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美观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7
/ 2

口腔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美观度的影响

李文婷

古浪县土门镇中心卫生院 甘肃 武威 733100 摘要 : 目的:分析口腔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1 月在本院接受口腔修复术的 13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的修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6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法,研究组实施口腔数字化技术修复术。观察两组口腔修复美观程度、咀嚼功能、总有效率、口腔功能恢复(牙功能恢复率、咀嚼功能恢复率、语言功能恢复率、咬合矫正恢复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修复体黏合强度、色泽、形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2.442 、 2.911 、 3.234 , P=0.008 、 0.002 、 0.001 )。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3 个月,两组咀嚼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8.53% ,对照组为 86.7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 2=6.907 , P=0.008 )。研究组牙功能恢复率、咀嚼功能恢复率、语言功能恢复率、咬合矫正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字 2=5.849 、 4.168 、 8.500 、 4.781 , P=0.015 、 0.041 、 0.003 、 0.028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 2=9.517 , P=0.002 )。结论:口腔数字化技术用于口腔修复不仅能提升患者舒适度,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使美观程度最大化。

关键词:口腔数字化技术;口腔修复;美观度;牙缺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医学与多学科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学科。其中,在口腔修复教学中,可摘局部义齿具有形式多样、复杂多变的特点,同时涉及较多的生物力学等内容。虽然教科书中采用了较多的图片,希望有助于提高理解,但是学生仍普遍反映该部分内容较难掌握; 再加之该部分内容对于实践操作要求较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相脱节的情况,影响后期临床实习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1 月在本院接受口腔修复术的 13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存在牙齿敏感、部分釉质磨损及咬合不正等临床症状,经 X 线检查确诊为牙缺损;(2)患者自主选择两种修复治疗中的一种。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用修复技术存在禁忌证;(2)精神病史;(3)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障碍者;(4)交流障碍;(5)严重肿瘤、血液疾病或原发性疾病,生存期限较低。根据患者具体修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68 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技术,由专业医师对患者具体牙体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含缺损牙齿数量、位置、现存健康牙齿情况,根据患者描述,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牙体、牙周、牙髓疾病。依据不同患者情况及个人意愿制订出具体的修复方案,治疗方案有牙体、活动性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依据患者牙体制作出相应的印模,将制作完成的义齿为患者进行试戴,试戴过程中倾听患者诉求,积极调整义齿位置,确定好位置为其正确佩戴。

研究组实施口腔数字化技术修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患者牙体进行扫描,多种数字信息及图形经计算机运算生成,进而根据不同患者牙体情况设计产品,并标明临界线与边缘线,经系统运算生成精确的修复体形态,依据患者自身喜好,经由专业的口腔科医师进行调整与修改,获取最终的三维数据图,利用数字化材料技术转虚拟为实体。使用增量式及削减式加工技术对初次得到的修复体做进一步的相关调整处理。行修复术前,需对患者残余牙根进行分次拔除,协助患者清理口腔,漱口水选用复方氯已定。消毒患者口腔及以口腔为中心半径 10 cm 内的周围皮肤,并予以铺巾,为其行牙周局部麻醉,麻醉药:4% 盐酸阿替卡与肾上腺素注射液以 1︰100 000 比例混合注射。利用引导板进行植入点定点,使用环形刀剖开患者骨面 - 黏骨膜时形成孔洞,对其黏骨膜的厚度进行测量,使牙槽骨暴露视野充足,优先使用先锋钻植入点钻孔,进而使用扩孔钻进行分次逐级钻孔,预备种植窝。将修复体植入种植窝,植入扭矩为35 N·cm,行无张力性缝合术。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再次指导患者漱口。修复 3 个月后,叮嘱患者进行第二次修复与检查。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口腔修复黏合强度及美观程度。美观程度包括修复体色泽、形体,每项评分100分,分数越高美观程度越理想。(2)观察两组咀嚼功能。包括咬合力、咀嚼效率,使用咬合力测定仪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咬合力进行检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使用称重法对其咀嚼效率进行评估,数值越高功能恢复越好。(3)观察两组治疗后 3 个月效果。咀嚼功能、牙功能恢复至正常为显效;咀嚼功能、牙功能改善显著,咀嚼较硬或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时出现轻微不适为有效;咀嚼功能及牙基本功能未恢复为无效。总有效 = 有效 + 显效。

2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 14~58 岁,平均(42.18±5.21)岁;后牙缺损39 例,前牙缺损 29 例。研究组男 34 例,女 34 例;年龄 15~60 岁,平均(43.04±5.02)岁;后牙缺损41 例,前牙缺损 2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口腔修复黏合强度与美观程度比较

研究组修复体黏合强度、色泽、形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 个月,两组咀嚼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口腔疾病有多种,最为常见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颌畸形,牙体、牙列缺损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及发音,牙颌畸形常表现为程度不一的反颌、上牙前突、散于牙间隙及牙列拥挤等现象,时常疼痛,使上下牙咬合不正,对患者进食、发音及咀嚼等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会因美观程度受损从而对患者心理造成打击,产生自卑、担忧等不良情绪。该病致病因素较多,如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牙齿磨损及缺失;先天性牙齿数量歪斜等都可致使牙列异常或牙颌畸形。交通事故、青少年剧烈运动也是

综上所述,口腔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中有利于提升其美观度,全程运用计算机运算,将患者口腔功能恢复状况及治疗效用最大化,较绿色的加工技术及材料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邱静.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系列病例报告[D].福建医科大学,2021.

[2]闫磊,卢怡,唐晓君,张震芳.数字化口腔诊疗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05):588+590.DOI:10.16680/j.1671-3826.2021.05.38.

[3]翟晓棠,刘曼,何勇,罗晨,张聪.数字化背景下口腔医学课程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19):125-128.

[4]王金伟,陈凤贞.“口腔修复CAD/CAM”课程思政的实践与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5):110-111+126.DOI:10.16871/j.cnki.kjwha.2021.05.046.

[5]刘洋,刘乙颖.《口腔修复体制作技能操作》出版发行[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1,22(03):201.

[6]吴宁,董晛,陈荣荣,王凯,陈凤贞.口腔修复CAD/CAM教学改革初探与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01):35-37.

[7]沈志坚,宋路.口腔修复的数字化协同共享趋势[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0,55(12):93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