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高君宝

吉林省公主岭市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 136100

摘要: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而具身认知理论的教育核心就是具身,即让身体与外界形成持续的交互,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育策略。具身认知理论教育策略与传统的教育策略最大的区别就是更加关注学习者本身的身体情况及运用。在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尽可能的将教学内容形象化,以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将对外界的感知转化为个人的知识,从而实现个人的更高层次发展和认知。而高中物理作为一门理性与感性结合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还要对常见的物理现象有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习好高中物理。因此,将具身认知理论与高中物理教学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基于这一情况,对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研究,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教学思路。

关键词:具身认知理论;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对于具身认知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来说,一定要在相应的认知情境中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就是身体和情境。将具身认知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就是要构建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能够充满学习的欲望和热情,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知识带给自己的充足感和满足感。这样一来,教育就从教变成了学,回归了教育的本质。因此,运用这样的教育理论时,一定要以身体和环境的交互为原则,将身体和环境认定为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在学习中产生身体与自然情境交互的和谐场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和相关课程设计的基础,没有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理念就难以将具身认知理论运用到具体的高中物理教学实际中去。因此,要想实现用具身认知理论去进行高中物理教学就要首先改变教学理念[1]。从学校角度来说,具身认知理论的思想基础就是自身对于环境的感知以及周围环境的情境建设,这对于学校来说改变理念就是要进行教学本质的回归,让教育真正回归到以人为本。从老师方面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分数和绩效考核,更多的是承担着与人的责任。而现代社会虽然以成绩在考核每个学生,但是成绩不能代表素质和未来。因此,教师在进行具身认知理论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转变之前的成绩思想,将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健康身心的人,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而从学生角度看具身认知理论,则是要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将学习看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痛苦。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显著提升,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

二、创建认知情境

高中物理本身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和情境性的科学。在开展这种学科的教学时,要注重情境的建设,一方面要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2]。另一方面,则要关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情景建设。这样一来,学生才能真正的进入到具身认知情境中,将物理知识融入自身。因此,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中物理老师可以在设置具身认知情境时,首先考虑学生生活周边的情境,发掘这些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的物理知识。还可以利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让学生在课上学习之前利用网络查阅相关信息,放在课堂上交流,从而建立更加深刻的记忆。还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载体进行学习情境建设,例如图画、文字、表格、视频等。这些多元化的情境建设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轻松的进入到预设的情境中,从而让具身认知理论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果。

  1. 改善教学过程

具身认知理论不是简单的将学生放在预设的情境中的一种教学策略,而是要让学生与教学产生交互,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因此,在进行具身认知理论的运用时,高中物理老师要着重改善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电路动态分析问题时[3],老师就可以设置问题式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画出电路图。并且在画电路图的过程中明确电阻的变化转移。给学生充分的耐心让他们去自主探寻。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就是引导和提醒。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记忆的更加牢固,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模式。

结语

具身认知理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高中物理这种需要在情境中学习认知的学科有很好的契合点。而在将具身认知理论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时,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回归教育的本质,以人为主的进行教学。而具身认知理论运用的过程中也要创设具体的情境,将知识放在情境中,为学生提供具象的认知。最后就是要改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被动变成主动。通过这些,让具身认知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产生最大的作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颖, 陆玫琳, 桑芝芳. 具身认知理论框架下的物理教学设计——以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为例[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8, 36(11):3.

  2. 叶玲.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物理概念教学——以"动能,势能,机械能"为例[J]. 物理教师, 2018, 39(3):3.

  3. 陆梦娇.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初中物理概念生成教学策略[J]. 物理之友, 2020, 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