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

彭靖

保险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本文围绕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展开研究,指出在推进《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创新,以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实操兴趣,在实训教学时构建模拟实训和临床实训相结合的模式,给学生带来情景生动、项目真实的课堂,并以学生个体设定分层,制定不同的实训教学方案,提高实训效果。

关键词: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

高职《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最为基础的应用型学科,其中就包括了理论和实训两部分教学,实训教学是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岗位实践的练习和检验过程,只有经过实训检验,学生才算是将本课程的内容学通学透,具备最为基础的护理专业能力。

一、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创新要求

(一)以就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护理学基础》课程目的就是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对护理基础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够学会一些最为基础、必要且常用的护理知识,能够在遇到此类护理问题时独挡一面。在新课改背景下,推进《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创新必须直面就业市场,用护理岗位的专业要求来指导学生,实现高标准、严要求、高水平的护理实训。

(二)以问题意识培养为基础

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创新必须要以问题意识培养为基础,借助实训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护理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学生形成实训中主动提问的习惯,而不是不懂装懂,最终受益的是学生自己。

(三)以实操兴趣引导为抓手

护理实操比理论知识难的多,而且需要直面病患,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热情,很难适应护理工作。因此,《护理学基础》实训创新教学中必须要以实操兴趣引导为抓手,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护理实操的兴趣,而不是排斥护理。

二、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模拟实训与临床实训相结合

在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中有借助情境设置和道具模型来开展的模拟实训,也有组织学生到医院临床开展的真实实训。由于《护理学基础》课程一般开设于高职一年级,此时还未将学生临床实习安排其中,所以,大多院校采用模拟实训的方式展开实践教学,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往往刚接触护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学生更需要真实临床环境的刺激,从而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认识,即便是一周的临床实训,也可以让学生迅速调整学习心态,找到未来学习和发展方向,坚定自己成为一名专业护理人员的信心。为了实现模拟实训和临床实训的结合,必须要采取校院深度合作的形式,开拓护理专业全过程实训模式,将实训计划贯穿于护理专业的每门实践类型课程中,并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二)应用最新信息技术教学平台

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创新中,教师还有必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的应用,构建出完善的实训教育在线指导版块,在学生实训学习阶段,尤其是外出实训时,提供必要的实训指导。比如通过在线平台给学生下通知,要求学生在外实训时遵守纪律,并完成实训记录等作业。同时,可以就学生实训中提出的问题,由校内教师来作出解答,给学生提供远程指导,并提出学生需要在实训中应重点锻炼的知识点,然后利用宝贵的实训机会来解决问题。通过在线信息技术平台,教师还可以学生设计远程视频在线直播课,或者是视频教学资源,在学生开展实训之前,对相应的护理实操内容进行复习,做好知识准备,减少实操中的差错。

(三)依据项目设计开展实训教学

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开展过程中,可以围绕教学大纲设计多个教学项目,并基于各个项目来组织实训练习,在实训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将每日实训的时间划分为早上、下午两个阶段,分别设计项目,每个项目指定多个带教导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合理划分排班,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将设计好的护理基础实训项目都练习一遍。比如要求将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导尿、灌肠等基础护理项目来组织一个阶段的实训教学,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之后,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轮岗实训,只有通过所有的实训项目,才算实训过关。

(四)分层开展护理技能实训教学

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能力层次上本就存在差异,在组织护理基础技能实训教学时,为了提高实训效率,教师可以设计分层实训模式,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划分为2-3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安排教学时可以划分不同的实训教学任务。对于那些能够将基础项目完成的很好的学生,可以为其设计更多的备选实训项目,或者是提高实训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实操技术方面有更大的提升。对于学习层次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完成最基本的实操任务,给其充足的时间,在日后学习中逐步提高护理能力。

(五)综合实训开展多元评价考核

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创新教学中,也有必要采用多元主体考核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训情况的评价考核,从而提高学生参加护理实操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实训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实训成绩不及格的话,整个课程也不算合格。在组织评价考核时,除了课程教师之外,给学生指定分配的实训带教导师也有评价考核的权利,可以直接对学生的实训表现进行打分,并将分数直接提交到学校的学生管理系统中,学生无权进行更改。带教导师对学生的评价也直接关系到学生评优评奖,以及未来的实习就业推荐。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创新教学应结合学生最需要提升的实操能力短板展开,采取模拟实训和临床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将最新的在线教育也融合其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提高实训要求,做好评价考核工作,促使学生提高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林栋美,孟利敏,温艳萍,王欣,尹西西,张立力.基于视频拍摄的翻转课堂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8):68-69

[2]谢丽燕,李艳玲.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2) :102-103

[3]于利伟,张菲,赖薇.导生制联合移动学习终端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20(05) :45-46

[4]李雨昕,杨晓玲,杨茜.运用“五常”管理法对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效果的观察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03):78-79

作者简介:彭靖(1987—),女(汉族),湖南长沙,保险职业学院(工作单位),本科学历,讲师,主要从事基础护理学、妇产科护理方面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