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在中风后遗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艾灸在中风后遗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魏艳 王徐丽

北川羌族自治县中羌医医院 四川 北川县 622750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艾灸在中风后遗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之间在我院接诊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不同组别,并对应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40例,对其展开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对其展开常规康复护理联合艾灸干预,将不同组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患者好,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数据结果有可比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加入艾灸干预能够显著提升其肢体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艾灸中风后遗症康复护理临床观察应用效果;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中风患者会有语言不利,口角歪斜等常见的症状,由于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较高,因此引起人们重视[1]。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有部分患者还会存有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2]。为提高患者预后,需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分析观察艾灸在中风后遗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之间在我院接诊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不同组别,并对应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40例,对其展开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对其展开常规康复护理联合艾灸干预,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值(62.65±2.72)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值(63.49±2.51)岁,不同组别患者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比对后,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40例,对其展开康复护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生活指导: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还需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多食维生素和纤维素丰富、蛋白质高、易消化的食物,从而达到增强免疫力,预防便秘的效果;康复锻炼:帮助患者翻身,及时为患者更换舒适体位,避免出现压疮。同时可让患者在家属帮助下进行弯曲、伸展四肢等肢体锻炼。评估患者恢复状况,指导其进行坐位训练、站立训练,合理控制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观察组40例患者,对其展开康复护理联合艾灸干预,康复护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艾灸实施内容如下:患者持侧卧位或平卧位,暴露局部,上肢选择肩髃、曲池、内关等穴位,下肢选择三阴交、足三里、悬钟等穴位,腹部选择关元、气海、神阙等穴位。点燃艾条,悬于艾灸部位上方3 cm处,并左右移动或旋转实施灸治,直至皮肤温热为宜,每个穴位灸20分钟,一日1 次,15天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将不同组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采用运动功能量表(FMA)对肢体功能情况进行评价,最终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越好;②将不同组别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护理满意程度借助医院自制满意度评分进行评估,总分共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越高。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根据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结果。计量资料表述方式为“6229a77bd27d6_html_140f2da5456fbdc7.gif±s”,行t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代表计数资料,用卡方对数据结果进行检验检测,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肢体功能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患者好,数据结果有可比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肢体功能评分比较6229a77bd27d6_html_a9042e1f328d7ca5.gif±S,分

组别

例数

FMA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26.47±4.13

47.33±8.54

对照组

40

26.39±4.22

36.23±7.36

t

-

0.086

6.227

P

-

0.932

<0.001

2.2护理满意程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数据结果有可比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40

20(50.00)

18(45.0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6(40.00)

15(37.50)

9(22.50)

31(77.50)

X2

-

-

-

-

5.165

P

-

-

-

-

0.023

3.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或脑血管意外的急症统称为中风。中风病最主要的表现,是神志障碍和运动障碍、感觉以及语言障碍。这些症状,因患者的体质和情况表现的也有所不同[3]。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时,需辅助护理手段来改善患者预后,对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十分重要。单纯康复护理干预虽然可以通过日常指导和康复锻炼改善患者症状,但恢复速度较慢。艾灸是中医方面很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是把艾条点燃,随后运用药物所产生的火来熏灼身体表面的一些穴位或特定位置[4]。通过刺激穴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让气血阴阳达到平衡,能够打到受损功能恢复的目的。经过本研究得出,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患者好,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数据结果有可比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艾灸疗法联合康复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加快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艾灸在中风后遗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改善其肢体功能,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

参考文献

[1]梁翠葵,陈国强,李松,赵一军. 中医护理干预在中风后遗症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全科护理,2018,16(14):1730-1732.

[2]夏佩彦,梁秀明. 中医护理干预对中风后遗症病人康复效果以及情绪状态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4):333-334.

[3]曾颖鑫,徐勤勇,李倩,何宏志,韦衡秋. 艾灸疗法在中风后遗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12):88-91.

[4]王秀艳. 中医特色护理在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4):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