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语文作业布置方式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2

摸索语文作业布置方式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任建锋

陕西省洋县中学


高中学段学业任务重,教师和学生压力都很大,作为长线课程的语文学科普遍存在教与学的困惑。语文学科占用总课时数多、教学内容繁杂、课本要点的设置还不够紧凑、各学段学习内容的衔接还不够明显,部分学生从功利角度出发,认为语文科投入与考试成绩不成正比,再加上目前各种网络及自媒体发表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和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明白, 设计好每天的语文作业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今天,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作业,高效地完成语文作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有专家指出,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与学科教学特点相适应、与学生健康发展相适应。语文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要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合理、有效、精炼的语文作业对于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语文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有人就总结出搜集资料型、观察体验型、创作表演型、联想想象型等几种类型。现在高中生要完成的作业大致有:周记、大作文、小作文、背诵、翻译、课文学案、课文知识拓展等。语文学习从来就没有什么点石成金之术。学生要想学好语文非要走积累感悟的路子不可,语文成绩的提高都是在实实在在的阅读与训练中实现的,每天的作业就是最好的训练。为了使训练达到较好的效果,要同时向学生说明该项作业的学习目标和完成要求。目标是为学生指明自己努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某项语文基本技能的获得。确定完成要求是为了帮助学生训练思维方法并帮助其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譬如要求学生自己完成一道古代诗歌鉴赏题,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完成要求:首先通读该诗并勾画诗中意象,接着口头翻译全诗,然后认真读题并逐题完成;用时五分钟。这样的答题要求经过多次训练后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高效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的习惯,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会获得提高,答题技能会有较大的提升。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也采用定目标、定要求的办法训练学生。通过阶段性的训练,学生一般都至少能够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答题要领。可见,明确要求之后再让学生去完成作业,学生作业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作业设计中,要重视知识积累。教学中我们叫做基础积累环节。积累是学生语文基础的基础,新教材虽然淡化了语文学习的知识系统,大大削减了训练量,但并不意味着语文的知识系统不重要。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语文基础是越来越薄弱,像错别字满天飞、词汇匮乏、句子结构分不清、基本的语文常识不知道等这些现象,是不足为怪的。而把语言知识的介绍、语言素材的积累适当地增补到积累题中,可能会更符合学情些。比如《荷塘月色》课后练习中的第二题第一问:“其中有两个比喻,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和影的组合、明与暗的变化。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这里如果我们适当补充介绍一些比喻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帮助学生了解通感这一概念,然后再让学生去品味这种特殊比喻的妙处,可能效果会更好些。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后,对比喻的特点、类型及其表达效果就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作业设计也要以课文为抓手,注重理解感知。我们叫做整体感知环节。理解感悟题主要是帮助学生理顺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情感。大致可分为初读尝试性练习和精读理解体味性练习。初读尝试性练习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把握文章大意,理顺关系;精读理解体味性练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关键之处,体会作者寄予的情感态度,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在精点解读环节之外,作业设计中我们还要重视拓展探究题。拓展延伸题,注重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练习中设计这样的思考题:“在你周围的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 (《装在套子里的人》)结合初中学过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谈你对中国文化“居安思危”思想的认识。(《辣太宗十思书》)“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社会,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则短评。”(《茶馆》) 学生完成这些思考题,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而且能够训练学生的思辩能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阶段便尝试着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在讲授中穿插练习,学生更多地感到了课堂是与自己有关系的,听课的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课堂有讲有练,便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细致,要顾及整体,包括练习册的作业,讲授内容中所涉及到的典型习题、阅读文章都要进入备课视野,并且要合理有序的安排。这种课堂上的讲练结合在高三备考复习期间更是必要,且要根据考点的特点,有些作业必须要争取在课堂上完成。如此,学生当堂可以检测自己掌握知识的水平,出了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这也有利于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还不费时。这样做,能改变学生被动应付,抄袭的现象,而教师也能够准确判断学生理解掌握课堂内容情况,教学效果也有了一定保证。

课后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色,富有语文味;对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有较充分的认识,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发展提高;教学理念先进,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要向社会输送知识渊博的人才,更要向社会输送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具有进取精神的人才。作为教师要用爱心、智慧来启迪学生,激起他们探索奥秘、获取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