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思考

李琦 ,张园

 重庆市云阳凤鸣中学校   重庆 404502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由对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行深深地反思,教学内容的把握、知识体系的形成、练习的合理安排、教学的进度、知识体系的构建等。我们要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思考

引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明确目标,精心备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做好观察、实验加强实验教学,有效布置作业,做到有效练习,从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高中化学课堂的普遍现象

在传统教学中,一贯是师传生受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一节课完全由老师滔滔不绝地从头讲到尾,讲得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也没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本来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人,却被动地成了被填的鸭子,由此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和从众心理,严重地制约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认知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总是按自己已有的想法、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去接受新知识。因此,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弄清该结构对学生理解新知识会造成什么样的障碍与影响,对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活动极为重要。

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目标,精心备课
  教学目标是对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概括性表述,指学习者通过某课程的学习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所产生的行为变化或变化的结果,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导向,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轨迹、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又是教学的终点,是标准。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达标[3]。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在化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心中始终装着学生,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善于分析学情,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越近,教学效果越佳。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以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角色去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大胆自己的意见,不挖苦讥讽学生,师生平等对待,教学气氛才能活跃、和谐。 
  新课改高中化学学习是师生双边活动,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只要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组织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是最佳的。教师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自我角色定位发生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教师由教学权威向教学平等参与者转变,教帅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补充。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将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新课程中,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2]。教师要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情境创设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要想将其灵活运用到化学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就要结合每节课具体授课内容,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或者适合研讨的问题主题,以达到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根本目的。
  例如,在讲解“铁、铜的获取与应用”知识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铁、铜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并猜想一下它们的获取方法。这一部分的问题导入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铁、铜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答出其硬度较高、采用冶炼等方式制成等。然后,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这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考查与了解上,以铁为例,引导学生观察铁与非金属的反应、与盐酸的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等,总结得出:铁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以生成二价铁离子,也可以生成三价铁离子

[1]。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实验探究,并得出实验结论。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等也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效课堂的推行势在必行,一个学生自主与开放的课堂,一个积极探索的课堂,一个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才是我们师生都希望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化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其目的在于科学技能的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提高,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态度的形成,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激发。让我们携起手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吧!

参考文献

[1]徐薇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