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2
/ 2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1潘玉龙, 2胡莺

1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2湖北凌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人类社会和经济的绿色协调发展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质量控制和监测技术水平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大,需要增强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为了使其能够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此文就怎么增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指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强化;推广;监控水平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一个繁杂而系统性的工作任务,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监测人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尤其是那些担负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员工,他们需要开拓创新,持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新时期技术应用接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现在社会尤其如此。人类密不可分的自然环境持续遭受人类的践踏,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刻不容缓。增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已变成变为行业发展趋势。

1环境监测质量概述

1.1环境污染覆盖面广

从我国环境现状来看,环境污染覆盖面很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长期性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 创建有效的工作机制。专业有效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中,相应水平上暴露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环境监测为环保部门提供了数据,为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依据。

1.2环境监测工作比较繁杂

根据对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现状的分析,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非常复杂,处理过程也非常复杂,缺乏有效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将导致环境监测工作出现问题和失误,甚至造成环境损害。这将严重制约环境监测的有效开展,不能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为环境监测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1.3环境监测工作内容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质量和各种环境因素(包括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海水、土壤、沉积物、固体废物、生物、微生物等)的污染源排放量进行监测。噪声、振动、辐射等)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各类监测工作内容主要分为:现场调查(必要时)、编制监测方案、布点、取样、实验室分析等。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综合评价等。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对监测质量工作的准备不足,而且容易造成区域划分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大多是在不同地区开展的,但监测工作的基础相对薄弱,而且由于环境监测手段的滞后,环境监测工作相对僵化。从技术水平、监测手段等方面,以及相关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设备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设备数量不足,另一方面设备技术含量较低。环境监测工作尤其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不完整。

2.2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和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的发展来看,目前的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但国家只重视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忽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缺乏有效的环境监测管理,不能保证监测质量的正常运行。环境监理质量管理体系中没有有效的内部审核管理,内部审核主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没有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最终导致文件丢失。这将使环境监测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事业,并限制环境质量的实际改善速度。

2.3环境监测相关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国内的环境监测存有着监测人力不足、环境监测资金不足、监测任务量大、涉及到难题多等难题。长期性从业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性从业监测工作会觉得麻木,管理意识淡薄。这将造成 很多缺少职业使命感的监理技术人员进行环境监理任务。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后果,并没有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使命感,不了解环境监测任务与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的相互关系。环境监测的实效性遭受严重影响,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彻底解决。

3加强环境监测质量,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3.1持续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

一是要恢复环境监督管理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同时要摒弃环境监督工作中的落后思想。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场发展情况,制定新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细则,规范工作内容的实施。另外,要贯彻不定期抽查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和增强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使环境监督质量管理体系真正切实落实,各部门能够 增加资金建设强度,持续细化相应监测员工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建立更专业、更合理的监测管理方案,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相应管理人员应确立和研究日常监控任务,并将其列入整体质量管理机制,按照数据情况健全质量监控和管理方案。促进相关人员之间的监测经验交流和讨论,使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充分发挥作用。

3.2加强日常质量控制

在整个环境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贯穿于环境监测和分析的全过程,从制定监测方案、监测点布设、监测点设置等方面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样品收集、样品管理、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和最终的监测报告编制。首先,在满足质量控制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取样,以确保取样质量。严格要求抽样人员抽样技能,规范抽样操作。按规定步骤进行标准抽样,尽量抽样。其次,认真做好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对每批样品采取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审核,及时发现数据问题的原因,及时进行复检或重新取样。有效控制监测数据质量,对监测数据进行复核,建立环境监测数据三级审核制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环境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3.3加强环境监测人才培养,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环境监测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对监理单位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有关监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环境保护监理单位必须正确认识环境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环保队伍,定期进行培训教育,定期抽查老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使监理人员具有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加强对监事的职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监事的业务能力;第三,要增强监事对监事会的归属感,加强监事会的指导,使监事会积极参与监事会工作,参与监事会工作,激发监事会工作积极性。

4 结束语

总之,要把环境监测的各个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有效结合环境监测的各个方面,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陈文娟.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J]. 农技服务 ,2017,34(08):168.

[2]刘小飞.如何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提升监测水平[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01):131-133.