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微小结节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3
/ 2

肺微小结节的 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研究

张永亮

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 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目的:探讨肺微小结节的CT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和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肺微小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CT检查,回顾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比较良恶性结节影像学征象的不同。结果:经最终临床病理诊断确定,80例肺微小结节的患者中,属于良性结节的患者47例,属于恶性结节的患者33例,恶性结节组出现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结节边界模糊、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混杂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不仅能有效检出肺微小结节的存在,还可以通过特征性的影像学征象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微小结节;CT影像学表现;诊断价值

肺结节是一种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明确但可累及多组织结构和器官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1],一般认为其是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功能相互抗衡、互相作用的结果,结节多为孤立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部分可被自动吸收,部分则出现纤维化病变,直径多在3cm以下,临床上按照结节病灶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直径在1cm以下的被成为微小结节,虽然多数肺结节属于良性结节,但又调查数据显示,超过15%的恶性结节直径在1cm以下[2],考虑到肺微小结节的直径小、典型临床表现缺乏,病理检查难度高,常规的X线胸片检查具有较高的漏检率,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对病灶的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并结合病灶的位置、内部及边缘特征、大小、密度等情况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层螺旋CT是一种具有极高分辨率的影像学诊断手段,本文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肺微小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3],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肺微小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患者触诊肺结节直径均在1cm以下;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无检查禁忌证,影像学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患者近期接受过放化疗或者其他治疗的情况;患者合并肺弥漫|生疾病影响CT影像学检查的情况;患者合并其他器官良恶性肿瘤、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情况;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检查的情况。

患者中,男女分别有48例、32例,其年龄在35-76岁,平均年龄(52.7±5.1)岁。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64层螺旋 CT扫描仪对患者实施影像学检查。检查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并保持双上臂上举的姿势,深吸气后憋气进行扫描。扫描范围是从肺尖连续扫描至肺底,平扫的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60s(随体型变化而变化),层间距5mm,层厚5mm,螺距为0.6mm,矩阵 512×512,螺距1.375:1,图像窗中心为 -414Hu,窗宽为 1482Hu,获得高清晰 CT 图像。平扫结束后将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开始实施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层厚为1 mm。对患者的病灶影像特征进行,确定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状态、内部结构、结节与周围血管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两名高年资、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并得出统一结论。如两名医师的诊断结果不一致,则引入第三人进行阅片。

1.3 观察指标

回顾观察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并根据其相关征象确定结节的良恶性。以患者的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表现的不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最终临床病理诊断确定,80例肺微小结节的患者中,属于良性结节的患者47例(慢性炎症患者24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患者23例),属于恶性结节的患者33例(均为早期肺癌),恶性结节组出现结节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混杂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良恶性肺微小结节的CT影像学表现比较


CT影像学征象

良性结节组(47)

恶性结节组(33)

边缘不规则

3(6.38%)

11(33.33%)

密度不均匀

2(4.26%)

13(39.39%)

边界模糊

22(46.81%)

23(69.70%)

空泡征

6(12.77%)

16(48.48%)

毛刺征

3(6.38%)

3(9.09%)

分叶征

10(21.28%)

17(51.52%)

胸膜凹陷征

5(10.64%)

12(36.36%)

血管集束征

17(36.17%)

13(39.39%)

结节类型

实性结节

24(51.06%)

12(36.36%)

纯磨玻璃结节

10(21.28%)

8(24.24%)

混杂性磨玻璃密度结节

13(27.66%)

13(39.39%)


3 讨论

肺结节在多种肺部疾病中都可能出现,虽然良性结节比较多见,通过保守治疗即可获得理想效果,但一旦诊断为恶性结节,就需要尽早实施手术治疗,特别是早期肺癌对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后,存活率可大幅提升。

本文患者接受CT检查,结果可见良性结节的患者影像学图像上多见结节边缘光滑规则,密度均匀,而恶性微结节则边缘多不规则,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并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征等典型征象。

多层螺旋CT不仅图像的分辨率高、清晰度好,而且可以通过薄层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对病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扫查,能有效检出直径在10mm以下的肺内微结节,还能通过特征性的影像学征象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淑娇,谢丽萍,陈懿. 肺内微小结节CT影像征象与病理表现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 13(4):521-522.

[2] 秦越,贾学军,任玉川,等.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5):67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