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基于绘画记录一日生活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幼儿基于绘画记录一日生活的实践探究

刘今

常州经开区青洋幼儿园,江苏省 常州市 213000

摘要:由于3至6岁幼儿自身认知正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因此,对于外界的认知经验不足,并且缺乏足够的表述能力,导致幼儿对于日常生活的一些观察发现,很难通过文字性的载体进行记录,因此,导致幼儿的一些经验收获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并且缺乏载体的记录,导致幼儿成长经验的缺失以及缓慢发展,对幼儿积极健康的成长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许多幼儿教师选择以绘画的方式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进行记录。而一日生活作为幼儿园开展系统性、层次性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下文就将结合我实际的经验,浅要地探析如何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一日生活,进一步推动幼儿积极健康的成长发展。

关键词:幼儿;一日生活;实践探究

一、鼓励幼儿绘画记录,培养习惯持续性

3至6岁的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难以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并对外界事物进行具体的刻画,因此,他们更多选择通过抽象的符号或者是图画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对外界的感受体验,来具体的描述自己的一些想法思考。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一日活动过程中,就可以通过鼓励引导的方式,让幼儿通过绘画记录一日生活,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幼儿感受到用绘画记录一日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体验,进一步帮助幼儿培养使用绘画记录一日生活的良好习惯。

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一日生活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在幼儿完成自身记录的绘画作品创作之后,幼儿教师可以及时的对幼儿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多的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幼儿获得绘画记录一日生活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比如幼儿在完成户外活动后,通过绘画记录了自己玩耍的过程以及心情,教师就可以及时的对幼儿说,你画的真棒呀,老师仿佛看到了你和其他小朋友搭积木时的情景,也感受到了你的快乐。你之后能不能继续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我们每天的点滴生活呢?让老师也可以欣赏一下你们的游戏活动,感受一下你们的快乐。通过老师的赞扬,让幼儿获得积极愉悦的体验,愿意更多的使用绘画来记录一日生活。

二、引导幼儿详略结合,提升记录有效性

虽然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活动都是经过幼儿教师及幼儿园科学精心的设计,但是因为每个幼儿自身个性不同,能力性格不同,对于外界的认知兴趣也不相同,因此,对于日生活中的同义环节可能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感受,甚至一些一日活动环节,部分幼儿十分的喜爱,但是另一部幼儿却十分的厌恶。因此,如果幼儿教师仍旧引导幼儿详细的记录一日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导致幼儿对绘画记录产生抗拒的心理,严重偏离了用绘画记录一日生活的初衷。因此,幼儿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详实结合的对一日生活进行记录,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环节或者自己感悟较深的一些事件环境,幼儿就可以更加详细,花更多笔墨来进行绘画记录。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各个角落为幼儿专门设置一个绘画记录区,在记录区里为幼儿提供用于绘画的材料和水彩笔。当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完成吃早饭、散步、户外游戏活动等不同的一日生活环节之后,就可以鼓励幼儿到绘画区用绘画的方式,尽可能详细的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感受,但是这一过程不是强制性的,对于幼儿的绘画内容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对于一些活动过程中没有太大感触或者是不喜欢这些游戏活动的幼儿,幼儿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简单地通过绘制一个符号表示这一活动环节的形式,来简单的对活动环节进行记录。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观看其他幼儿的绘画过程以及绘画结果,让这部分幼儿通过观看他人作品的方式感受其他幼儿对于这些环节的感受,而幼儿与幼儿之间往往具有较强的共情能力,因此,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帮助这部分幼儿提高对自己对这部分活动环节的兴趣。而对于一些感悟体验较深或者十分喜爱这些活动环节的幼儿,幼儿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用更多的篇幅来展示自己的感受,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会尝试使用大大的笑脸来表示自己此时的感受,用明亮鲜艳的颜色涂抹来展示自己对于这一过程的喜爱和享受,通过简单的描绘和自己一起参与活动的小伙伴,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社交观念以及与他人交流互动的热情。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回顾,体验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且通过详实结合的记录方式,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成长发展,避免了统一的标准,让部分幼儿没有完全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推动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三、丰富绘画记录材料,提升幼儿创新思维

许多幼儿教师虽然也会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对自己的生活感悟,体验等进行记录,但是受制于自身教学经验的影响和教学理念的限制,幼儿教师往往凭借自己的主观将记录的途径材料,限制在了纸张和颜料之上,忽略了多元材料对于幼儿各项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因此,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记录一日生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各个活动环节所处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材料不同,让幼儿能够根据材料环境的不同,自由的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绘画记录,不但有效提高了绘画记录过程的趣味性,绘画形式的丰富性,绘画内容的创新性,还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往往包含了户外活动,户内活动,用餐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休息转移时间,因此,幼儿一日活动的活动范围就包含了幼儿园内的各个区域以及户外环境当中。而当幼儿教师组织班级幼儿在户外开展探索活动时,就可以鼓励引导幼儿利用粘贴画的形式,将自己在户外探索过程中收获的一些把握与绘画记录相结合。比如一些幼儿在户外探索过程中发现了一片很美丽的叶子,幼儿十分的喜欢,并想记录下这一刻的心情和这份美丽的体验,幼儿教师就可以让他将叶子粘在画纸上,并在白纸上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其他的元素,包括自己发现这片叶子时天气情况,自己此刻的心情,有没有小伙伴和自己分享这份喜悦,通过这样将自然材料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对一日生活进行记录,让幼儿的绘画不再局限于水彩笔和白纸,拓展到了幼儿的实际生活中,让幼儿的绘画记录有了无限的可能,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创造性,来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丰富。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对绘画载体的材料种类进行创新,比如幼儿在美工区活动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个泥塑恐龙,幼儿和他的小伙伴感觉十分的开心,幼儿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在泥塑小恐龙上进行绘画的方式,来对一日生活进行记录。幼儿可以通过在小恐龙背上画上自己和自己的同伴,正在为小恐龙一点一点的填充,记录自己和同伴制作这个小恐龙的过程,并通过人物画像上的笑脸,记录下自己此刻美好的心情。通过这样创新绘画作品的载体,不但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进行绘画记录的热情,还能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联想思维,幼儿尝试探索利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来进行绘画记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创新性思维。

四、结束语

绘画是一种帮助幼儿表达自身情感,记录自身体验,回顾生活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利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一日生活,通过这样趣味性的方式,让幼儿每天都总结反思自己当天的体验以及生活学习经验,帮助幼儿每天都能够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获得成长。因此,幼儿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幼儿以详略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以及丰富幼儿进行绘画记录材料和形式的方式,使幼儿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一日生活,帮助幼儿能够得到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欣. 浅谈绘画日记对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促进[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