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浅谈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策略

智鹏宇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文章内容分析了临床医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原因,进一步探讨了塑造创造性逻辑思维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从提升临床医学观念入手改善临床医学创新创业现状。完善师资队伍的学习培养和管理方式,建立适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在创业创新项目中融入医学特色提出明确建议。

关键词: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思维;实践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和充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已经取得了基本成效。但是,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还处于发展趋势相对缓慢、标准偏低的环节。这一阶段,科研人员大多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主体的文化教育层面、途径探索、方法塑造等方面入手,探索实践活动,分析参考文献。目的,个体工商户的实践有其独特性和目的性。小编将谈一谈提升临床医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必要性、现状及防范措施。

1.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思维中出现的问题

1.1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不够

主要的临床医学课程占用大量时间。临床医学专业从大一到大三的三年学习培训以临床医学课程内容为主。他们每周的空闲时间约为 2.5 天,即周日 2 天加上半天的工作时间。这对于很多基于科学实验的自主创新创业的好项目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和培训更加焦虑。他们必须经过各个部门的实习、见习、轮岗等课程。此外,他们还需要参加两次常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

1.2项目定位过高

在确定新项目时,可能盲目跟风,追求完美、高端的自主创新技术,不考虑组织的具体工作能力,导致总体目标过大,最终无法推进.例如,很多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申请自主创新创业项目,期待治愈某些疾病;然而,谁都知道,一种疾病的突破,需要全球数千名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的坚持不懈。完成。这种自主创新创业的好项目,通常都是眼力好手低,到头来是没有跟风的。

1.3项目成员梯队建设不完善,成员间合作意识不强

精英团队的建立没有考虑梯队建设,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块和沟通不足。自主创新创业项目精英团队通常由不同班级甚至不同技术专业的学生组成。他们的课程内容和课余时间都不同。这就造成了自主创新创业者群体成员各司其职,缺乏团队合作的观念。一个好的创业创新项目永远不是靠自己来进行的。一个精英团队的协作水平和团队凝聚力,必须得到团队的高度重视。

1.4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师资水平有限

由于创新创业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文化教育课程,高等医学院校在课程内容上缺乏师资力量。临时担任创新创业文化教育的教师多为思想政治教师或团区委、教务管理专职教师。这类教师缺乏自主创新的科学思维和自主创业的社会经验,缺乏创新成果,教育模式相对简单,内容略显枯燥,数据量相对较少。

2.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策略

2.1建立以实践过程和效果为目标的项目评价体系

现阶段,我院长期以来建立的自主创新创业好项目,存在着全过程执行不规范、中途随意终止等诸多问题。因此,大家必须建立自主创新创业项目课堂教学评价管理系统,在项目开始、项目实施中途、新项目完成前对过程进行跟踪和点评。课堂教学评价管理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合理督促学生和具体导师严格遵守新项目,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权威专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明确的技术专业建议调整新项目的过程。

2.2结合医学实践,开创有医学特色的创新项目

临床医学是一门立即适用于所有人的应用课程,其专业性和准确性深受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的关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主题活动要结合临床护理要求,对临床医学中遇到的未解决问题进行科学研究。虽然医学临床研究的整个过程比较长,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多核心的评价,但作为本科毕业生在初期自主创新创业的好项目阶段,其研究方向可以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2.3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针对创新创业项目专业指导教师短缺的问题,高校应着力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以专职或软引进等形式吸引技术专业教师。此外,可以对具有自主创新和创业思维的专业思想政治教师、高校辅导员、学术教师等进行严谨、技术性、专业的系统软件学习培训,进而挖掘和塑造系统内的优秀师资。

2.4养成坚定的创新意识

只有塑造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培养自主创新的逻辑思维。培养坚定不移的创新精神必须贯穿于临床医学文化教育。在入门学习中,要以塑造创新精神为主,夯实理论基础。临床医学如何基于公共图书馆和相对发达的互联网掌握新的科学发展理念和新的科研现状?如今,许多高校的公共图书馆藏书较少。在网上查看参考文献时,只能看到介绍,不能看到文章内容的全部内容,导致学习内容片面性。单调性,及其思想的狭隘性。我认为大学应该订阅大量优秀的参考文献,让临床医学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强大的学术研究自然环境。这样可以使参考搜索更加全面和实用。更好地理解创作者的初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为创新思维能力的科学研究做好准备。在科研过程中,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但要多思考为什么,带上这种为什么要学习、做科学研究,让你保持自己的学术研究创新能力。

2.5培养及养成“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理解的环节,我们要塑造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看到某个病人的病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局限于疾病的一部分,还要想想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想想哪个生化过程发生了变化,以及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体器官发生了变化。不仅限于本学科的技术专业,还需要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疾病分析。这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为以后的自学打下基础。

2.6学会逆向思维

长期的思维模式,很少有人会出现逻辑思维倒退的个人行为。在某些情况下,相反的思维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实际效果,这也是创新思维能力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向行驶的逻辑思维,可能会给长期的疑惑带来一些启发,可能会给人一种化云为天的感觉。

2.7锻炼科学意志 强化挫折教育

优秀的科研意志力是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它是保持创造力和个人行为的“精神动力源泉”,是所有致力于自主创新的人不可或缺的个人心理素质。创新思维能力的实现,往往需要长期的探索,勤奋好学的学习,甚至是几次挫折;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有坚强不屈的信念和勤奋的创新精神,在别人望尘莫及的地方。锐意进取,最终取得成功。正如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所说:“告诉你我目标的秘诀。我唯一的能量就是我的坚持。”

2.8拓展思维视角

“视角”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层面、路线或立场,我们应该尽可能提高逻辑思维的视角,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比如对于某种疾病的诊治,可以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否定的角度、怀疑的角度来考虑疑难问题。先把它定得合理、好、有价值,然后按照这个角度去寻找它的优点和使用价值;然后进行反面思考,发现其不正确、伤害、不成功、缺乏这样的“负面使用价值”;对于一时无法确定的,“毫无疑问”或“否认”不当,过一段时间后再做判断。

3.结束语

医学领域的进步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创新型的人才。医学生创新创业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所以培养医学本科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近几年医学本科生的创新创业之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社会和学校共同关注和重视,这样才能让医学生本科生的创新创业之路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武文韬.“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J】.创新科技,2016,(1):49-52.

【2】李源龙,徐森富,赵国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2):47-50.

【3】黄淑君,刘思婷,陈艳华,叶彩霞,黄敏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0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