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科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3
/ 4

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科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杨银娣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 麻醉科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科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行麻醉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分为试验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接受传统麻醉药品管理模式,试验组接受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麻醉药品管理质量、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麻醉师、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药品管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麻醉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各项麻醉准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患者、麻醉师及手术医师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麻醉科的麻醉药品管理质量,减少差错事件发生,缩短麻醉准备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麻醉师及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麻醉药品管理;麻醉护士;管理质量;差错事件;患者满意度;麻醉师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


麻醉药品是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会导致机体局部或整体出现暂时、可逆性的知觉、痛觉消失的药品,根据其作用范围可分为局部和全身麻醉药品,根据其作用特点及给药方式可分为静脉和吸入性麻醉药品[1,2]。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导致手术室工作量日益繁重,同时麻醉药品的管理工作也逐渐增加,既往麻醉师兼任管理麻醉药品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手术管理要求,且麻醉药品的管理差错事件也逐渐增加,影响患者的手术安全[3,4]。因此,如何规范、有效的进行麻醉药品管理,避免滥用造成的危害,是当前各级医疗机构麻醉科的管理目标[5]。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是以麻醉护士为主体开展管理工作,可有效保证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对加强麻醉药品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6]。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科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麻醉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行麻醉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分为试验组(n=49)与对照组(n=49)。纳入标准:⑴具有手术指征,均行麻醉手术;⑵无麻醉或手术禁忌症;⑶临床资料齐全;⑷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伴凝血功能障碍者;⑵伴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⑶伴认知障碍、精神疾病而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⑷临床资料不全者。试验组:10例,女39例,年龄1~65岁,平均年龄(39.76±8.17)岁;原发疾病类型:妇科22例,产科17例,儿科10例。对照组:12例,女37例,年龄1~65岁,平均年龄(39.10±8.63)岁;原发疾病类型:妇科21例,产科16例,儿科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

    1.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麻醉药品管理模式,由麻醉师负责对麻醉药品进行验收、保存、出入库、药品准备、药品记录等工作。试验组接受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具体内容如下所示。⑴成立麻醉药品管理小组,由1名麻醉师、2名麻醉护士组成实施专职管理,实施专人负责、专柜保存、专用账册、专用登记处及专用处方管理制度。⑵在科室内设置麻醉药品的固定存放位置,并安装视频监控装置以保证麻醉药物的安全,同时根据医院每日麻醉药品的消耗量设置固定的基数量。⑶制定麻醉药品管理的交接班制度并严格执行,交接班时需要登记并追溯到管理人员,每由小组成员对麻醉药品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签字。⑷制定麻醉药品的处方管理制度,由麻醉护士在专册上登记处方,做好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等工作,要求处方书写规范符合要求,禁止利用工作便利非法存储、转让、使用或借用麻醉物品。⑸工作流程:核对麻醉药品的种类与基数,建立麻醉药品相关表单,包括《冰箱使用与管理记录本》、《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登记本》、《麻醉药品剩余量处理登记表》、《麻醉处方废弃登记本》、《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专用账册》、《麻醉、精一药品专用账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交接登记本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领用登记表》、《麻醉、精神药品专用处方管 理 登 记 本》,麻醉医师根据麻醉方式到麻醉护士处领取手术所需的麻醉药物及处方,麻醉护士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领用登记表》上登记病人住院号、药品名称、剂量、支数、批号,处方号并与麻醉师共同在领用单上签字。术后麻醉师持处方、电脑医嘱与护士进行核销签字,护士持处方、电脑医嘱等到住院药房领取麻醉药品并与药房核对,并登记麻醉药品入库账册

麻醉处方需由麻醉护士去医务处领取并登记处方号并与发放处方者双签字。

    1. 观察指标

⑴采用本科室自制的麻醉药品管理质量评估量表测评两组的麻醉药品管理质量,包括药品保存、药品监察、药品发放、药品记录4个维度,共2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分别赋值1~5分,各维度5~25分,总分20~10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麻醉药品的管理质量越高[7]

⑵采用Likert态度量表中5级评分法评估两组不同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实施时的患者、麻醉师、手术医师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分别赋值1~5分,1分为不满意的,5分为非常满意,评分越高则提示对麻醉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越高[8]

⑶记录两组不同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实施时的各项麻醉准备时间,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神经阻滞等。

⑷观察两组不同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实施时的麻醉药品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药品过期、药品破损、文书记录错误、医嘱执行错误等。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版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627dc7d30da9e_html_e5143fd98da149bb.gif 表示,两组比较行LSD-t检验,组内比较行单样本t检验,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药品管理质量比较

试验组的麻醉药品管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药品管理质量比较(627dc7d30da9e_html_e5143fd98da149bb.gif ,分)

组别

药品保存

药品监察

药品发放

药品记录

总分

试验组(n=49)

对照组(n=49)

21.55±0.40

18.47±0.32

22.81±0.63

19.69±0.57

21.80±0.76

19.15±0.60

22.45±0.69

19.87±0.52

89.73±8.43

76.98±6.93

t

P

42.089

0.000

25.707

0.000

19.157

0.000

20.903

0.000

8.178

0.000

2.2 两组麻醉药品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麻醉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药品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药品过期

药品破损

文书记录错误

医嘱执行错误

发生率

试验组(n=49)

对照组(n=49)

2.04%(1/49)

6.12%(3/49)

0%(0/49)

4.08%(2/49)

2.04%(1/49)

4.08%(2/49)

0%(0/49)

2.04%(1/49)

4.08%(2/49)

16.33%(8/49)

χ2

P





8.000

0.005

2.3 两组麻醉准备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各项麻醉准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准备时间比较(627dc7d30da9e_html_e5143fd98da149bb.gif ,min)

组别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静脉麻醉

神经阻滞

试验组(n=49)

对照组(n=49)

18.28±0.29

22.52±0.58

10.81±0.43

12.87±0.36

5.11±0.15

7.09±0.38

8.02±0.32

12.62±0.71

t

P

45.770

0.000

25.713

0.000

33.926

0.000

41.347

0.000

2.4 两组的患者、麻醉师及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的患者、麻醉师及手术医师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患者、麻醉师及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627dc7d30da9e_html_e5143fd98da149bb.gif ,分)

组别

患者满意度

麻醉师满意度

手术医师满意度

试验组(n=49)

对照组(n=49)

4.42±0.33

3.98±0.27

4.18±0.29

3.62±0.21

4.22±0.31

3.77±0.23

t

P

7.224

0.000

10.948

0.000

8.160

0.000

3 讨论

受外科手术技术不断进步、手术量不断增加的影响,麻醉药品的用量不断增加,其种类繁多,传统由麻醉师对麻醉药品进行管理难以适应越来越快的手术周转率,因为该管理模式缺乏制度化及流程化,导致麻醉药品管理质量难以令人满意,不仅会影响麻醉工作质量及效率,还容易发生安全隐患[9]。因此,为适应麻醉科的发展趋势,需要对麻醉科的麻醉药品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由麻醉护士负责对麻醉药品进行管理,由于专人管理使得责任清晰,进一步明确麻醉师和麻醉护士的职责,可起到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效果,避免因不清楚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而引起管理混乱,有利于提高麻醉药品的管理质量[10]

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的麻醉药品管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可有效麻醉药品的管理内容及管理流程,从而有效提高管理质量[11]。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麻醉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能够让护士专注于药品管理,可避免因疏漏而造成的差错事件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各项麻醉准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可让麻醉师完全投入到麻醉工作中,无需自行准备药品,可提高麻醉师的工作效率,缩短麻醉准备时间[12]。本研究结果中,试验组的患者、麻醉师及手术医师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后,患者、麻醉师及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以护士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麻醉科的麻醉药品管理质量,减少差错事件发生,缩短麻醉准备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麻醉师及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燕玲,沈金秀,范冬莲,等. 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模式的探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55-56,74. 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1.01.021.

[2] 田莉,齐云,毛乐安,等. 麻醉护士对麻精药品的规范化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7):111-113.

[3] 王琼,张萍,陈红,等. 手术室中应用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0):129-130.

[4] 马庆. 探讨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农村卫生,2017(24):91. DOI:10.3969/j.issn.1674-361X.2017.24.093.

[5] 陈晓霞,隋成,吴美华. 探讨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8-9.

[6] 王琼,杨沙沙,陈齐,等. 探讨手术室护士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对临床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30):230-231.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21.30.112.

[7] 郝洪颖. 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54-55.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20.2.030.

[8] 秦玲,葛卫红,王越.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南京市某三甲医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模式探讨[J]. 医学与社会,2013,26(1):24-27. DOI:10.3870/YXYSH.2013.01.008.

[9] 何素贞,王波,戴妙妙. 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模式的应用与价值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6):102-104.

[10] 叶美凤,何柳君,陈光,等.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拟定的手术室药护联合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5):194-197. DOI:10.3969/j.issn.1674-4721.2020.25.056.

[11] 周霞君,徐发明,祝勇花. 医共体模式下麻醉科药品同质化管理效果[J]. 中国乡村医药,2020,27(17):67-68. DOI:10.3969/j.issn.1006-5180.2020.17.042.

[12] 宋丽平,刘虹承,廖莎. 麻醉护士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与体会[J]. 全科护理,2017,15(20):2522-2523.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7.20.039.

杨银娣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恒利花园小区23-3-201杨银娣138123357121586215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