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人慢病管理现状分析及干预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我国老年人慢病管理现状分析及干预模式探讨

马丽、张哲、高松、文雯

32295部队 辽宁 辽阳

摘要目的:了解现阶段老年人慢病的管理情况,针对一些问题的存在,对相关措施展开探讨。方法: 在了解当下老年人慢病管理现状的情况下,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寻求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弱、慢病管理运行模式混乱等问题的出现,应着手从慢病防治教育宣传、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加强等方面入手。结论:基于老年慢性病对患者带来的危害,我国需努力加强老年慢病的管理水平,在政府的主导下,不断完善基层医疗体系,为老年慢病患者提供便利。

关键词:慢病;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目前,关于老年慢病临床存在多种类型,如:糖尿病、中风等,这些疾病通常是在缓慢发展下形成,对患者的身体存在一定危害。为加强老年人对慢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了解,慢病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下,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慢病普遍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因素。为了让老年慢病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构建科学、合理的慢病管理体系,可以减轻疾病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1. 我国老年慢病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下,我国在老年慢病管理方面的工作开展并非一帆风顺,逐渐暴露出了多种问题。首先,在老年人对慢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在慢病防治方面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因此,慢病发现不及时,且对疾病的管理也不够重视,导致病情发展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最终危及到患者的生命。除此之外,人们对慢病的治疗与康复两个方面存在的观念不一致,通常比较重视治疗,却忽视了康复管理。通常情况下,慢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故患者需长期服用相关药物。但由于对药物的使用安全方面的内容了解程度不够,针对药物剂量的调整以及身体状况的监测工作未得到有效落实,故导致患者的身体状态处于不稳定的情况[1]

其次,在慢病管理过程中,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内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且在老年慢病管理方面所发挥出的力量较弱,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普遍较低,无法真正满足老年慢病管理的要求。最后,在慢病管理模式的运行上,目前尚未形成统一体系,针对慢病宣传教育、质控检查、慢病电子档案的建立等多方面工作的开展,缺乏规范性与合理性,无法达到良好的慢病管理效果。除此之外,慢病管理工作内容繁杂,涉及到多个环节,面对较大的工作量,在劳动力方面却存在较大的缺失,因此,老年慢病管理工作的实施会受到较大的阻碍。

  1. 老年慢病管理的干预模式

2.1做好慢病防治教育宣传

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意识到慢病防治与管理的重要性,我国应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采取合理的方式,向社区老人传授慢病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的相关知识,以此来提高老年慢病的早发现率和早管理率。通过早期治疗和有效的疾病管理,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身体状态,减轻疾病为患者以及家庭带来的苦恼,从而增加患者的幸福指数。

2.2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方面进行不断的强化,增加老年病医院的数量,也是老年慢病管理的一种有效举措。我国各级政府应加大扶持和鼓励,为高龄、重病的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条件。此外,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过程中,还应注重慢病管理运行模式体系的搭建,针对慢病监测、慢病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开展,合理规划相应的工作流程,设置统一的标准,促使整个慢病管理体系得到持续运行。另外,做好随访管理,针对每一位患者的情况,详细纪录相关信息,并做好患者的病历档案管理,以便实现患者病情的监测,给予患者个性化的疾病管理方案。为确保慢病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在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中,需加强培训,重视卫生保健服务质量。针对老年人群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明确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从而降低老年人慢病的发生概率。另外,对于一些高危人群,需明确老年的身体状况,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强老年对慢病的预防意识,提高其自身的保健能力。

2.3加大慢病管理的财政投入

基于老年慢病管理在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基层医疗场所的构建,我国应加大对这方面的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医疗机构中的各项基础设备。此外,为了让老年人享受更多医疗上的福利,可设置一定的年龄限制,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的机会,尽早发现疾病的存在,以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

2.4扩大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覆盖范围


为了更好的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需进一步扩大服务的范围,与此同时,将补助的标准进行完善,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另外,针对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所涉及到的服务内容应全面、具体,包括医疗、护理、保健等多个方面。对于病重、身体存在残疾的老年患者,在为其展开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自身情况,在病房的设置、医疗活动的组建等方面,为其提供一定的便利。

2.5加强慢病管理信息化建设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设备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当中。基于信息化技术存在的优势,在老人慢病管理工作开展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构建慢病管理信息系统,使复杂化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从而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努力提高老人慢病管理水平[2]

结语:与青壮年相比,老年人具有较高的慢病发生率,因治疗不及时,加上自身对疾病预防与管理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长期忍受疾病的折磨,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摧残。为此,必须加强老人慢病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通过政府的扶持、医疗机构体系的建设等,不断完善老人慢病的管理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

参考文献

[1]郭旭阳.基于用户行为模型的老年人慢病管理服务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7.

[2]张可可.北京部分社区老年人慢病及老年综合征的调查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