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探讨

王佳 通讯作者:陈欢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普爱院区 (创伤外科)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采取预见性创伤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预见性创伤护理,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为97.73%,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为86.36%,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实验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80、4.950,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采取预见性创伤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急诊救治效果,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创伤护理;急诊创伤性骨折;救治效果


急诊创伤性骨折属于骨折的一种,相较于普通骨折来说,急诊创伤性骨折比较危急,所以临床上针对急诊创伤性骨折的治疗和护理重视度高,预见性创伤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将其运用于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能够更好的预防并发症,缩短救治时间,提升救治成功率[1]。因此,本文从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抽选88例进行对比,分别采取预见性创伤护理和常规护理,旨在探究分析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采取预见性创伤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42.69±1.05)岁。对照组44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42.61±1.0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可比性高。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做好手术前相关准备等。实验组患者接受预见性创伤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建立预见性创伤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急诊科、骨科护理人员共同担任,由小组成员推选组长,然后对小组成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保证患者能够实施预见性创伤护理。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且详细记录患者尿液的颜色、尿量、血型、血压等,如果出现异常,则需要及时上报并且进行处理,在患者接受急救前,做好备血工作。3)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时刻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情况,如果患者存在呼吸不畅,则考虑气道堵塞情况,及时对患者的气道进行清理,保证气道通畅。如果患者不能进行自主呼吸,则需要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做好辅助呼吸,及时做好氧气的补充。4)创口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创口情况,及时为创口进行清理和消毒,以免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如果患者创口存在出血情况,还需要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止血,以免影响血液循环。5)疼痛护理。创伤性骨折患者通常会伴随疼痛情况,护理人员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干预方式,对于疼痛程度比较轻的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如果疼痛程度严重,则需要遵医嘱服用镇定药物。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其中并发症包括肺炎、压疮、便秘等[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30.0软件处理,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属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为97.73%,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为86.36%,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实验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80、4.950,P<0.05)。

表1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例]

组别

例数

急救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肺炎

压疮

便秘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44

43(97.73)

0

1

0

1(2.27)

对照组

44

38(86.36)

1

3

3

7(15.91)

X2

-

3.880

-

-

-

4.950

P

-

0.049

-

-

-

0.026


3讨论

近年来,急诊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当患者出现急诊创伤性骨折的时候,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容易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理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3]。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做好护理干预是非常关键的,预见性创伤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与传统护理模式不同,预见性护理强调其“预见性”,也就是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疾病类型,分析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然后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更好的实现“超前护理”[4]。所以,将其运用于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选择88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取预见性创伤护理干预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急救成功率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表明预见性创伤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该研究结果与郑银芳, 彭晓华[5]在预见性创伤护理在骨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采取预见性创伤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急诊救治效果,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婷燕. 探讨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19, 006(030):156-157.

[2] 万甜甜, 陈金玲, 史敬丽. 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6):2.

[3] 余金蓉, 彭洪梅. 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 2019, 29(8):3.

[4] 杨保华, 李闯通讯作者. 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研究[J]. 大健康, 2020,63(15):2.

[5] 郑银芳, 彭晓华. 预见性创伤护理在骨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9, 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