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2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

张静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一方面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另一方面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有序,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许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在体系中明确工程质量建设的重点,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但是,在信息安全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解决方案,不断增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发展

导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住房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及时摒弃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改革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进一步规范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管理手段。

1 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建设项目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人员水平的影响。如果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就会影响到施工项目的监督管理过程,从而降低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企业内部信息管理体系的缺失主要是由于管理者忽视了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无法建立完善的体系,不能充分运行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造成建设项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2信息技术利用率低

施工企业没有为各部门建立统一的沟通平台,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无法及时发现施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各部门将相关信息上报上级部门后,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上报的信息进行处理,导致企业处理质量问题的效率低下。此外,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往往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信息管理设备故障等。由于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规模大,施工信息复杂,如果不能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就会混乱。

1.3管理人员水平低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者对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高水平、有经验、有创新精神的管理者能够解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建筑施工企业过于重视企业利润,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减少人员开支,他们雇佣了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的人员,导致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水平较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培训重视不够。一旦出现重大问题,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顺利进行。

1.4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由于建设项目规模大,施工工艺复杂,对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要求高,施工操作要求严格。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质量问题。如施工现场用电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设置安全用电设施。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在施工现场的重要区域设置一定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5项目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合作不畅

由于建设项目任务多,涉及企业多,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效率,必须保证施工企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指挥工作顺利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质量监督管理,但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也受到工程管理部门的约束,使编制单位无法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往往存在着合作不力的现象。为了保证监理单位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处理,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2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2.1 遵循建设的基本逻辑

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使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一是实现数字化监督。为实现数字化监理的目标,施工企业应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数字化监理体系,有效提高信息管理效率。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使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处于动态监督状态,及时发现建设项目的质量问题;第二,规范监管流程。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由于监理目标和内容的不一致,质量安全管理的效率不断降低。当监理目标与内容不一致时,施工企业应建立标准化的质量安全监理体系,明确体系中的安全质量管理和监理目标,根据目标,结合工程建设,制定完善的管理内容,使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能够按照管理要求进行质量和安全管理;第三,优化监管模式。在信息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监督模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工程实际情况为标准,不断优化监理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监理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效率。

2.2系统建设

做好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施工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为目标,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体系;二是扩大信息管理的应用范围,使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都以信息管理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三是做好信息管理制度的宣传工作,通过持续宣传引导参与项目建设的人员,树立正确的信息管理意识,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各项信息管理制度,为信息管理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2.3加大建设投入力度

施工企业应在建设项目准备阶段做好信息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准备工作。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时,应完善硬件设施,根据工程建设要求配置专业的信息技术软件,然后由专业人员进行调试,使信息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正常进行。在项目建设阶段,施工企业应继续加大投入,搭建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平台联系各部门,使各部门能够进行实时信息交流,通过交流全面掌握工程质量安全。

2.4做好人员队伍建设

施工企业在建立信息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管理者的信息化技术素养,搞好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管理技能。施工企业在培训中采用培训的方式向管理人员讲解专业信息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要求员工合理运用信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丰富员工的信息管理经验。此外,施工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在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一方面能够及时汇总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安全信息,并及时上报管理部门。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施工企业其他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技能,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结束语

在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促进中国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顺利发展,但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将涌现出许多创新的信息化建设方法,促进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从而确保我国建筑的运行安全稳定,最终为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J]. 史济敏. 科技风. 2021(02)

[2]信息化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单蕾. 住宅与房地产. 2020(33)

[3]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分析[J]. 孟宪峰. 居业. 2020(05)

[4]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研究[J]. 苗文志,郭洁. 住宅与房地产. 2020(06)

[5]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探讨[J]. 郑贺秋. 建材与装饰. 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