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妈妈增重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羊妈妈增重记

王思烨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鸿雁幼儿园 312300

一、案例背景

暑假里幼儿园的羊妈妈生宝宝了,当时因为羊妈妈生了宝宝没有奶,孩子们想了很多办法帮它产奶!等到开学,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望羊妈妈和2只可爱的羊宝宝! 孩子们发现羊妈妈的背凹进去了,它为什么会这么瘦呢?是喂的食物太少了吗?还是喂的食物它不喜欢吃?询问保安叔叔后得知原来是羊妈妈生完宝宝后要给宝宝喂奶,自己营养就不够了。孩子们发现羊妈妈很瘦,对帮助它补充营养、增重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1. 案例描述与分析

片段一:怎样给羊妈妈增重

羊妈妈吃什么?有的说要给它吃青草、树叶;要给它吃有营养的食物;给它吃新鲜的食物,青菜、萝卜。还有个别孩子认为要给它吃土豆,因为他就是每天吃土豆才长这么胖的……由于大家各抒己见,我们请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答案。通过调查与记录的方式,孩子们知道并梳理出了羊爱吃的食物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草、树叶、水果、蔬菜、牛奶。

在投喂过程中,孩子们发现通过调查得知的胡萝卜,羊妈妈并没有吃。联系自身生活经验,觉得可能是胡萝卜切大了、太硬等原因,尝试了切小—削薄的方法,还是不吃。有的说羊妈妈不爱吃胡萝卜,最爱吃卷心菜;有的说它最爱吃西红柿,有的提议可以做实验,比一比就知道了!孩子们准备现场实验,看看到底谁是对的!通过三次实验,卷心菜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可是这些食物怎么带?有人提议轮流带,这样羊妈妈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食物,还打算做一张计划表。可是计划表怎么做?要写上1、2、3...... ;要画上自己的头像;要画上带的食物。第一次尝试后,发现有了计划表,给羊妈妈带食物果然有序多了,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前面几天的人都能记住,后面就不知道了。有孩子分析是因为人太多了,讨论出解决的办法是要分组,要写上组名;要写上日期;要写上小朋友的名字(学号);要画上带的食物。可是日期不知道?有人说数学区里有日历本,看日期可以在这上面看;还有人说一张纸代表一个月,上面大大的数字写着几就代表几月;还有人发现最上面一排还写着星期一、星期二......每个小朋友一天,排下去就行了。孩子们先进行了分组,再制作计划表,终于完成了。

片段二:给羊妈妈称重

孩子们从开学初羊妈妈的照片和现在的羊妈妈照片进行了比较,发现羊妈妈胖了,想知道它现在有多重?称一称就知道了呀!那要用什么称? 怎样给它称重呢?

问题1称重可以用什么方法?阳阳说我们可以用跷跷板让羊妈妈和我们比一比,就知道它有多重了。尝试后发现,跷跷板的座位羊妈妈根本坐不上去;戴妍说外婆家有带勾的秤,把羊妈妈脖子上的红绳圈勾住称一称,就知道有多重了。晨洋马上质疑这个办法会让羊妈妈透不过气的;朗朗说可以用手掂一掂,结果力气太小了,羊妈妈根本抱不起来;奔奔说家里的体重秤可以称,试了下后发现带来的体重秤太小了,羊妈妈站不上去。萌萌说我们就是用医生妈妈的秤来称体重的,那羊妈妈也可以称!大家都觉得萌萌的办法好。

问题2:秤怎么看? 包子说医生妈妈的秤上面都是一条条线,有长长的,也有短短的;蔚仪说那是刻度,一格下面写着10,代表10;威威提议先去医生妈妈那里看一下体重秤!孩子们发现体重秤上的刻度和尺子上的刻度一样,一大格代表10。 KK质疑了1大格是10斤吗? 他先站到秤上称了下,不对呀,上次医生妈妈称体重时说他有52斤,这里指针指的不对!才到20多点。最后去询问了医生妈妈,这才知道体重秤是按千克算的,1千克等于2斤。

问题3怎么称?有人说把羊妈妈抱到秤上就可以称了;有人说在秤上放上它最喜欢吃的食物,就不会逃了。第一次称重时,羊妈妈逃走了。晨洋分析体重秤上那块黑黑的晃来晃去,羊妈妈害怕了。那有什么好办法让羊妈妈安安稳稳地站在上面呢?毛毛说可以让羊妈妈坐在箱子里,这样它就不害怕了。孩子们找来了大塑料筐替代箱子。第二次称重,教师质疑:这样称出来的是羊妈妈的重量吗?天天说是塑料筐和羊妈妈的重量!那怎么办?思源提议等下再称一称塑料筐,把它的重量减掉就行了!在称重后,孩子们分别用数字记录和秤面记录两种方法进行了记录。在老师帮忙计算后,他们终于知道了羊妈妈的重量18千克!

羊妈妈的重量跟我们班个子最瘦小的昊天是一样重。蔚仪觉得羊妈妈还是不够胖,因为昊天是我们班最小的小朋友,我们还要给羊妈妈增肥。孩子们分析羊妈妈长不胖的原因:会不会食物喂得还不够多?羊妈妈会不会生病了? 孩子们产生的很多疑问,保安叔叔、老师都无从得知,只能求助于养羊专家。从专家那儿得知喂食物要定时、定量地喂,成羊一天吃3-4餐,每餐2000克食物。

片段三:科学喂羊

1.定时、定量地喂食。

什么时间去喂呢?孩子们觉得一天3-4餐跟我们人吃饭差不多,可以早上(来园时)、中午(中饭后)、晚上(放学前)去喂;一餐2000克怎么称呢?孩子们想到了区域里的食品秤,于是,每餐喂羊之前会把食物称一称,记录下来,请老师帮忙算好。

2.羊妈妈的营养食谱。

医生妈妈每星期会给我们制定营养食谱,孩子们也想给羊妈妈制定一份营养食谱,让它能快快重起来。

3.羊妈妈到底胖了吗?

从9月到11月的秤面记录图中,孩子们发现体重秤上指针的转动与羊轻重之间的关系。秤面上的指针往前走一点,就告诉我们第二次比前一次重一点了。在体重记录表中,孩子们发现数字越来越大了,说明羊妈妈越来越重了。

最终,羊妈妈增肥成功!孩子们欣喜不已!

三、回顾与反思

(一)经验是一种尝试

经验是一种尝试,只要尝试就需要孩子不断“试误”,需要我们老师创设宽松的氛围去“容错”。就如《纲要》提到,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孩子想说敢说,想做敢做,支持孩子不怕困难,敢于探索的精神。比如羊妈妈最爱吃什么?孩子们为了证实自己带的食物是羊妈妈最喜欢的,进行了比赛式的探究,还有给羊妈妈称重,经历了多次的探索和实践,孩子们在探究中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经验,从而达到对经验的持续深入和理解。

(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在探索羊有多重的过程中,幼儿使用了多种称重的方法,他们先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选用了掂一掂、跷跷板、用杆称、体重秤等方法,经过不断地尝试、实践,最后决定用体重秤,并通过称重得出“羊的体重18千克”的结论。通过探索,幼儿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称重工具、如何称出羊的净重,另外给羊妈妈送食物也是如此,孩子们在保障每天给羊妈妈送食物中发现需要有个日期安排表,从而认识了日历,知道一周有7天,其中有2天是休息天,孩子们因此还排出了双休喂养计划,他们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并从中体验到了乐趣。这些更让我感受到课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且是最真实的生活,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幼儿才会有更多的发现、思考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