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音乐兴趣 提高课堂注意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培养音乐兴趣 提高课堂注意力

吴 瑞

威海市温泉学校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秉承“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摒弃落后的教学思路,并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个性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文章重点探讨了用兴趣培养儿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注意力的匹配性和启迪性,明确教学的优缺势并提出用兴趣培养儿童注意力的改进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兴趣;注意力;音乐课堂

引言:

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秉承“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摒弃落后的教学思路,并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促进学生身心、个性等方面素质的提高[1]

一、小学音乐教育价值

(一)审美体验价值

音乐教育本身是作用于情感层面的教育,音乐教育活动实施的目的之一就是有效培养人的审美感。小学音乐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利用音乐欣赏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所蕴涵的美以及丰富的情感,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表达内容并且产生浓厚兴趣,与音乐形成情感共鸣,这一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心灵,起到情智互补的效果,由此可见,音乐课是有效促进学生高尚审美情趣得以形成的重要课程[2]

(二)创造性发展价值

音乐教育本就是艺术教育范畴,所以其自身也会有艺术教育功能,即能对小学生起到一定创造性培育的效果,这也是现今社会得以发展的关键。小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情感的交流及表达,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能有效激发学生表现欲望,让学生产生创造积极性以及自主参与的兴趣,从而有效发展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具有创造性发展价值。

(三)表现及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表现形式十分多样,其中就包含了一些群体性的活动,如合唱、歌舞表演、重唱等,群体性的音乐活动能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人际交往与互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由此可见,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局限于音乐教学课堂,同时也需要立足于社会大环境中展开,这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措施

(一)教学设计上预设学生,主题与目标环环相扣

从目前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指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做到扣住主题,做到有的放矢。 这就体现在三年级以上这个阶段, 这一阶段小学生智力正处于发展的时期,多数的小学生更能接受的事物就是直观的事物,他们对于直接表达的事物更容易记得住,教师在这一方面要尤为注意,在教学设计中也要预设到学生的这个情况[3]。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教师预设上课前一个重要的备课环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谨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音乐课堂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仅作为师与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桥梁。提问就是搭建师与生交流的有利桥梁。合理有趣的提问会受益于这节课,提问运用得好,课堂效率就会变高。教师在备课中,可以在每个环节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课堂提问。 在这一点上教师就需要注意,设计的问题目标要明确,任务要清晰。

(二)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营造浓郁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领悟,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整个课堂的活跃程度,以此为根据来设置调整教学情境。如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设置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课堂中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在课堂结尾阶段,教师可以将教学模式调整为比较轻松的情境,减轻学生压力,让学生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三)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长时间以来,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实施都没有意识到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本来有趣的艺术教学转变成了理论性知识教学,音乐教学课堂因此而变得枯燥、生硬,无法有效体现出音乐课程的魅力,学生审美素质及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强化音乐情感,这能有效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自主接受美、享受音乐美的主体,从而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第一,教师在音乐教学课堂上,一定要注重学生音乐情感诉求,在教学期间利用图片、视频等多方面感官刺激元素来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能对音乐情感基调形成有效了解,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第二,还需要在教学中意识到学生个性及共性,在教学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将一些难以理解的歌曲以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彝家娃娃真幸福》为例,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其中蕴涵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即可在教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彝族视频以及图片,借此直观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实现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拓宽思路,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授课之余组织学生进行歌唱比赛,提供一些歌唱曲目,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演唱,可以是个人独唱,也可以是团体合唱,根据个人喜好表现不一样的风格。根据比赛的各个环节设定奖项,如“最佳歌唱形象奖”“最美丽的声音”等,以此来激励学生进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结合歌曲学习一些简单舞蹈动作,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结束语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笔者坚持“兴趣感染、激发音乐”的理念,努力以培养儿童兴趣的音乐对话、音乐活动、音乐辩论、音乐练习、音乐拓展等践行着自己的想法。 以培养儿童兴趣的活动、调动学习兴趣之后开始授课环节,孩子们就会很快投入其中,流连忘返。

参考文献:

[1]孙媚.小学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J].考试与评价,2020(12):148.

[2]倪婷.兴趣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0(27):67.

[3]隋凤斌.浅析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