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中生性别分化特点及心理状况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当代高中生性别分化特点及心理状况调查

侯松涛

宏文学校青岛校区,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本调查对50名山东等地高中生被试施测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以及自编问卷。报告显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四种角色类型中。顺性别分化人数最多(62%),双性化(25%)和未分化(13%)数量占比较少。调查还表明当代高中生心理压力较大,比较焦虑(91.2%)且抑郁(80.7%)。

【关键词】高中生,性别分化,焦虑,抑郁


【研究目的】

性别角色,相当于性别规范,是一种社会角色,包括人们基于一切生物性别于性别表达的感知或态度。性别角色特征通常集中在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上。


我国曾有学者表示(1)“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两性开始从事过去只有异性才从事的职业,基于生理差异的传统社会分工逐渐模糊”。还有人提出传统性别角色特征分化正在逐渐消失,人们正在发展出一种融合传统男性和女性特征之优势的性的性别角色特征,或称为双性化。本研究希望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在网络上考察当代高中生的性别分化特点以及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因为当代学生压力较大(2)。


【研究方法】

2021年5月9日至6月1日期间,通过网络对来自山东、云南、北京、上海、重庆、新疆等16个省市的79名高中生进行调研,回收率63.3%,无效问卷29份,无效原因多为有效性不足,有效问卷50份,其中女31人,男19人。


本调查使用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以及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贝姆性别量表是目前最常用的将人归于不同的性别角色组,男性化和女性化得分都很高的人划分为双性化组,得分都很低的规划为未分化组,在一个量表上得分高,但在另一个量表上得分低的人分别属于男性化或女性化两种类型。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共七题,得分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共九题,得分越高表示抑郁倾向越严重。


自编问卷包括10道多选及单选题,包括调查被试者的家庭状况及学校生活等,例如“你是否喜欢交朋友”,选择是或不是。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问卷通过网络发放,被试志愿填写。使用问卷星平台及Excel作为数据处理工具。


【结论】

被试基本情况:

本调查有效问卷中女性占62%,男性占38%。高一年级人数占30%,高二人数占44%,高三人数占26%。目前在国际体系下学习和在高考体系下学习的人分别各占总人数的50%。其中在国际体系和在高考体系下学习过0至6个月的人数最少分别占比4%和8%。在国际体系下学习了一至两年的人数最多,为32%。在高考体系下学习过两至三年的人数最多约占36%。


在问卷中表示母亲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数最多占40%,其次是父亲(20%),同伴(18%),老师(16%)及其他人(6%)。表示其他人在自己成长中影响最大的高中生中,其父母在高中前和高中多为放任型(在选择这一选项的人中,其母亲和父亲在高中前后为放任型的比例均为66.7%)。66%的被试者表示自己不擅长交朋友。有56%的被试者表示自己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是最大的,且无论哪个成长阶段,民主型(高中前父亲为民主型为40%,母亲为32%,高中之后父亲民主型占60%,母亲占40%)是四种类型中父母最常见的教养方式。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结论

结果显示,具双性化特征的被试占19.6%,男性化百分比为29.41%,女性化百分比为37.25%,未分化百分比为13.7%。在女生中,女性化人数为54.8%,男性化人数为9.7%,双性化为22.6%,未分化人数为9.7%。在男生中,女性化的比例为5.3%,男性化比例为63.2%,双性化比例为15.8%,未分化比例为15.8%。


心理健康量表结论

根据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在被调查的高中生中仅有8.77%为无焦虑状态,49.12%为轻度焦虑,19.3%的高中生中度焦虑,22.81%的高中生为重度焦虑。根据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受试者中19.3%的学生为无抑郁状态状态,17.54%的高中生为轻度抑郁,24.56%的高中生显示为中度抑郁,分别有19.3%的高中生显示为中重度抑郁和重度抑郁。


讨论

本次调查的样本数量较小,未来研究可向更多人发放问卷并延长问卷发放时间,且让性别分布更平均,以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本研究显示女性群体中具有双性化特征的比例(19.6%)比男性群体中双性化特征占比更高(15.8%),未分化比例比男性少(女性有13.7%,男性中有15.8%)。在两种性别中顺性别人数比例都是最高的。此调查结果与其他人的研究(3)基本一致,双性化及未分化的人数比较少,单性化人数偏多。


男女中顺性别比例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当代社会对男女性别的评判大多还是基于生理性别和对于男性女性的刻板印象从而限制了大多数学生的性别发展,有研究表示具有双性化优势的学生比单性化和未分化的学生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有学者说过(3)“刻板的社会定型是对人的个性的压抑,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双性化的发展,丢弃刻板印象。实现性别的真正平等。



此次调查显示多数高中生的心理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有调查显示(2)抑郁随着年纪的升高而升高,一成多高中生重度抑郁,因此随着学生的年纪升高学校及教育部门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适当地减轻课业压力来缓解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而本调查发放时间为2020年六月份,正值考试季,被试的学业压力尤为明显,在问卷中得以体现。有相关研究提出类似的观点(2)“学业压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应激源,过大的学习压力会引发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不管怎样,长期焦虑及抑郁的心态会导致高中生在各个方面的退步进而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所以推荐相关的教育部门及家长多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和给予适度的帮助,或者定期增加心理课程使学生更好更有效的排解心中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对于顺性别化的被试者人数居多,双性化人数较少这一现象。学校和社会应该多做一些性别平等的宣传,让学生认识到性别平等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心理与性格上全方面发展,不被社会给予的刻板印象所束缚。




  1. 刘电芝, 徐振华, 刘金光,等. 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 教育研究, 2009, 030(012):41-46.

  2. 傅小兰,张侃,陈雪峰,陈祉妍.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3. 李晓, 王国梅. 青少年性别角色特征及其对社会适应性的影响[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1, 000(002):20-24.

  4. 杜洁. 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分析──社会性别理论在发展中的运用[J]. 浙江学刊, 2000(2):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