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模式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SHEL模式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胡霞

毕节金海湖新区小坝中心卫生院,贵州毕节 551700

【摘要】目的:提高药事管理水平,保障门诊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方法:使用Soft Hard Environment Litigant(SHEL)模式对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发错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流程优化、更新硬件设备、规范药品摆放、完善相关制度等制订有效的改进措施,药房的差错事故明显得到控制。结论:在门诊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SHEL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高危药品的发药差错率,不但有利于医院药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且对于保障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品管理;门诊药房;高危药品;SHEL模式

门诊药房作为医院的主要窗口之一,其药学服务质量会直接体现医院的整体形象,会对患者的整体感受产生直接影响。药品不良反应严重、自身毒性大、药理作用快速、明显或者因为应用不合理容易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药物即为高危药品[1]。我国药事管理相关标准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医院要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引起重视[2]。为了提高药事管理水平,保障门诊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本次研究使用SHEL模式对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发错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处方调配差错记录,查询到高危药品调剂共21225次。

1.2方法

根据SHEL模式和部分参考文献对差错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门诊药师业务素质和能力、药房现代化设备、工作环境和完善规章制度等。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根据SHEL模式对门诊药房的差错原因逐个调查分析发现,严重差错0例,一般差错10例。差错原因主要是药师素质偏低和专业知识匮乏3例,占比为30%;药房工作环境3例,占比为30%;相关制度和药品管理不到位2例,占比为20%;硬件设施陈旧2例,占比为20%。将SHEL模式应用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的分析,清晰地发现,调配差错的原因除与药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关外,还与药房环境、药房管理、硬件设施密切相关。为此,首先考虑并实施了药房服务团队的建设,即药师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教育及专业知识培训,以改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软件部分。

2.2改进措施

1)提高药师综合素质

药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减少调剂差错的根本。首先,药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强化制度为患者所用、利为患者所谋、情为患者所系的意识,时刻保持“窗口无小事”和“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其次,要强化药师在处方调配中的监督检查作用,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把正确的药物和正确的用法、用量交待给患者,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应及时与医师沟通,纠正并拒绝调配,以减少或杜绝类似差错发生;再次,加强安全用药教育,针对药品风险的成因,医院聘请相关专家,定期进行安全法规和医德医风教育,让大家积极参与,分析现有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并及时予以弥补;最后,定期开展药师岗位技术练兵,在门诊药房开展“药师比武”活动,内容围绕“三基三严”(“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的要求进行,将药学服务贯穿在整个岗位大比武中,笔试和计算机操作相结合,以规范药品调剂行为,强化药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对药品调配差错防范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2)改善调剂环境,优化操作流程

为保证门诊药房整个调配工作规范化,营造人性化的流畅空间和温馨的取药环境,核发药品与调剂药品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安装合理叫号系统,由单独窗口统一接收处方,电脑自动将处方分配到各窗口,患者在候诊室等候叫号。这种模式节省了患者排队的时间,降低了窗口嘈杂的音量,还给药师一个安静的发药空间,是预防差错的重要环节;优化窗口人员组合,药师的工作强度大,重复性高,极易产生疲劳,在发药高峰期,把药学知识丰富、调配动作敏捷、说话态度和蔼三方面都比较优秀的药师放在窗口负责核对发药,把性格缓慢、做事细致的药师放在调配岗位,这样可避免因疲劳造成差错;细化药师的审核工作调配处方严格遵守“四查十对”复核制度,做到配药人员自查和发药人员复查的双重核对,两者不能互相依赖,要克服麻痹思想;药房安装语音系统,通过鼠标点击按钮,将事先录制好的语音回答播放给窗口患者听,具有语音清晰、操作简单的特点,此系统可减轻窗口药师的工作负荷,营造了温馨的取药环境;此外,在工作期间,杜绝接听手机、聊天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因素,是杜绝和减少差错的根本保证。

3)规范药品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针对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药房质量管理小组对药品目录严格按照一品两规进行审核,向医院提出整改措施,避免药师因药品规格繁多而导致的差错;确定药房风险管理品种,把容易出错的药品定位为风险品种,把风险品种摆放于合理的货位并设立醒目的提示,有利于药师集中精力调配处方;完善药房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更好地约束和规范窗口人员的行为,如《药品调配核对制度》《药品定期盘点制度》《药品效期预警制度》《差错登记报告制度》《药品质量检查制度》《药师上岗制度》《奖惩制度》等,以保证窗口调配处方真正能够做到“零差错”“零再犯”。

4)注重硬件设备和网络化建设

基于药房建设现代化、设计专业化、设备自动化的理念,我院积极探索现代化门诊药房的新型调剂模式,主动作为,引入自动化摆药机,从设备设施、工作流程、人员结构、发药方式、药房内外布局等方面作出创新性改进。目前,逐步实行单剂量配药方式,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药品浪费,避免了服药差错,增加药品应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用电子标签代替传统手写标签,条形码标签打印机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患者的需要,避免药师疏忽造成用法错误;加强医药信息网络建设,能够及时查询患者的姓名、性别、诊断、处方药物、联系电等相关信息,如果调剂人员发现调剂错误,可查询信息系统,及时与患者取得联系,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配备合理用药软件系统(PASS),利用信息自动化手段对处方进行审查,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错误;对医药专业人员提供用药指南、用药教育、不良反应报道、药物相互作用、对检验值的影响等药物信息的在线查询,药师对每张处方均可进行即时监测。

3讨论

SHEL模式又称事故分析法,由日本医疗事故调查委员会20世纪末提出,包括软件部分(soft,业务素质和能力)、硬件部分(hard,工作场所)、临床环境(envi-ronment)、当事人及他人(litigant)[3]。日本医学专家认为,医疗事故的形成主要受上述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分析找出医疗事故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能够对减少差错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4]。门诊药房工作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性在于只要做到“三正确”,即将正确的药品,发给正确的人,交代正确的用法;复杂性在于药房差错总是极难根除,而药房服务的优劣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的社会声誉[5]

在本次研究中,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利用SHEL模式对药品处方调配进行分析,通过流程优化、更新硬件设备、规范药品摆放、完善相关制度等制订有效的改进措施,药房的差错事故明显得到控制。调配差错的防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应用SHEL模式既可全面分析差错的根本原因,且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将药害事件扼杀在用药之前;重要的是,提高了药学人员分析差错、预防差错的能力,同时提升了药学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对有效防止发药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红旭,杨庆,郭辉.JCI认证标准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08):482-483.

[2]邹佳丽,邓明,和凡,等."品管圈"在住院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13(06):478-480.

[3]胡秀梅,谈德斐,贝世芳,等.基于JCI标准的门急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模式探讨[J].药学与床研究,2017,25(02):171-174.

[4]王焱.SHEL模式在检验科血源性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317-3318.

[5]郑晓俊,李贇,胡志强.SHEL模式在我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2):1836-1837.

[6]白雪玲,王元,江燕华,等.SHEL模式在手术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09):664-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