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困扰及应对的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困扰及应对的质性研究

曹明曦

上海市 长征医院 上海市 200010

摘要 目的探索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困扰及应对行为

方法采用最大差异法进行抽样,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名进行面对面及半结构化形式的访谈,并进行质性研究分析。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困扰主要包括身心的疾病症状以及对连累家人的无可奈何,他们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主要分为对治疗过程的挣扎,以及对自身负性情绪的调控。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的身心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同时出现多种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与困扰,大多数患者在就医以及心理调节上缺乏正确的方式,导致日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困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应对;质性研究

一、前言研究显示: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总患病人数为9990万,接近1亿人,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男性患者数为女性的2.2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同时出现多种症状,这些身心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与困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

二、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病情稳定 患者年龄在40至80岁之间。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及意识障碍患者或有家族遗传精神病史。听力或语言系统存在障碍者。抽样方法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方法将上海长征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呼吸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6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1.访谈前准备研究者在充分了解研究进展基础上,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确定访谈提纲。在确定好研究对象后,研究者应首先告知患者研究的主要目的以及访谈的过程和方式,并与患者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关系。其次,在访谈地点的选择上,要充分与医院相关领导进行沟通,以确保所需的研究器材能够正常使用,以保证访谈能够顺利进行。2.访谈进行过程在访谈正式进行的前介绍访谈的过程和方式,加深关系访谈形式应由浅入深,对患者状态的观察,适时的对访谈提纲的问题顺序做出调整,此外,研究者要实时注意观察并记录下患者在面对不同访谈内容时的非语言表达,以便于研究者在后续进行资料分析时能够顺利完成。3.访谈结束阶段访谈结束后,患者在研究者的陪同下,第一时间填写一般资料的调查表。2.研究工具内容涵盖年龄、姓名、婚姻、职业以及以往病史等。访谈提纲A.患者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知识了解以及患者被确诊后的真实反应: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身在心理和身体上的症状、对其家人产生过什么影响:C.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对方式器材联想笔记本电脑 1 台,录音笔 1 支,中性笔若干。资料收集方法在患者被纳入到研究对象后,由护士对患者访谈前的基线资料进行准确的整理,访谈结束后,患者在研究者的陪同下,第一时间重新填写一般资料的调查表并回收。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录入和整理。在对每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访谈完成后的24h内,将录音与研究者记录内容进行反复核对,并转换为文本格式,提炼分析出语气词以及回答问题的停顿时间。伦理学的考虑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实验对所有患者的资料均严格保密,并允许患者中途退出质量控制措施人员专业程度保障。研究小组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呼吸科、急诊科医师以及护士组成,访谈前经过专业培训,充分保障访谈的科学严谨性。数据客观准确保障。本研究相关患者资料和数据均采用双人进行核对录入,确保实验资料的客观正确。

三、结果

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户口职业家庭收入学历病程不限均随机抽取。访谈结果访谈结束后,通过对16名患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主题归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困扰以及应对方式倍感困扰的症状 ①身体困扰②心理困扰牵连家人的无奈 ①拖累家庭经济②给家人带来负担③影响子女发展就医治疗的挣扎①阶梯式就诊②住院③药物负性情绪的调适情绪宣泄与独自承受②自我开导与逃避现实

四、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的身心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同时出现多种症状,这些身心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与困扰,大多数患者在就医以及心理调节上缺乏正确的方式,导致日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困扰。COPD患者身心症状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改善周期较长,患者及家属都极易出现放弃治疗的悲观情绪,本次访谈中的16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心理症状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本次访谈中患者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患者往往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7-8]COPD患者对家人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中部分患者认为自身疾病连累了家人,给家庭经济造成了负担,甚至影响了子女的正常生活。此外,本研究中,仅少数家庭在患者病程期间仍有稳定的收入或退休金,大部分患者家庭收入低于上海市低收入困难家庭标准,还会有患者因经济问题而不能持续的接受药物治疗,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反复情况。

COPD患者就医治疗过程与负面情绪调适本研究中患者表示在治疗期间均有长期服用处方药或中草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在改善运动能力和呼吸道症状上作用明显。此外,在不同情况下管理或避免呼吸困难的自我效能已被证明能显著降低COPD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社会支持也对COPD患者的心理反应产生积极影响[20,21]。本研究中,当患者的负性情绪无法正确得到排解时,往往会选择如沉迷于小说、电视剧等途径来转移注意力,并尝试自我开导。

五、结论

COPD患者倍感困扰的症状可以分为身体困扰和心理困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因经济问题而不能持续的接受药物治疗,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及时就医;大部分患者仍担心给家人带来更多困恼而独自承担着心理上的压力。但是,因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和人力方面的诸多限制,研究样本相对较少,也未对研究样本的收入和年龄差异做出明显的区分,尚需进一步研究以得出更为完全和准确的结论。总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的身心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同时出现多种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与困扰,医护人员应准确了解患者的症状困扰及应对行为,并在针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应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4,6(02):67-80. [2]方燕红,刘兰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痛苦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09):1370-1373. [3]刘凌,付伟,杨晓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家庭照护现状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2,19(22):4-9.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1992.06.性别女民族汉职称护士 籍贯:安徽省淮北市,本科学历,护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