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限空间里如何开展户外自主游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3

在有限空间里如何开展户外自主游戏

孙毅

新乡市直二幼 河南省 453000

摘要: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幼儿可以自由选择项目、自主选择游戏同伴和游戏方式,他们在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同时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己思考,完成游戏任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和喜悦。

关键词:幼儿教育;有限空间;户外;自主游戏


《指南》中健康领域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3—6岁的幼儿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发展较快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好动、好奇、好问,对任何事物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并喜欢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游戏是他们主要的互动交流方式。我园处于环境紧凑的老式社区内,整个园所占地面积小,户外场地有限,幼儿处于“被动”游戏状态。为落实《指南》精神,让每一块场地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与价值,使幼儿在小空间里也能享受到户外自主游戏的快乐。


一、挖掘小场地的空间价值,满足幼儿需求

(一)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通过让幼儿看视频、实地查看、讨论、在鸟瞰图上画等做法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想法,并对自己生活、游戏、学习空间提出自己的设想、设计和决策。

(二)让环境成为幼儿的乐园

1.规范性

改造加起来不足一亩的前院、平台、后院。保持前院塑胶地面,增加大型玩具,保持平台草坪地面,增加器械棚、器械材料、种植箱,改造后院车棚,建沙池、水系、土坡、隧道、饲养、种植,使幼儿活动空间更规范,功能更全,空间更大。

2.科学性

根据地面材质不同,对每一块场地进行了详细的运动功能划分,这样,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涉及的幼儿基本运动技能均能在这些区域内完成,保证了幼儿运动能力的平衡发展,彰显了区域设置的科学性。

3.有效性

家长休闲区,在户外时间就成了幼儿的“表演区”。花坛旁成了幼儿的“停车场”,大型玩具下成了超市、娃娃家,小树旁成了“汽车美容店”“汽车修理厂”“加油站”,后院过道的“涂鸦墙”“敲打墙”“触摸墙”成了孩子们“倾诉地”,土坡成了野战军的“炊事班”和“弹药库”,小小的角落成了“战地医院”,孩子们在不断探索、发现中赋予了它新的生命,也最大限度挖掘有限空间的教育价值与潜力。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推动游戏的开展

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智慧来源于操作”。操作借助材料,材料越丰富,形式就越多样,幼儿就会变得越积极主动。

(一)安全性

在游戏材料的制作和选择上,我们为幼儿投放无毒、无味,无伤害的,避免有棱有角、易碎易坏的材料。成立安全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器械管理,每周对器械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修理或丢弃,每学期对木质玩具、柜子进行全面打磨复油,这些安全举措是让家长放心、教师安心、幼儿开心的有力保障。

(二)多样性

我们采用“网上买,自己做,家长带,勤收集”的方法。网上购买,请幼儿园伙房师傅自制,热心家长收集游戏材料来丰富游戏情节。使他们尽兴、尽情与环境、材料互动,感受材料蕴含的丰富价值。

(三)开放性

在材料摆放上,尽可能让幼儿“看得见”“找得着”。安装多个器械房、器械棚,配有相应器械的彩色图片标记,制作放篮球的架子和筐,幼儿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自主的取放材料,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解放了老师,成就了儿童。

(四)趣味性

一件看似平常不起眼的物品,如果你赋予它新的“生命”和意义,它将立刻变得生动而有趣。游戏中,幼儿把纸条当面条、石子当饺子、纸箱当加油箱、旧管子当洗车枪,旧包包背上就成了“美团外卖”员,旧黑板当床,塑料泡沫当桌子,高跷拿来当伤员的“拐”,体育器械“抬花轿”当成了救治伤员的“担架”,卫生纸筒和轮胎一架就成了威力无比的“大炮”,纸团成了“子弹”,拼插玩具、报纸做成的“手枪”等等。这些简简单单的材料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趣,更加让幼儿喜爱。

(五)层次性

材料投放上,既要符合幼儿原有基础和水平,又能在原有基础上促进幼儿发展。在同一个区域提供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攀爬方式,投掷区标出不同的星数,跳跃区可以自由搭建,或背或头顶“辅助材料”,或几个孩子手拉手,挑战更大难度,每个幼儿都有个性化探索和尝试的机会,满足好胜心,体现层次性。

三、发挥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支持游戏开展

(一)场地、时间安排

为解决小场地的实际困难,户外场地全天不空闲,以班为单位错时间、错场地、错年龄段轮流交换场地开展,保证幼儿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二)教师组织、指导

1.挖掘材料多种资源

不断挖掘引导幼儿对材料玩法进行创意、组合,创造。如:竹梯可以跨跳,立起来投掷,与其他器械搭建走平衡,过小河、翻高山、炸碉堡等,这些巧妙利用,变化组合,创意玩法,使活动更生动、更持久、更多样化。

  1. 善于有效观察

一个善于观察,敢于放手,并巧妙介入的教师,一定能扮演好幼儿游戏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在幼儿对游戏的兴趣逐渐减弱时,教师能观察幼儿是否有新游戏需要,及时给于帮助与支持,在游戏情节有冲突时,教师会适时加入,拓展游戏新玩法,满足幼儿“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的学习特点。

  1. 注重个体差异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不同材料、递进的玩法,满足不同个体、不同能力、不同需要的幼儿。如:过小桥的平衡练习,小桥有宽板的,有窄板的,幼儿可以单纯的过小桥,也可以挑着物品过小桥,还可以两人手拉手、面对面的过小桥。既实现了目标,又满足幼儿需求,获得成功的快乐。

  1. 客观评价总结

每天户外自主游戏开始前,组织幼儿对今天的户外自主游戏说说自己的规划与设想,“你想去哪个区玩?”“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游戏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幼儿或用语言,或用绘画等方式对今天的“游戏故事”进行回顾与反思。这些组织方式,使幼儿逐步进入深度学习,给幼儿内心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

户外自主游戏是去除幼儿园“小学化”的有力抓手,是落实“游戏精神”的集中体现,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改变,使一直以来没有一棵树,一朵花的幼儿园变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角角落落都成为孩子们游戏的场所,深受到幼儿、家长、老师的喜爱,也挖掘出小场地的特色与亮点。



参考文献:

[1]王海英.回归儿童立场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J]幼儿教育2018(11)

[2]曾长英.“朴素资源观”理念下安吉自主游戏的环境创设[J]早期教育2018(12)

[3]冯燕.论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2016.

[4]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杨建宇.《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指导》[M]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