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谢子奕

( 浙江省 温州市 平阳县建兰学校,浙江 · 温州, 325400 )

摘要:美术对人的审美艺术教育、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美术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洞察力,使学生整体地、快速地发现问题,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了铺垫;美术培养人丰富的想象力,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了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艺术;创造力培养;兴趣;美术教育

1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美术审美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性

1.1带动学生思维发展

人的大脑主要分为左右脑两个部分,左脑专注于逻辑和语言,右脑专注于情感、图像和空间感。大部分时间上人们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左脑开发上,但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右脑开发上而言,始终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美育可以以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提高小学美术老师课堂教学效果最重要的事情是使学生充满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热情。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来源,因此只有在学习兴趣浓厚之后,他们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可以看出,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方式已经成为老师有效改善课堂气氛的重要途径。

1.2培养学生自身想象力

在审美教育方面,人类文明中所创造的物质美和精神美使人们受到教育,实现和谐全面发展。美是在人们的劳动中形成的,人们不仅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而且可以享受精神上的满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的创造力和范围不断扩大,美已隐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在生活中体验到美感也是学生在现阶段下对于课程内容的有效理解。同时,如果学生不了解生活的美,就无法理解和了解艺术的美,所有艺术都来自生活。美术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能够从各种生活经历中感受到生活的美丽。所以在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在现阶段下对于美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在现阶段下自身行为方式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1.3陶冶学生自身情操

对于美育,这是通过让学生感知美、认识美来培养学生在现阶段下的综合发展,优化学生自身的品格,思想和情感,情感道德和文化修养。美育可以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现阶段下所暗藏的弊端,并以高尚而纯粹的方向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课程中拥有一颗纯真的心灵,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信念。老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发展创造力。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还要注意语言的美。语言内容的美妙之处在于,老师的语言必须深刻而富有哲理性,而且微妙而实用。语言形式的美丽之处在于,老师应具有良好的修辞和修辞,以此实现学生在现阶段下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2小学美术审美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2.1更新理念,与时俱进

随着《意见》的颁布实施,各阶段的学校都要做好教学观念的转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各个阶段的教学除了要重视各个学科之外,还要加强美育在美术学科中的渗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2.2改变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形式

2.2.1融入意境,感受美的画作与色彩

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融合了唯美的意境,只有真正融入意境中,才能体会到作品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感受美术作品的意境,并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观察,才能真正让艺术作品深入学生的内心,并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向日葵》一课时,如何让学生感受这幅作品的美,感悟到作品的艺术价值,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为此,在课堂教学时,笔者首先开展了一个模拟竞拍活动,让学生尝试给这幅画进行定价,一开始,很多学生觉得这幅作品不好看,给的竞拍价格也都比较低。此刻,笔者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再拿出了两幅《向日葵》的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这几幅向日葵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与讨论,理解感受画面中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对比色的使用比例。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中向日葵花瓣进行赏析,学生仿佛看到了一朵朵正在舞蹈的向日葵,发现了梵高的作品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画家高超技艺的体现,由此激发了学生对向日葵的热爱。在作品的意境中,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并对这种创作技法产生了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

2.2.2领悟情感,欣赏作品灵魂之美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以美术作品为载体,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并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学会从文化理解的角度去理解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和欣赏作品中的灵魂,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才能创作出更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例如,在欣赏《千里江山图》时,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感受。首先作者王希孟从一个“绿”字着笔,用“绿”代表了生命,有了生命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才能生生不息。其次,画家将祖国的江山描绘得气势十足且无比壮观,给欣赏者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与刺激。也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叹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环境的日益恶化,各种动植物资源破坏严重,其中部分物种甚至已经灭绝,画家笔下的美丽风景我们只能在画作中看到了。可见这幅作品正深情地呼唤着我们,告诉我们要热爱大自然,要学会保护与珍惜我们的生存环境。

2.2.3创作作品,感受艺术创作之美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创作,并感受到艺术的创作之美。只有亲身进行体验,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真正培养。对缺乏创作经验的小学生来说,临摹是他们进行创作的最佳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在临摹的基础上,尝试启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开拓他们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作,去积极的体验,并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这样才能让艺术的创作更加丰富且富有情感。例如,在教学《版面设计》一课时,笔者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结合自己喜欢的杂志板块进行版面的设计,学生通过研究与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各个小组所设计的杂志版面融合了学生的所想、所思,同时将他们的艺术才能和创造能力表达得淋漓尽致。将创作的精神融入学生的美术学习中,并通过基础技能的学习,使其逐渐掌握创作的要领,这样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不断增强,且其创作作品的思想性也会更加深刻。

2.3优化评价,增强动力

美术作品的评价对不同的年龄学生有不同的标准。小学低年段学生的绘画作品往往具有大胆的表现力,在造型上呈现圆不成圆、方不成方及大小比例失调等特点,但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事物的描绘更具感情色彩,线条也显得稚拙生动。在点评中低年段作品时,教师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激励其大胆创作,让他们感受美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美术课程的兴趣。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这是我呀》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语言渲染,对抓住了人物面部特征的学生进行表扬,用生动亲切的语言给予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中高年段的学生更重于对表象的创造,想象力逐渐弱化,他们在逐渐追求“像”时,美术作品渐渐褪去低年段的稚嫩感,部分学生会遇到瓶颈期,线条会变得拘束,造型也把握不准,从而产生畏难和焦虑情绪。如果在此过程中,单纯点评作品的不足之处,可能会让学生更加不敢画,此时我们应该激发其兴趣,在教学中多采取鼓励机制,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象,强调注意其比例大小和动态特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度过瓶颈期。在美术教育的评价中,教师应遵循以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既有兴趣,又有信心,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关注艺术领域的发展,不仅要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文化成就,而且要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学生将来会变得更好,更稳定地进行生活与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柳英.浅析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策略[J].家长,2019(11):140.

[2]李雪.浅谈小学美术审美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19(03):93.

[3]蒋振兴.融合民间美术资源,优化小学美术审美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12):59.


作者简介:

谢子奕,女, 浙江省温州人, 二级教师, 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