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量体验活动中培养量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感量体验活动中培养量感

江芝芬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榕博小学  

【摘要】量感是小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和桥梁。量感是对可测量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等属性的直观感知,但这种直观感知是基于丰富体验活动中的经验积累。所以,量感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事,充分的感量体验活动是发展学生量感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应创设多元的感量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猜想、实验、比较等过程亲身体验量的产生、叠加、形成的过程,逐步感悟量的本质特征,积累量的实践经验,培养量感,发展数学素养。

【关键词】  感量  体验  活动  量感

[正文]

缘起:三年级教师办公室声音(上完测量单元,教师正在批改学生的单元作业):真奇怪,有的学生怎么会这样填计量单位,小明重40克”“王叔叔身高170米?上课根本没听!填错真得是没听的缘故吗?来源于量(liáng,可操作性是量的本质特征。正如,孙晓天所言:测量可应当是用一连串的为什么串起来的发现课,每个结论的得出都应当伴随着学生自己的发现、归纳与整理。因此,对于量的学习并非认真视听就能掌握,学生之所以填错是因为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学习缺乏现实的体验与实践的经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是否为学生创设亲身体验测量的感量活动,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量属性的直观感受程度即量感。因为量感如数感、语感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感觉,它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之事,是学生数学学习体验活动与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和桥梁,也是新世纪小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现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量感的主要做法

一、激发兴趣,感受学习需求

兴趣是激发人们探索与创造的最佳内驱力。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为学生搭建了解的探索活动,丰富学生对学习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1.生活感量,激发兴趣

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密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到生活中寻找量,了解量、应用量以及感悟统一单位量的必要性。如,让学生走入超市了解价格中的元、角、分;质量中的克与千克;上学行走路程的米和千米;学习与生活时间的时、分、秒;教室、操场的面积大小等不同的量。学生通过找生活中这些量的活动,了解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明白学习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学习计量单位与探索量的兴趣。

2.追根溯源,激发探究欲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计量单位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探寻计量单位“前世今生”的活动,通过剖析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长度、质量、时间等计量单位背后的故事。如;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故事;介绍古人描述事件的说法、以及古人如何计时,如日冕、漏,还有秒的由来等。通过学习,学生会了解到为什么中国古人的身高在不同朝代似乎不一样?为什么以前的计量单位和现在的不同?明白统一计量单位“标准”的意义,了解到度量衡的演变史等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探寻的过程中为学生打开一扇扇文明、文化、有趣的窗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实践感量活动,突出量的本质

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出现重方法教学轻亲身体验,重概念学习轻实践感悟,重机械记忆轻活动经验积累的现象。量(liàng)源于量(liáng),可操作性是量的本质。我们可通过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有多长、有多重、有多久、有多大等活动,在体验中加深对量及计量单位的理解与直观悟,突出量的本质教学,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和谐发展

1.比对参照物活动,建立单位量模型

计量单位的学习是建立量感的基础。综观小学数学教材许多计量单位的认识都是与实际的生活问题紧密相连的,即生活中有很多的现实模型。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观察身边熟悉的物体找寻熟知的物体作为计量单位的参照,让他们对照着参照物来感知计量单位。如,教学米、厘米、分米、毫米长度量时,先让学生在米尺、直尺上找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再闭眼感知它们的长度,然后再借助学生身体的活尺子来建立这些长度量感的模型,在身体中分别找出这些长度,再对照米尺、直尺进行验证:张开双臂比对米尺1米的长度,展开手指一拃比对直尺1分米的长度,比对1厘米指甲的宽度,眯眼表示1毫米等,最后离开米尺和直尺同桌互相比划这些长度。学生通过直尺和米尺为参照物用身体中的去比对物体的长度,这些长度计量单位的模型就植入到学生的脑海里了。

2.体验单位量活动,形成单位量感

单位量是学生获得量感的前提,教学时应重视对单位量起始课的教学。如,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教学时应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1分、1时单位量的长久:按1秒时间的间隔数数、眨眼睛、拍手掌等体验1秒的短暂;按1分钟时间安排写字、口算、朗读、走路等体验1分钟的长短,按每节课40分钟+2个课间20分钟说说1小时的长短,并借此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等,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这些体验活动,感受时间是对过程的测量。这样不仅丰富他们对时间单位量量感的认知而且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单位量的策略与方法。

3.感悟叠加量活动,建立不同量感

学生认识了单位量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叠加量的感悟活动,在估计与推测中进一步理解数量的实际意义,丰富学生对叠加量的表象。如,《克、千克》一课,课前学生每人准备20粒花生米,教师准备好一枚2分硬币、每袋1千克和每袋500克的花生米各8袋、2颗黄豆。课堂上先借助天平学生直观感悟约重1克的物体有1粒花生米、一枚2分硬币、2颗黄豆等物体;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每人依次掂一掂10粒、20粒、50粒、100粒、500粒感悟10克、20克、50克、100克、500克不同的量感;紧接着轮流提起1袋(1千克)花生米的重量,体验1千克的重量,并找出教室中约重1千克的物体,再让学生轮流提2袋花生米,感受2千克的重量,最后再按从瘦到胖抱抱组内同学,并猜猜大家的体重,然后再交流体验活动的收获。通过创设从1克、1千克开始进行叠加重量的实践体验活动,学生深刻感悟不同数量的量感,而且参与学习的热情很高。

3.数量综合体验,形成具身经验

很多时候量感和数感的发展是同时的,但相同的数带上不同的量其量感也是不同的。如,十万的数目究竟有多大呢?让学生带着问题与好奇到操场,走熟悉的跑道(400米)以及想象活动,让他们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真真切切地感悟到生活中十万数目及数量的大小:(1)十万毫米等于100米,相当于跑道长度的1/4,十万毫米很短,走得一点也不累;(2)十万厘米等于1000米,相当于操场跑道长度的2圈半,十万厘米有点长,走得挺累;十万千米相当于操场跑道长度的250000圈,相当于绕地球2.5圈的长度,学生惊叹:十万千米真得好长呀!【1】通过走生活中熟悉的操场,让学生综合体验到十万这个数带上不同量给人对长度的长短、时间的长久,数量的多少、以及身体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种体验形成的具身经验是深刻而久远的。

三、估测感量活动,增强量感能力

估测是增强学生量感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单位量的标准大胆地对量进行估测,发展估测能力,增强量感。如,根据1本数学课本的厚度(约6毫米),把数学书依次2本、5本、10本、20本摞起来,用手比划不断增加的厚度,再想象全班50本书,2个班100本书、全年段500书的厚度;再如,根据自己的步长,估测教室的长与宽、走廊的长度、操场的长与宽,家离学校的距离;根据1平方米的大小估测并动手测量教室的面积、家里客厅与房间的面积;跟家人去买水果等,先估一估物品的质量,看看相差多少等等。经常进行这样的估测练习,学生在养成自觉估测习惯的同时伴随着想象力的发展量感能力也自然更加稳固。

四、内省感量活动,提升量感水平

真正的量感是一种“内觉”,这种内觉一方面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依赖于学生的反思内省[2]所以笔者以为,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精心设计反思内省的感量活动,加深认识、提升量感水平。如,学完单位体积量后,引导学生自省:(1)我是怎么得到这些单位体积量的?(2)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估测身边的物体(橡皮檫、笔盒、教室等)体积时,选用哪个单位量更合适?并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这样的内省感量活动随着学生自己的发现、归纳与整理过程,实现了学习力与量感水平的有效提升。

当然,学生的量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内的感量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布置学生延伸课后的实践操作活动。如,学习完体积单位后,布置学生课后利用硬纸自制一个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在自家房间围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与家人一起估测并实际测量计算房间的体积等。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夯实量感水平并延续学生的思维,挖掘创造力。

总之,充分的感量体验活动是发展学生量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创设多元、充分的感量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猜想、实验、比较等过程亲身体验量的产生、叠加、形成的过程,逐步感悟量的本质特征,积累量的实践操作经验,在培养量感中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江芝芬.借形助数,活化思维[J].教师,2019(10):50-51.

【2】梁培斌.科学利用数学教材培养学生量感[J].教学与管理,2017(2):43-4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