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与德育的融合途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与德育的融合途径探索

王静敏

惠安县龙西小学(福建 泉州 362101)

摘要:在当代的小学教育阶段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为此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综合情况,以此来利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将德育融合进课堂中,让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观念,教师要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选择与德育有关的内容去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意识。

关键字:小学;信息技术;德育

引言: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基础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低,他们并没有正确的学习意识,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此来纠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信息技术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很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德育,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因为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很多可以吸引学生的内容,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很多新鲜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将德育融入进课堂中,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

  1. 将小学信息技术与德育融合的作用

德育是小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但是小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还较弱,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德育的作用,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采用合理的方式,以此来增强的学生的德育意识。信息技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新鲜的课程,教师要将德育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合理的融合,并利用多种方式去对学生进行教学,既能够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还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与德育进行融合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去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小学生德育观念的增强还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致也会被调动,对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增强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德育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在当前的社会中有很多影响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因素,教师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内容去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准确的辨别信息的好坏,而且教师还要利用德育去增强学生自控能力,避免不良的信息对学生产生影响。

  1. 小学信息技术与德育融合的方法

  1. 利用教材进行德育教学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设计教学方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小学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都少不了电子产品的存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并将德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与德育有关的知识。小学教师要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与了解,并将德育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让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知识去形成良好的德育观念。同时教师也要对自身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因为教师是学生在课堂上接触最多的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所以教师要对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行提升, 还要纠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也要将德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中,以此来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也具有一定的德育观念,教师要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去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德育意识。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GIF动画》一课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其中的德育观念以知识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讲解,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德育的理解程度。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富有爱国主义的画面制作成动画,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增加学生的德育意识。

  1. 创新课堂德育教学方式

以往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固定,只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小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较弱,他们并不能透彻的理解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正确的学习心态,并且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得不到良好的提升。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改革,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固定讲解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去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将一些有趣的元素融入进去,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要将德育渗透进课堂中,以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小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和竞赛意识。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去设计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情境中学习到更多的德育知识,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利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去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既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产生正面的影响,还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观念。

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卡通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生活为基础去进行学习,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当下小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去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能力去进行创作,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卡通画,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1. 营造正确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会受到教师教学观念与方式的影响,在课堂上并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不会提升,而且学生的学习观念也会产生影响,也就导致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得不到良好的提升。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因为信息技术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很大,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不正确的行为,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网络习惯,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进行文明上网规定的讲解,以此来纠正学生的上网习惯。在网络中有很多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进行分辨信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偏低,他们对信息的分辨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师在课堂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找到正确的信息。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多种知识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还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教师要将德育渗透进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导小学生会利用多种方式去进行知识学习,让学生能够认知到合作的重要性,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这样对于学生的德育观念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 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去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进行教学方式的设计,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认知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1. 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与小学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教材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让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同时教师还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游戏和情境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德育观念。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还要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信息技术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进而可以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周晶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和德育的融合路径[J].清风,2021(08):51.

[2]周伟宾.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分析[J].考试周刊,2020(13):117-118.

[3]侯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J].吉林教育,2021(2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