关配套服务,分为四个层面,即核心层、扩展层、相关层和社会层。其中,核心层为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买家和卖家;扩展层是指为买卖双方提供的服务,包括物流、金融、云计算、运营、营销等;相关层是指与电商有关的不同行业和单位,包括教育、政府、科研等机构;社会层包括技术、政策、法律、社会环境等内容。

在“电子商务服务业生态圈”的基础上,马云于2013年提出构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并阐明其主要构成:一是数据流,即淘宝、阿里巴巴等网络上的电子商务数据;二是资金流,即阿里巴巴小微服务、支付宝;三是物流体系。2014年,阿里巴巴的上市路演资料将阿里系的各大交易平台称为电子商务生态圈,而把阿里系交易平台与其他紧密相关的服务平台共同构成的整体系统弥补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并具体化地描述电子商务生态圈和电子商务生态体系。

此后,经历了2014跨境电商元年、2015移动微商元年与农村电商元年、2016直播元年、2017短视频与新零售元年、2018电子商务法元年、2019社群电商元年,2020全民直播元年,如今电子商务生态圈涌现出许多新业态,不断得以重构,呈现出电子商务生态圈的演化状态。

在目前电商领域中,诞生了一些细分领域,如代运营、网红服务、移动商务、短视频、自媒体等,同时电商物流、电子支付、商务数据等领域发生了新变革,并从电商行业扩展到制造业、农业等传统行业,形成智能制造和现代农业,并且拓展了供应链协同等内容。运用供应链的方法,梳理电商生态圈各个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电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平台交易,其中平台交易可以划分为售前营销、店铺运营与美工和售后服务三个有机衔接的模块。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售前营销衍生出新零售买手、网络直播、网红等,店铺运营衍生出网络代运营和客户服务等。电商平台的交易又催生了电商物流、电子支付和网络金融等新的领域。同时,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的建设,移动商务、社区电商、跨境电商等应运而生。

3 电商专业群和专业建设的现状

3.1 专业种类和发展过程

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是国家特色和示范专业,物流管理是省级特色专业。最初专业设置并没有清晰的路线图,而是采用“摸石头过河”的方式,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通过多年实践,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开始显现出不同专业的关联度和重叠性,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资源、实训资源、人力资源等,电子商务学院建设了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组。

3.2 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年实践,目前电商专业群建设已有清晰的思路,但是在落实专业设计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专业建设发展缺乏连续性。电商学院由多个专业组建而成,校址的变更和学院成立时间短,受到生源数量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建设等很难形成连续的建设方案。体制上存在流程缺陷。因此学校在高层决策上必须受制于相应的政策和指令,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模式运营,但同时也无法享受相应公办院校的政策,因此在管理上存在不足。校地合作、农业实训基地建设(农民利益、盈利模式、流程再造、产学研的结合点)存在一定的难度。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目前,存在合作方式和机制上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农民、地方、学校、教师发展,以及满足学生实训等多方需求。

应对策略和改进方法:(1)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在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时,尤其是方向和路线,需要多听取不同层面的反馈意见,同时听取校外专家和有经验人士的建议,使决策具有科学性和连续性,避免作出短期决策。(2)鼓励教职工全面发展,不局限于专业发展,可引进对学校、专业发展方向有益的人才。在具体评审的过程中,可以由学术委员会评审,学术自主评审文件要充分体现学校对有突出贡献的各种人才的认可,以调动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3)实训企业建立独立法人制度,学校、地方、个人共同参与,在企业可以独立运营的情况下,为学校提供教学实训平台,包括教师的顶岗实习。(4)响应教育厅的号召,积极转变办学角色,申请为公办院校,名实相符,落实招生、专业建设、实训建设等各项事务。(5)优化现有建设用地,整体规划新校区的学区建设,局部落实,合理有效地使用学校土地资源,避免发生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林伟强.电商物流专业群开展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储运,2022(04):204-205.

[2]谢荣军.基于专业群共建共享的跨境电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营销界,2021(17):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