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邹文平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由于工程量多、配合复杂、施工周期长,其建设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最受重视。但目前很多施工团队与业主过于追赶工期,并没有对安全管理与施工管理给予高度重视,从而导致高层建筑施工中出现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安全管理

引言

施工企业需要充分认识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施工企业就必须提高施工质量、加强安全管理,从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研究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重要性

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意义在于:首先,一般来说,建设项目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钢结构施工的不同阶段,水泥渗漏或渗漏与管道、门窗的工艺流程密切相关。一个阶段的错误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他施工过程问题,并对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建设项目不能重复。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认真细致的原则,确保每个阶段都不出差错,不浪费资金,不出问题,规划项目的预期目标和进度等。最后,在大多数建设项目中,质量控制是项目的核心,但一些建设部门非常重视经济效益,严重忽视质量工作。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人们的利益和安全构成了更大的威胁。目前,有效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已成为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措施提高工程质量。

2 存在的问题

2.1 整体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施工队伍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重视,安全隐患较多,安全生产落实不到位。例如,在高层建筑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没有配备安全帽等基本用品,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一些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也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导致后续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其次,在建筑工地中由于整体人员素质不高导致违规用电用火、无证进行电焊工作、吸烟未熄灭烟头等情况发生,这些现象直接造成了建筑工地的消防隐患。

2.2 施工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在建设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监督制度,提高建设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并且,管理部门还需要明确建筑工程现场人员的岗位职责,规范施工人员的各项行为,避免出现偷工减料、违法操作的行为。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阻碍了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有效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3 质量管理措施

3.1 完善监督管理机构

对于监管相对薄弱的地方,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施工企业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施工管理部门应根据我国施工管理流程的实际工作,合理增加组织机构。一批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工程管理组织可以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执行管理任务,使施工企业更加重视施工质量。其次,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管理模式,增强竞争力,紧跟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整体坚固性。

3.2 加强建筑材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方面,施工现场必须有良好的材料管理,建立完善的材料监督制度,确保建筑材料的采购和储存符合规定的要求,以达到理想的质量,确保工程不受材料影响。当对某些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严格监督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某些建筑材料的成本。此外,建筑公司必须始终以“质量为基础”的生产经营目标为导向,采购和管理材料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严禁浪费材料,或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问题。建筑材料的管理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与施工过程和施工环节完全相适应,要真正体现材料管理的价值,便于施工管理,很好地处理存储材料的输入和输出。建筑企业必须遵守物资管理三重保障原则,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不容忽视,如如采购检查、工作场所检查、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只有反复的施工材料管理,才能避免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材料问题,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从根源确保施工的有效开展。

3.3 严格选拔施工人员

严格的施工人员选拔制度,能选拔出高素质、熟练的施工人员。现在,在一个注重技术教育的时代,如果你想得到一份全职工作,你必须经过课程筛选和实习阶段,才能晋升为全职员工。建筑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选拔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缓解建设工程监理的挑战。施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注意建筑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在选择建筑材料时慎重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精心堆放、涂装,在施工过程中认真、严格地操作,相关设备和建筑物的质量得到提高。建设项目各项指标一目了然,给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带来了方便,节省了大量时间。

4 安全管理措施

4.1 对建设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安全意识,做到“三不伤害”。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运用专业管理技术提高项目组整体管理水平。根据建筑市场经济体制,明确建筑企业管理者的地位和发展,更新管理观念,优化管理体制和结构,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建立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确定总体质量目标和阶段质量目标,确保施工项目管理的顺利完成。在全面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监理制度后,建设人员应确保施工质量得以控制,推动整体施工工程的监理工作,帮助施工单位查找现场安全施工的相关问题并督促整改,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监理单位监管的基础上,为土木工程安全建设做出良好的支撑作用,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监管。为有效控制竣工质量,政府部门不断加强与施工单位之间的联系,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划定施工范围,严禁超范围施工。秉承影响最小、施工优先的原则,对施工申请严格审核,全程卡控,有效保障土木工程质量符合竣工验收标准。

4.2 合理采用安全预防措施

(1)防坠落措施。①控制人为因素。安全管理部门应尽可能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严格监督高处作业人员,禁止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工人参加高处作业。②控制因素。安全管理部门应尽最大努力防止物体处于不安全状态。③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安全管理部门应严格检查“四口五边”安全防护措施的可靠性和牢固性,严格检查吊篮的安装是否符合手册的要求,严格检查施工人员是否系好安全带。(2)火灾事故。施工企业在安排施工现场时,应考虑风向等因素,合理划分作业区,特别是开火作业区、危险货物仓库和易燃易燃仓库。施工企业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尽量选用阻燃材料,以尽量减少施工现场的火灾负荷。此外,施工人员宿舍应配备消防设备,并安装火灾报警装置。(3)机械伤害。施工现场不仅有大型设备,还会有施工人员自备的小型机具,例如钢筋弯曲机、切割机等。这些小型机具如果长期不进行维护与保养,一旦安全防护装置被破坏,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分包单位进场时,安全管理人员应严格检查进场机具设备的安全性,并且要求施工人员出具小型机具的合格证,禁止不合格的机具进场。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中,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管理,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在高层建筑安全管理中,应切实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严格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切实提升全体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高层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习凯,杨怒.高层建筑质量控制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8(20):60.

[2] 喻国伟.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2( 22) : 171 -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