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分析

黄骏

桂林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桂林市,541000

摘要:我国对于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十分重视,食品行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的种类日渐丰富,如各种有机食品、复合食品以及纯能量食品等,食品的生产与加工技术种类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为食品的安全质量提供技术保障,有助于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食品监管部门注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本文对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检测技术分析

引言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就,中华大地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在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的同时,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着食品行业在食品方面不断更新迭代,不断创新。在食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对于其安全性的考虑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命题。在食品生产中,往往因为其中一个环节的问题,而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这样的产品一旦流入市场,会给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分析的同时,加强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更好地保证食品质量,保障人们健康。

1食品安全现状

1.1食品生产者过于注重经济利益

食品生产者对食品质量安全有所忽视,易出现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违反食品安全生产法规及标准,忽视现有流程规范与生产技术的现象,大幅度降低食品质量。食品生产厂家为减少食品加工成本,原材料质检不到位,导致食品生产质量不达标。

1.2食品自身质量问题

社会活动频繁造成污染和破坏,体现在土壤、大气、水源等方面,工业生产产生的废物、废气含有诸多重金属元素,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在农作物中蓄积。农民为预防病虫害,部分人员过度使用农药,造成农药残留,降低了食品安全水平,威胁人们的健康。

2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2.1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利用物质散射、吸收、透射及反射光的特性,对待测物开展定量或定性分析的技术,多用于制药、食品领域,为分子振动光谱,含有N-H、O-H、C=0和C-H等产生近红外光谱物质,均可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指标丰富,穿透性强,能够穿透石英、玻璃等材料,也能穿透动植物组织,增加分析生物样品可行性。例如,牛奶作为拥有丰富营养的乳制品,不法商贩通常会添加尿素、氯化铵、三聚氰胺物质提高蛋白质含量,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检测过程中,可建立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利用透射式光谱采集方式,经过三氯乙酸的样品处理,8600~5700cm-1波段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式建立分析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掺假检测。

2.2拉曼光谱技术

拉曼光谱技术利用物质产生拉曼散射效应,不同物质由于振动模式差异较大,可根据物质振动情况,判断物质种类,达到检测样品的目的。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该技术可分为食品非法添加剂检测与成分检测,可利用拉曼光谱技术检测食品的脂质、碳水化合物、色素、维生素及蛋白质等。检测准确度较高,特别是蛋白质检测,可按照图谱特征参数了解蛋白质结构信息,结合侧链微环境化学成分,判断蛋白质环境变化情况,如温度变化、pH值变化等;食品非法添加剂检测中,多用于农药残留检测和三聚氰胺检测,特别是牛奶三聚氰胺检测,利用拉曼光谱技术能够迅速分析牛乳成分,即便牛乳含有氮化合物,也无法干扰检测精准度,检测时间较短。

2.3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其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蚀,常用的病虫害治理方式是化学农药的喷洒。针对病虫害的治理,大多数农民会优先采用喷洒化学农药的方式,因农民缺少专业知识,使用农药的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不仅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还会使农作物表面留有农药残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降低食品安全系数,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我国农作物食品安全检测水平的提升,不仅优化了食品安全检测流程,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食品安全检测质量。

2.4毒素残留检测技术

毒素残留检测技术常被应用于畜禽类食品以及农产品的检测,检测效果良好,应用范围较广。如果食品在生产或者是储存过程中,其环境存在毒素残留问题,则会对食品的材料产生污染,如霉菌。如食用了受到霉菌污染的食品,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黄曲霉菌是霉菌的一种,其在繁殖过程中不仅会降低饲料以及农产品的品质,还会使食品中各种营养大量流失,食用后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毒素残留检测技术是针对食品中各种毒素残留的检测,检测技术中的酶联免疫检测法,主要是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该技术灵敏度以及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较高,可被广泛应用于毒素残留物的检测操作中。

3我国食品检测发展对策

3.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法规政策

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法规中的相关条件缺乏实用性,容易造成在食品检测过程中,相关工作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导致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及时了解,并提供有效的指引,从而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此技术上,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和健全,补充其中所欠缺的实用性和具体性的条例,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者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相关工作者应就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宣传,使更多人了解相关法规内容,规范生产行为,做到安全生产。此外,食品安全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责任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进行合理分配,并通过抽样的方式对食品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明确责任人。这样能够很好地提升工作者的责任感和意识,对工作认真负责,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3.2加强食品检测流程的规范化

规章制度对食品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的长远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中,检测过程的规范化和管理体系的完善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各地检测机构“区域隔离”的现象,加强检测过程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利于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检测工作质量,还将加强各机构之间的沟通,建立统一的实施标准,优化食品市场准入监管管理,食品检测机构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也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要建立相关的监测信息网络,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避免相关责任人相互推诿。

结束语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若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需保证食品检测的质量,提高相关人员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强化食品检验检测细节控制和监督管理力度,并提升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水平,在食品检测中引入先进设备、加强环境、设施管理,从而确保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燕.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浅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4):207-208.

[2]胡金霞,刘方.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8(08):36.

[3]柳溪.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4):18.

[4]贺慧琳,陆佳靓.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1):86-87.

[5]李玉美.刍议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7(2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