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在改善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2
/ 2

认知行为治疗在改善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中的应用

晏娟

株洲市三医院 412000

【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治疗在改善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20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失眠症患者分组探究,对照组(药物治疗,n=25)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n=25),对比两组睡眠指标、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前,两组睡眠指标、负性情绪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期较对照组低,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认知行为;失眠症;心理健康;睡眠指标;负性情绪

失眠症主要是在睡眠环境中,睡眠始发与睡眠维持出现障碍,研究显示,失眠患者多伴有负性情绪,对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资料显示[2],我国患有睡眠症患者约有3亿,其中女性相对较多,脑力劳动者易出现失眠情况。目前,我国失眠症患者发生率逐年升高,多表现为入睡困难、醒后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等,若长期出现失眠,可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3]。临床治疗主要药物治疗,但是机体易出现药物依赖,且毒副作用大。本文深入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在改善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20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失眠症患者分组探究,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6-82岁,平均(49.15±10.21)岁;病程1-5年,平均(3.21±0.32)年。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6-82岁,平均(49.50±10.13)岁;病程1-5年,平均(3.71±0.03)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无其他严重器官器质性疾病;②晚间入睡困难;③病历资料均完善;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心理冲突未解决患者;②其他疾病导致的失眠;③研究期间退出患者。

    1. 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根据疾病恢复情况调整药物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①纠正患者对失眠的错误认知与态度,同时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睡眠环境安静、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制定规律的睡眠时间,在睡眠禁止使用饮品与兴奋性食品,同时机体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做相关剧烈运动。②刺激控制法:患者出现睡意后再上床睡觉,若15 min后未进入睡眠状态,应停止睡觉,起床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待有睡意后再上床睡觉,上床后保持安静,应避免做与睡眠相关的事情。③睡眠限制法:每日睡眠时间需保持在晚上固定的时间内,白天不设置睡眠时间,保持正常的机体活动;对患者每日的起床时间详细记录,计算患者总睡眠时间。

    1. 观察指标

①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评估,SAS、SDS评估标准为无焦虑、抑郁:≦50分,轻度焦虑、抑郁:51~60分,中度焦虑、抑郁:61~75分;重度焦虑、抑郁:≧76分,分值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包含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分值与睡眠质量成正比。

    1.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计算,睡眠指标、负性情绪以(62b2d43d21f73_html_57c4cfad4203bccd.gif ±s)表示,若P<0.05,则两组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睡眠指标

干预前,两组睡眠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期较对照组低,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睡眠指标比较(62b2d43d21f73_html_57c4cfad4203bccd.gif ±s)

组别

睡眠潜伏期

(min)

睡眠效率

(%)

总睡眠时间

(min)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25)

64.17±22.15

56.36±15.21

54.23±19.22

58.41±20.44

335.66±70.47

350.01±68.76

观察组(n=25)

63.81±22.47

35.61±15.24

55.01±19.22

74.77±20.39

335.11±65.47

380.95±31.47

t

0.057

4.819

0.143

2.833

0.029

2.046

P

0.955

0.000

0.887

0.007

0.977

0.046

2.2 对比两组负性情绪

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62b2d43d21f73_html_57c4cfad4203bccd.gif ±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25)

61.84±12.23

50.84±10.92

63.88±11.64

52.84±10.72

观察组(n=25)

63.43±13.51

30.43±8.57

62.44±12.53

33.47±7.52

t

0.436

7.352

0.421

7.396

P

0.665

0.000

0.676

0.000

3 讨论

失眠症是一种睡眠障碍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认知行为等,随着患者睡眠时间延长,极易导致负性情绪。崔立谦[4]在研究中认为失眠患者的都存在心理痛苦,且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收入、对失眠的担忧、家庭成员的受失眠的影响等,而这些因素归根结底属于患者的认知和思维范畴。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是不同方法的综合,包含多种治疗方法,如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以及睡眠健康教育等,在失眠症疾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睡眠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以此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5]。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失眠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归纳,可分为三种:错误认知、负性思维以及不良行为。针对这三种特点,我们对其实施认知纠正,对于错误认知的患者,采用纠正态度和认知的方式,从睡眠的规律性、环境影响因素等为切入点,调整患者的认知。很多患者觉得睡不着就要强迫自己入睡,觉得不睡觉就会对自己的健康产生长期或者短期的不利影响,甚至夸大其作用。针对此类“负性思维”患者,则采用刺激控制法进行干预,不强迫患者入睡,而是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失眠。对于“不良行为”的患者,则以睡眠限制法对患者的睡眠时间进行约束和规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认知和行为。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期较对照组低,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负性情绪较对照组低,可见,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可通过刺激控制疗法加快进入睡眠状态;通过睡眠限制疗法可使患者有固定的睡眠时间。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可显著减轻失眠症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付兆君,郑军,刘增山,等.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航空机务人员失眠症效果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2019,35(1):4-6.

[2]李静茹,苑成梅.计算机化和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中的应用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9,19(6):613-617.

[3]原相丽,史冬梅,周正宏,等.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9):145-147.

[4]崔立谦,李浩,郑民缨,阮经文,何冠蘅.失眠患者心理痛苦感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04):229-233.

[5]李盼洁,刘欣欣.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6):73-74.

[6]吴恩来,张雨青,王健,等.失眠伴抑郁与单纯失眠患者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2020,53(2):14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