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3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意义

陈霞 杨淑珍

甘肃省宕昌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7485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日益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课题。虽然我国在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广大初中生的法治素养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生的法治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初中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上承担着重要责任。

关键词: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法治素养;法治意识


一、初中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单一,评价手段传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必须摒除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改变单向知识输出模式。同时,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立足技术新变化,巧用微课、微视频、微载体等手段创新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但从实际法治教学来看,教学模式大多还处在单向输出阶段,教师在课堂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法治知识,学生课堂融入度并不高。评价考核方面,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仍然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将评价等同于考试和测验。由于学生一直接受理论灌输和依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因而法治知识并没有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学生内心认同和行为习惯。一旦考试一过,学生知识遗忘率极高。

1.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欠佳

从课程与教材名称的改变上可以看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更加注重对学生法律常识教育,这不论是对教师教学方式还是知识储备,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初中法治教育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固定的法治教师,皆由品德课教师执教。品德课教师由于自身专业涉及度的原因,容易对相关法律概念和法律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课堂教学存在着知识漏洞或者无法向学生正确表明法治内容。同时,课堂教学大多采取照本宣科的模式,而学生对法律条文又普遍采取死记硬背学习方式,致使法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学校聘请的法治副校长或法治专家往往并没有实际地坚守在法治教学第一线。这就容易出现学生对法治知识学习出现偏差或学校法治教育不到位等问题,法治教学效果欠佳。

1.3家庭教育缺位,无法形成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青少年社会化始于家庭,他们最初获得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道德规则等都是受着父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一个完善的法治教育环境,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许多家庭都缺乏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意识,大多数家长都有着工作忙、法治专业知识不懂等理由,习惯性地把法治教育完全推给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致使家庭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缺位尤为明显。


二、加强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策略

2.1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学生在法治教育中居于主体地位,因此法治教育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使中学生形成法律的内在信仰,使遵守法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稳定的行为。教师可以利用班集体来引导学生的自我法治教育,比如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制定班级公约、小组内部规则等,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形成规则意识,提高民主管理的能力。

2.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提高教师自身法治素养。第一,严把教师入关口。一方面加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生的法治教育,将法律课程作为必修科目,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为将来成为正式的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另一方面,将法治素养作为中学政治教师聘任的重要考核内容,从源头上把关;第二,采取多种手段对在职教师进行法治培训。建立道德与法治课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完善对法治教育教学优秀成果的支持和奖励制度,组织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跨校交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条件,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法治素养;第三,教师要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制定自我发展规划,自觉学习和研究教学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积极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估,主动参加各级教育单位组织的教师培训,逐步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2)提现代化教学能力。一方面是教师的一般能力,即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智能,是教师的必备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上课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特殊能力,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对于教师较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直接的关系。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教师教学的特殊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上课教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等。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现代化教学能力,就需要着重把握住“现代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从多个方面入手,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一般能力,而且要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特殊能力,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教学能力的法治教师。

2.3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1)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第一,书本知识要联系实际。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间接经验,即间接地去接受和体验现成的知识,相对而言,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使学生能用较短的时间掌握数量较多、较为系统的法治知识。但是书本上的法治知识理论性强,对初中生来说相对枯燥,缺乏趣味性。因此,在法治教学中书本知识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的讲解也要贴近学生生活;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法治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所在。教师要重视教学实践,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际操作和参加社会实践。(2)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法治教育应当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一种主动的探究性行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他们自我思考,积极探究,提高他们运用法治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有三个方面的实施要求:第一,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只有当学生对法治内容有了了解的兴趣,学生才能走进法治的世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科学的情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参与进来;第二,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探究性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只要教师抛出的问题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那么学生就会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经验对该问题形成一定的看法;第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强调合作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小组互助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拓展每个学生的思维。探究性课堂学习,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法治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法治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听涛.中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结合[J].新课程导学,2011(6)

[2]崔发坤.中学地理教学穿插艺术的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3]白蕾.从“5+2=0”现象谈目前家庭教育的发展[J].学理论,2013(9)

作者简介:

  陈霞(1986.5.19),性别:女;籍贯:甘肃宕昌;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道法与法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