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国为应对疫情下的经济所采取的财政政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解析我国为应对疫情下的经济所采取的财政政策

候照敏 魏世龙 岳新宇

华北理工大学 063210

摘要: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爆发,至2022年疫情仍在持续,在这段时间中,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范围、程度都是史无前例之大,影响时间也在持续加长,这不仅给中国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灾难。与此同时,我国为减小疫情带来的损失,迅速出台各项政策,包括局部地区封控管理、企业停产停工、人民居家隔离等强效有力的防控措施,但同时,因为企业生产经营停滞,我国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断崖式下跌。为减小疫情的负面影响,国家快速启动了一系列财政政策手段重启经济、恢复经济。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疫情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效果,进行总结,从而提升我国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疫情,财政政策,经济

. 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2020年疫情来势汹汹,我国各个产业都受到了较大影响,企业停工停产、城市社区封闭管理等严格隔离措施,让我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1、 疫情对第一产业的影响

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石,而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以及各种封控措施的紧急执行,使得农业生产资料运输受阻、蔬菜水果无法进入市场进行买卖,家禽养殖和蔬菜种植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蔬菜水果腐烂、家禽养畜宰杀掩埋等等。

2、 疫情对第二产业的影响

对于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第二产业来说,实际情况并不很乐观。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绝大部分甚至低于2008年时经济危机的水平,创造出了历史以来新低。并且2002年2月份的PMI指数中生产分项从51.4下降到27.8,与经济危机时工业同比增速跌幅相比,2020年2月份的工业增速跌幅应该在12%左右。

3、 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对于从需求端受到直接冲击的第三产业影响最大,其中仓储、房地产、旅游、餐饮、线下娱乐等行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一季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与2019年四季度相比,其差距较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差距值分别为-11.1%、-8.9%、-3.3%、-1.5%和-0.8%,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差异为4.7% 和0.9%。而这些产业加在一起已经占到GDP的36%。并且在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国内GDP净损失就已达到约1万亿元左右。

. 国家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及效果分析

在疫情的巨大影响下,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的要求更高。因此,在2020年,政府通过动用大规模减税降费、优化支出安排、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提升专项债规模等等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工具,尽力减小疫情对国内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损失。

在减税降费方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在疫情防控保供、稳外贸扩内需、企业复工复产等多个领域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其金额已超过2.6万亿元。

大力提高赤字率也是政府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实行的措施主要有发行1万亿特别抗疫国债和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等等。

建立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缩短财政政策执行时滞,实行这一机制之后,与2020年的大部分省区相比,政策基金到达基层的时间几乎快了两周左右。

通过2020年出台与实施的这些财政政策,2021年的预算赤字率为3.2%,赤字规模为3.57万亿元,均低于2020年。

除此之外,我国也提出了加大投入基础设施资金力度的财政政策。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为拉动经济复苏,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出要加快发展对5G基站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和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

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其扩张的属性,因此我国政府借助这一属性通过直接增加投资规模,并与社会资本合作等融资方式,从而通过财政政策乘数进一步带动民间投资。

在外贸方面,我国财政政策也有很多作用。在疫情期间,我国的进出口企业的外贸活动受到了巨大的阻力与冲击,所以,我国主要通过实施出口退税和进口贴息等政策减小外贸、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等。我国还对因疫情原因的一年内复运进境的货物,不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并退还出口关税。这些财政政策的实施都是为了稳定外贸企业信心,减少企业损失,确保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 国家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及效果分析

通过前文的具体描述,我们看到了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必要性。在疫情大考面前,我国政府在短期内通过研究,迅速推出一系列的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如提高国内政府债务率,适当扩大政府的财政赤字,加大国内国债发行额度,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等措施,高效率地补充了政府财政收入,增强了政府在应对疫情期间的财政实力,为经济复苏提供了稳固支持。

在疫情期间,我国也从财政贴息、政府债务管理、收支安排等多角度出发,出台多项全国性、地方性财政政策,包括抬升杠杆率等等,但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控制相关风险,并持续关注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监督财政的可持续性。但在一系列措施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财政支出形成实物进度较慢的问题,未来还需继续努力。

疫情的爆发对各国经济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影响与冲击,但我国政府通过充分利用和发挥国内财政政策的优势以及有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既有效防控了疫情,又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增长,从而确保了人民的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廖茂林,张明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25-33.

[2]周子轩,曹永东,郝焕荣.疫情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应对与政策效应评估[J].财政监督,2021,(23):82-87.

[3]贾康,苏京春,郭金.新冠疫情以来财政政策落实“六稳”评价[J].上海商学院学报,2021,22(03):27-44.

[4]陈言,黄少安.国际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0,(05):14-21.

[5]李涛.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国内财政政策的几点建议[J].当代会计,2021,(02):126-127.

作者信息:候照敏 女(2002.09.22)籍贯:山东省德州市陵县梅镇湾头村 籍贯所在地邮编:253509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